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术苓汤加减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3-12 06:01:30

柴芍术苓汤加减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柴芍术苓汤加减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胆汁反流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胆汁反流胃炎患者,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法莫替丁,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柴芍术苓汤加减联合法莫替丁,对比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其中,临床治疗显效27例,临床治疗有效26例,无效2例,相比于对照组患者85.45%、25例、22例和8例,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

【关键词】柴芍术苓汤;法莫替丁;胆汁反流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20-01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现代临床中十分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其主要是指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失调和异常所导致的碱性胆汁反流,进而灼烧患者的胃粘膜所引起的一种慢性胃炎。近些年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病几率逐渐上升,约占胃炎患者总人数的25%左右[1]。药物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常用方式,然而,近些年来的临床实践研究显示,运用常规的西药来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并不明显。为了更好的研究出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式,我院开展了本研究,并将具体的临床研究结果做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09年7月1日―2012年7月1日期间,我院门诊和住院处共收治了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66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4例;患者的年龄为22―70岁之间,平均49.5岁;患者的病程为14天―1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8年。本组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如下:浅表性胃炎患者51例,其中的12例患者伴急性活动期和胃粘膜充血等并发症;萎缩性胃炎患者15例。本组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如下:肝胃不和患者39例,脾胃湿热患者15例,脾胃虚弱患者12例。将本组66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由3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组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辨证分型等临床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即P>0.05,具有可比性。

临床诊断标准如下:所有患者均具有较为典型的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以及嗳气和口苦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纳呆、嘈杂似饥以及不为碱性药物缓解症状;所有患者在胃镜下均可见胃粘膜粗糙、呈现出弥漫性充血、溃烂以及水肿等,且部分患者的胃粘膜上有黄色粘液附着,亦或胆汁反流等;活体检查结果为胃粘膜炎症性异常或改变。

本组研究的纳入标准如下:年龄为22岁以上、70岁以下的患者;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例如心、肝、肾、脾等系统疾病的患者;无精神障碍的患者;自愿接受研究、且无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

本组研究的排除标准如下:22岁以下、70岁以上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具有严重心、肝、肾、脾功能障碍的患者;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不愿接受临床研究、或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运用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即给予患者安斯泰来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法莫替丁,上产批号:国药准字H21023631,每次20mg,每日2次用温开水送服。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柴芍术苓汤加减来进行治疗,此方的中药组成部分如下:柴胡、厚朴、白术、炒枳壳、香附、法半夏以及海螵蛸分别10g;白芍、蒲公英、茯苓以及代赭石分别15 g,另加甘草5g。胃脘胀痛、嗳气频作等患者均属肝胃气滞型,在上述中药方中加入适当的郁金、藿香以及旋覆梗等;脘痞纳呆、恶心呕吐、口干而苦、舌苔黄腻的患者则属脾胃湿热型,应该在上述药方中加入适当的茵陈蒿、竹茹以及黄苓等;胃痛隐作、口干、大便干燥以及嘈杂作饥的患者属胃阴亏虚型,应该将药方中的柴胡去掉,并加之适当的沙参、麦冬以及石斛等;泛吐清水、手足不温、神疲乏、身体虚弱的患者属脾胃虚寒型,应在上述药方的基础上加之太子参、砂仁和木香等;紫芍术苓汤用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在服药期间应该注意饮食、避免食用生冷、刺激性食物,避免受凉。

1.3疗效评定标准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主要参照标准,进而制定本组研究的疗效评定标准。即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半年之内未复发,胃镜检查其胃粘膜发生改变,且基本恢复原状,幽门无明显胆汁反流;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半年内均为复发,胃镜检查其胃粘膜水肿或充血面积减少,且胆汁反流现象基本消失;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且胃镜检查结果未好转。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充分运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当P

2 结果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患者的幽门括约肌功能异常所导致其出现的胆汁反流入胃,进而不断破坏患者的胃粘膜屏障而出现的一种慢性胃炎。相关研究实验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胆汁反流性胃炎通常与肺癌的病变有关[2]。现阶段,西医治疗主要是促进患者胃部的胆汁排空,从而恢复其胃部功能。一般对于此疾病所运用的西药为H受体拮抗剂,例如法莫替丁等,以降低患者的胃酸分泌,减少其反流的发作;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例如吗丁啉等,以增强患者食管下部括约肌的运动,防止反流,促进其胃部排空[3]。上述药物虽然能够较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然而,比较容易复发,不易彻底治愈。

胆汁返流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于胃脘痛、痞满证以及反胃等范畴。《灵枢・四时气篇》中曾经明确指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邪主要在于胆、逆在胃,当患者的肝和胆互为表时,则肝主疏泄。胆附于肝,故而受约于肝,泄于小肠[4]。如果患者因为情志失调而出现肝气郁结,则极易导致胆汁或胃气上逆,进而导致本病出现。临床中,虽然胆汁反流性胃炎涉及到患者的肝、胆、脾等多个器官,然而,中医则认为,治疗此疾病的关键在于患者的肝胆失调[5]。基于此,我们认为,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应该以疏肝利胆、和胃降逆等药物为主。本研究中,运用柴胡和厚朴等来对患者进行疏肝理气,具有较为明显的止痛作用。此外,方中的白术与茯苓等均具有健脾利湿、促进胃肠蠕动等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促进胃泄和肝泄等重要功效;海螵蛸则可以较为有效的抑制患者胃酸分泌,进而保护其胃粘膜。上述药物联合使用,具有疏肝利胆、调理气机、降胃逆气等功效,促使患者的肝、胆、脾、胃等得到较好的调和,进而缓解其临床症状。

本组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其中,临床治疗显效27例,临床治疗有效26例,无效2例,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即P

参考文献:

[1] 王伟洪,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8.15(8):35.

[2] 刘桂云.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08,46(15):184―185.

[3] 郭振亚,刘德运,柳泽坤.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5例[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4):35-36.

[4] 吴艳华.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4):2367―2368.

[5] 张志娟.周玉文,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66例临床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55-156.

上一篇:剖宫产术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下一篇:浅谈当代男护士的个人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