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常态

时间:2022-03-13 05:50:41

有效教学,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常态

摘 要: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高境界。有效教学包括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两个方面。主要围绕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以及多元有效的教学评价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近年来,有效教学已经越来越成为各个学段不同学科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有效教学既包括教师有效地“教”,也包括学生有效地“学”。有效地“教”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顺利完成各项既定的教学目标;有效地“学”是指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根据自身的程度有效地学习并且有所收获。鉴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的时候,既要兼顾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学习呢?下面我将在潜心研究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有效教学的环境

和谐的环境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环境主要是指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在设计、开展所有教学活动的时候都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课堂的引导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才是有效教学的和谐环境。如,在教学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繁星》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谈话导入:“当你凝望那充满神奇色彩的星空时,你会产生怎样的遐想呢?”学生稍作思考之后举手作答,教师对于在回答问题时表现优秀的学生点头微笑予以肯定,对于在回答问题时表现糟糕的学生不仅要及时指正还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有效地达成了课堂教学目标;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进行了有效的学习。由此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境。

二、丰富的教学形式――有效教学的途径

畅通的途径是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在课堂教学中畅通的途径主要是指丰富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是由作用不同的教学环节以及形式迥异的教学活动等基本要素构成的。无论是作用不同的教学环节还是形式迥异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要采用一些必要的形式,这些形式就被称之为教学形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不同的学生学情,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教学形式才能为有效教学畅通渠道。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课前在网络上搜集并剪辑了一段介绍文章作者鲁迅的视频。教师通过形象逼真的频让学生了解到: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教师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设计了意图明确、衔接自然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开展了效果明显、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由此可见,丰富的教学形式是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

三、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教学的推手

有力的推手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失的。在课堂教学中有力的推手主要是指多元的评价方式。多元的评价方式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赞赏性评价、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以及小组评价,等等。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优秀表现的肯定,评价是对学生课堂糟糕表现的鞭策,评价是学生获得成功喜悦感的最直接方式,评价也是让学生一如既往地投入学习中的最直接动力。只有给予学生多元有效的评价才能为有效教学提供动力。还以教学七年级语文上册《为你打开一扇门》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在上课伊始出示完学习目标之后,首先,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有效学习。然后,教师让各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在各小组代表汇报完学习情况之后,教师并不急于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请其他组的同学对该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根据该小组的情况再结合其他组的评价或给予他们赞赏性评价,或给予他们诊断性评价……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了满满的自信,为以后进一步有效学习提供了动力;学生在教师的诊断性评价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为以后进一步有效学习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多元的评价方式是有效教学的有力推手。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环境;教师要时常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师要经常采用多元有效的评价方式,让多元有效的评价方式成为实施有效教学的有力推手。总而言之,教师要让有效教学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朱兴红.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未来英才,2015(8).

[2]林礼富.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浅谈[J].读写算,2014(14).

[3]曾亚端.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浅析[J].课外语文,2016(8).

上一篇:听力训练,英语课堂的“主角” 下一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