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砼施工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3-13 09:07:21

有关建筑工程地下室底板大体积砼施工问题的思考

【摘 要】本文主要从砼原材料的选择,砼配合比的设计,施工方法及浇筑程序,砼测温控制,砼的养护等方面详细的论述了大体积砼施工技术,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达到降低大体积砼裂缝的目的。

【关键词】大体积砼;施工技术;砼裂缝

前言

一般地下室工程底板面积大且厚,混凝土量多,而设计无后浇带、沉降缝等分隔措施,要求整体一次浇捣。因此必须制订合理的浇捣程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施工缝,以防止渗漏水现象。

一、施工中的要点问题分析

针对大体积砼施工情况,指定详细的组织计划,从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严格控制,确保大体积砼施工实施。在施工技术上,周密考虑,层层控制,严格把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有效的解决大体积砼裂缝问题。(1)砼原材料的选择。(2)砼配合比的设计。(3)根据大体积砼特点,分别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法及浇筑程序。(4)砼测温控制。(5)砼的养护。从施工组织管理上,认真做好施工准备,采取商品砼,通过砼运输搅拌车运输砼;以确保砼的生产和运输;现场采用砼输送泵送料,同时配备溜槽下料,充分满足砼浇筑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全体技术人员分工合作,确保每块大体积砼一次性浇筑完。

二、大体积砼施工方法分析

1、砼原材料的选择。为保证大体积砼的施工质量,原材料的选择极为重要,要求商品砼厂家对进场材料要符合各项规范要求方可使用。(1)水泥:选用低热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外掺粉煤灰外掺料。根据大体积砼的特点,砼的强度等级为C40,为了尽量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在满足砼质量要求的条件下,适当外掺粉煤灰,同时还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并延迟水化热高峰期的到来,有利于砼的强度增长,避免温度应力过大而产生裂缝。(2)碎石 :选用级配较好的花岗岩碎石,粒径为10mm~3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含有机杂质。(3)砂:选用级配较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超过2%,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得少于15%。(4)外加剂:选用聚羧酸系缓凝高效减水剂,改善砼性能。

2、砼配合比设计。通过搅拌站试验室进行多种配合比的试验和研究,选用最佳配合比作为生产砼的施工配合比,此种配合比满足以下要求:砼强度不低于C40,抗渗强度S8。水灰比控制在0.45以内,坍落度控制在12cm~16cm。砼的初凝时间不少于5小时。砼的砂率控制在40%。外加剂能起到降低水泥水化热峰值及推迟热峰值出现的时间;延缓砼凝结时间,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砼的干缩,提高砼强度,改善砼的易性。

3、大体积砼模板。电梯井坑处的大体积砼,外侧采用砌砖胎模做模板,内侧采用七夹板做模板,底板外侧采用七夹板。为便于底板以上的外墙支模,在距外墙2m的地方预埋φ25@2000的短钢筋头,以做外墙内模的支撑受力点。

4、大体积砼底板钢筋施工。底板、电梯井坑底面和顶面钢筋均由多层纵横向的大钢筋组成,每平方米的钢筋用量较大,故施工前在砼垫层上先按纵横间距为@1000设砼垫块,以支垫底筋的保护层。

5、大体积砼的浇筑

一是砼的浇筑方法。大体积砼的浇筑拟采用“由一边向另一边推进,一次浇筑,一个坡度,薄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连续浇筑方法,各浇筑带齐头并进,互相搭接,确保各浇筑带之间上下层砼的结合。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两台砼输送泵设在场地中间,铺设砼泵管采用边浇筑边拆管的方法,从北向南再转向西浇筑。为使砼的水化热尽快散失,浇筑过程中拟按斜面分层浇筑,斜面坡度由砼自然流淌形成。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浇筑层的长度过大,增大每层的浇筑时间,导致施工冷缝产生,而且由于每层砼量不大,砼散热快,各层间的约束力不太大,有利于防止温度裂缝和约束裂缝的产生。每层砼必须在下层砼初凝前浇筑完,逐层覆盖,循序推进,一次浇筑完。

二是砼的振捣。砼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每作业面分前中后三排震捣砼,边浇筑边成型及抹平底板表面,标高,厚度采用水准仪定点测平。振捣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直上直下”。在振捣过程中,应将振动棒插入下层砼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保证砼的浇筑质量。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止。砼的振捣顺序为从浇筑的底层开始逐层上移,以保证分层砼之间的施工质量。根据砼自然流淌形成一个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每个浇筑层的上、下部布置三道振动棒。第一道布置在砼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的振实;第二道布置在中间,第三道布置在坡角处,振捣下部砼,防止砼堆积。振捣时先振捣出料口处的砼,使之自然流淌成坡度,然后全面振捣。

三是砼的泌水及浮浆处理。在砼的浇筑过程中,应先在未浇筑的一边设置集水坑。让砼中多余的水份和浮浆沿分层斜面流下顺砼垫层流至集水坑中,在集水坑中用抽水泵将其抽出基坑排至场外。

四是砼的表面处理。因砼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2~3小时,按标高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槎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平整,在砼初凝前再用铁槎板压光,这样能较好地控制砼表面龟裂,减少砼表水份的散失,促进砼养护。

6、大体积砼测温。大体积砼浇筑后升温降温过程的监测采用电子感温探头测温。每个测温点分上、中、下布置三个测温探头,测出内外温差,及时调整保温措施,将温差控制在25℃内,防止温差过大,使砼产生裂缝。测温工作由专人负责,开始7天每4h测一次,8~15天每8h测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并做好记录,规范要求内外温差不超过25℃,测温过程中若发现超标,应及时报告工程师采取加强保温或延缓拆除保温材料措施。当砼内外温差小于20℃时可以减少覆盖材料,每天降温不超过1.5℃。

7、大体积砼的养护。为防止砼内外温差过大,造成温度应力大于同期砼抗拉强度而产生裂缝,决定采用覆盖和浇水养护方法进行砼的养护,这样可在一定的日期内控制砼表面温度与内部中心温度之间的差值,使砼具有较高的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即抗裂性),从而达到砼不开裂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工程进度不会受砼养护影响。保温覆盖的方法是:在砼浇筑约4小时后,先在板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再铺2~3层麻袋进行保温,并在麻袋上再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雨水淋湿麻袋,待砼温度降到常温后,安排专人每四小时浇水养护。

三、结语

采取以上多种控制裂缝的施工措施,施工实践结果表明,砼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有效地控制了温度裂缝的产生。本文以为就谈了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同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彭立海,等.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与防裂[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牛紫龙.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的分析与控制[M].工程建设,2006

[3]刘津明.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上一篇:关于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的探讨 下一篇:市政给排水节能设计要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