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さ)せてもらう”

时间:2022-03-12 12:01:47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さ)せてもらう”

【摘要】选取“用言+使役助动词+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其一形式“?(さ)せてもらう”,从认知语言学的事态认知的行为链模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使役+授受”“?(さ)せてもらう”“行为链模式”

1,问题提起

使用日语的学术会议或演讲等场合,我们总能听到主讲人的开场白“それでは、k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但是有次会议时,主持人竟然对主讲人说“それでは、先生にk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话音刚落会场里就有人在小声议论了。此外,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日语学习者也在认真效仿,课堂上学生进行演讲时也出现了以下例句:

(1)私からu市の原爆についてB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2)今日は私のk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在效仿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们或多或少都加上了些自己的理解。

甚至于在日本知名网站的“教えて!goo”里面,也有日语母语者公开提问道:“别人留言给我说「リンクをNらせてきたい,他是希望我在自己博客主页添加他的链接呢,还是想在他的主页添加我的链接呢,请解答这什么意思。”

如上所述,日语母语者、日语学习者都对“使役+授受”的表达方式都存在理解疑惑。

2,研究对象及先行研究

众所周知,“?(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表达方式是属于敬语中自谦语,但本文并不着眼于敬语使用问题,日本文化厅提出的『敬Zの指(《敬语指南》P40-41)中已对此有详细论述。

另外,从语法结构上来看“?(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它是“用言+使役助动词+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的构成。表示让别人做某种动作的意思的助动词叫使役助动词;而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除了表示得到或向他人索取“もらう、いただく、戴する”,还包括有表示给予他人“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以及给予我方“くれる、くださる”。如此,“用言+使役助动词+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是有多种变形的,本文暂且先针对“?(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的非敬语形式“?(さ)せてもらう”进行阐述,以期有举一反三之效。

至今,关于“使役助动词”以及“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的语法教学研究数不胜数。森田良行(1998,2002)是从使役被动、日语教育以及语义论上等角度上进行研究,关于使役表达中自他动词与格助词“を”“に”的研究也多有出现,如早津{美子(1995,1999)等以及杨凯荣(1989)也进行了使役表达形式的中日对比研究。另一方面,作为日语语言学色的“表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从上世纪初就开始涌现语法结构、语法意义、日语教育学、语料库研究等各种角度层面的分析成果,此处不一一列举。但是把“使役+授受”作为研究对象的却寥寥无几,王燕(2010)是把“使役+授受”作为授受表达形式的一个分支,从日语教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前田(2011)而是在对日语使役表现进行研究中,作为使役表达的特征之一提及了“使役+授受”。黄桂峰(2010)是从“使役+授受”的人称关系来分析的。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さ)せてもらう”。

3,行为链修正模式下的“?(さ)せてもらう”

认知语言学是语义取向的研究,认知语法研究离不开句子的意义。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是一个事态,事态有若干个参与者。兰盖克提出台球模式作为理想化把握外界事态的一种模式。但毋庸置疑,兰盖克的理论是以英语为基础而构建的,本文根据森山(2008)中提出的符合日语“主观把握型”的修正模型为基础进行阐述。修正模型中的视角领域是指认知主体(我)的视角所在领域;对峙领域是指与视角领域相对峙的领域。那么,用修正模式来分析一下“?(さ)せてもらう”的例句。

例句1 主讲人(私):それでは、k表させてもらう。

日语中常常省去主语,我们逐步来看例句1中的视角领域与对峙领域。

①主讲人的视角领域:私がk表する

②主讲人属于学会的对峙领域:学会が私にk表させる

③主讲人的视角领域:私が学会にk表のチャンスをもらう

④主讲人的视角领域:私が学会にk表させてもらう。

①演讲这一动作是由主讲人来完成的,是其可控制的行为范围;②“k表させる”是学会所执行的动作,其动作能量传递给主讲人,主讲人是处于学会的对峙领域;③移动主体“k表のチャンス”是从对峙领域“学会に”移动到主讲人的视角领域;④移动主体由事物“k表のチャンス”变成了行为“k表させて”,主讲人的“k表させてもらう”的动作能量是由对峙领域的“学会に”传导而来。

我们知道“?てもらう”表示得到和向人索取的意思,主讲人所说的“k表させてもらう”是得到了学会给与“让演讲”的动作。但是如果出现,

例句2 主持人:それでは、先生にk表させてもらう

即是主持人从“先生に”得到“让演讲”的动作,这就不恰当了。主持人目的在于请主讲人们进行演讲,而不是自己去。同理,日语学习者出现的“私から”“私の”等也出现对峙领域的混淆理解。

例句3 B博主对A博主:リンクをNらせてもらう

补充完整后为“BがAにリンクをはらせてもらう”,即B要从对峙领域A处索要或得到“让他贴”的动作,那肯定完成“贴”动作的是B,而且要贴的内容也一定是A的链接。而A博主不明其意的原因就在于把自己放在这句话的视角领域。

4,结论

针对“使役+授受”表达方式,本文选取其中之一“?(さ)せてもらう”表达形式,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而日语中常省略第一人称主语以及惯于主观把握的认知习惯,更让“使役+授受”的表达蒙了一层难懂的面纱。除此之外,“使役”表达中自他动词与“を、に”的选用问题在与“授受”表达结合以后又有什么变化等很多问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的分析。

参考文献(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

[1]日本文化h会2007年 敬Zの指

[2]森田良行 1998 日本Z使役文の研究

[3]早R田大学日本Z研究教育センタ`o要

[4]森田良行 2002 使役表FのT相 ひじつ房

[5]早津{美子 1995 使役表Fにおける使役象の表され方 T教育出版

[6]早津{美子 1999 いわゆる「ヲ使役「ニ使役についてのT考をめぐって Z学研究所集

[6]杨凯荣1989 日本Zと中国Zの使役表Fにvする照研究くろしお出版

[7]王燕2010 从日语教学的角度看授受表达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8]前田2011 F代日本Zの使役表F`「大文型のみ`|京文化研究13号

[9]黄桂峰2010 日语“使役+授受”表达中的人称关系 日语知识(2010.12)

[10]森山新2008 J知言Z学た日本Z格助~の意味造と得ひつじ房

上一篇:校园一卡通模式下的校园安全管理 下一篇:专业成长,幸福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