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供热节能控制措施研究

时间:2022-03-13 03:44:46

公共建筑供热节能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建筑节能控制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建筑供热节能是一项系统化、综合化的工程,应该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在有效控制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提高供热效率,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控制措施;供热系统改造

中图分类号:TU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1-0075-03

1 概述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建筑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特别是公共建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型公共建筑正在以每天5%的速度发展,其占地面积是居住面积的8~10倍左右,而且这个数据还将进一步提高。公共建筑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我国公共建筑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公共建筑供热作为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方面,其独特运行规律和工作时间为节能减排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具体实际工程案例,首先讲述了当前公共建筑供热情况,然后讲述了供热系统的具体改造措施,再然后讲述了一种GPRS和单片机结合的公共建筑供热节能监控系统,最后对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实际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2 实际案例概述

某公共建筑是典型的高层建筑,占地面积为36000m2,地上24层,地下3层,建筑整体供热面积达到240000m2,建筑功能为政府办公。公共建筑位于我国华北平原,气候冬冷夏热,全年最低气温在1~2月份,最低气温为-8℃左右,每年大约有一个月的土地冻结时间。本建筑通过改造进行供热节能控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公共建筑具体供热状况

本工程大厦内部采用以风机盘管为主的供热系统,同时在每层设置散热器。其中大厦内部环境温度控制应该满足以下条件:办公室温度≥18℃,会议室温度≥16℃。大厦室内供暖供应方式和建筑构造密不可分,本建筑大厦地上24层,每一层都配置了风机盘管、暖气片和新风机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本大厦地下一层设置了换热站,其中流量计设置在一次侧,定流量系统设置在二次侧,同时和固定功率二级泵相互结合,设置了自动调节的阀门。大厦休息室和卫生间采用散热器供热系统。供热系统供热量由机房的工作人员手动操作,相关判定值应该和二次侧水温相互结合,数据抄写和设定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

4 公共建筑供热系统改造措施

4.1 系统改造结构整体框架

公共建筑供热系统改造是在原有供热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首先要保证建筑整体供热性能,并且控制好供热点。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工控制,而是一种自动控制的按需供热。整个改造过程中还附加了自我学习功能。具体系统图如图1所示:

图1 改造后的大厦供热系统

如图1所示,改造过后的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中央控制机构、现场控制器、现场执行机构和现场检测仪表。其中中央控制机构是核心和大脑,现场控制器是信号搜集和整理发送的中转站,现场执行机构是执行指令的手脚,现场检测仪表是采集数据的“五官”。具体功能如表2

所示。

4.2 控制模式的设定

4.2.1 控制模式设定原则。系统改造之后需要设定控制模式,良好的控制模式设定能够提高供热效率,最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种供热模式:工作模式、周末模式和特殊模式。其中工作模式主要工作在周一到周五,周末模式工作在周末,特殊模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比如节假日的模式设定。其中周末模式下相关供热阀门应该小于工作模式下的供热阀门。

此外,根据不同条件判断可以设置不同供热模式,比如可以根据温度或者供热热量等条件控制供热模式。手动控制模式是不能够省略和忽视的,手动控制模式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节,特别是在消除危险的时候,手动控制的优先级应该控制在较高的“层次”,保证系统能够顺利运行。系统改造过程中难以避免地要遇到诸多安装问题,相关设备安装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工程的具体情况,保证设备安装不会影响到其他设备运行,而且要保证其他设备不会影响改造设备的正常运行。

4.2.2 控制模式具体设定。控制模式的设定到本工程中具体如下:

(1)工作模式设定,工作时间:7∶30~18∶00,温度控制在20℃,此外的下班时间应该保证各种管道中的有效流量水流。为了杜绝新风温度过低对系统设备造成影响,所以可以适当提高供热热量,比如提高到24℃。

(2)周末模式,周末属于非工作日,温度可以适当降低,只要保证供热管道内部蕴含少量热水水流就好。

(3)特殊模式,例如节假日大厦内部召开联欢晚会,供热时间应该适当增强,又如节假日但是有少量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应该采用局部供暖方式进行供暖,使得供暖更加人性化、更加合理化。

5 公共建筑供热监控系统

公共建筑供热系统进行改造之后,还应该设置一套更为先进的监控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监控系统,并且通过和改造后的系统相互结合工作,节能效果更为明显。监控系统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

5.1 监控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构成

监控系统硬件采用新型的单片机技术,通过扩展设置辅助模块,能够采集现场模拟量和数字量。根据具体监控对象设置不同的监控点,最好能够和改造后的系统相互呼应。软件开发采用VB,实现人机界面的二次开发,通过形象生动的文字图片和曲线实现界面优化控制,而且支持以太网接口,实现监控设备和系统改造的无缝融合,同时方便控制设备相互连接成网络,最终实现集中监控功能。

图2 公共建筑供热监控系统

5.2 GPRS网络和数据库构成

GPRS是一种分组交换数据的网络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之间的可靠性传送,并且资金投入较少,十分适合远程的无线数据传送。供热系统改造过程中,其布线十分复杂,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到统筹兼顾,未雨绸缪。所以为了减少布线,采用GPRS通信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数据库是监控系统数据存储的关键所在,数据库构成应该和节能算法相结合,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控。数据库作用并不仅仅用来存储数据,而且可以通过数据读取分析来进行节能状况分析。

6 节能效果分析

图3 耗能对比图

大厦供热系统经过改造之后投入运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试验日期是从2012年1月29日到2月5日。试验阶段天气状况良好,室外最低温度为-12℃,最高气温为1℃。在不使用改造的系统时间段内,平均消耗热能够达到42.34W/m2,而采用改造后供热系统之后,单位面积耗能能够降低到32.46W。耗能对比图如图3所示。

通过分析图3,我们可以得出,供热系统经过改造之后,供热性能得到了长足提高,供热转换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和增长。

7 结语

综合上述,公共建筑供热系统是较大的能源消耗系统,不仅和建筑结构有关,而且和运行方式与模式控制有关。合理使用供热设备、提高热转换效率是供热系统改造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只有做好规划,将规划落实到实处才能达到节能效果。

参考文献

[1] 史登峰,李琳.公共建筑供热节能控制[J].区域供

热,2010,(6):11-14.

[2] 刘贺明.深化供热体制改革,促进供热节能[J].区域

供热,2009,(3):1-4.

[3] 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工大科雅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热量分摊装置:中国,ZL201020209004.

上一篇: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中吸收塔搅拌器设置探讨 下一篇:基坑开挖与邻近桩基础的相互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