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影响探究

时间:2022-03-11 02:30:32

作业成本法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影响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也紧跟着发展了起来,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自身的施工技术时也不可忘记将作业成本法应用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之中。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影响探究;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之中,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落后且不符合时展的潮流,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以产品为中心,没有承担起作业的成本责任,不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1.作业成本法的定义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ABC)指的是一种将企业的生产步骤进行多个作业部分的分解以及对其进行实施跟踪记录,还有作业点评以及对资源消耗的数量进行计算和管理的方法。它主要是以作业单元为核心部分,然后再依据作业对资源消耗的程度,从而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正确的分配,让其都能分配到每一个作业部分的成本之中,接着还要以产品以及服务所需要的作业程度为基础,将作业单元的成本合理的分配到每一个产品以及服务的成本之中。

作业成本法是通过作业分解为核心开展的成本计算以及管理的方法,并且还对建筑施工企业所开展的任何作业活动进行跟踪以及实行记录反映,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对企业价值以及成本链进行详细的分析,给建筑施工企业在决策时提供合理的参考信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取消过多的作业活动,进一步达到减少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2.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成本管理弊端

企业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是一个企业能够实现良好循环的重要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其它企业的成本管理并不完全相同,它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商品具有买方事先已经确定、产品不可移动性、生产周期一般较长的特点。每种产品的价格以及同种产品不同品牌的产品的价格都不会统一,这无疑增加了建筑施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去管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我们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导入项目管理的思想,从而达到整合现有资源以及控制进度与成本的目标。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把工程项目慢慢变为中心,项目管理与成本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前者的核心组成就是成本管理。与此同时在满足工程所必要的要求下降低成本是项目管理的终极目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大环境的不断的变换,这种方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用于现代的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此同时这种方式的缺点也逐渐的显现出来。

材料管理粗放,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费在工程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虽然很多施工单位都制定了相应的物资采购供应和核销办法,但是由于控制措施以及施行方法不到位,材料采购环节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譬如价格偏高、质量缺陷等。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建筑施工的周期长短存在不确定性,建筑成本存在不确定性,对于人员的工资收入采用完工后的百分比法,对人工费的核算普遍采用预提法,在实践中,由于核算难度大,往往存在预提不足的现象。

由于目前建筑行业的特性,周转材料方面也存在着周转慢,不可弥补的损耗大等问题。同时周转材料的实际损耗远远大于额定损耗,周转的次数也远远超过计划的次数,这是工程亏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这种损耗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因为这种损耗虽然受到工期短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制定出合理的用料施工计划,相关的责任成本没有细分落实到个人,零配件的管理没有落实到个人,导致除了浪费现象严重,还存在严重的失窃、遗失现象。

有上述可知改革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施工企业应该积极的去探索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就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并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种方法已经逐渐趋于成熟,如果将这中方法应用到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势必会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3.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作业成本理论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成本管理的概念,它充分的考虑到了关于产品、作业与消耗资源的问题,在作业成本理论中认为这些是相互联系的,由于生产的发生所以导致的作业的产生,在作业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资源的消耗,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消耗成本。在此理论中把作业成本作为主要的核算对象,从而确定和计量作业量,进而在根据作业量去具体分配非直接费用。在建筑工程中,作业成本管理中作业的概念与以工序为主要对象的成本管理有着相通之处。可以应用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去减少项目为对象的成本管理的弊端作业成本计算应该按照两个步骤来具体的归纳收集以及细致分配成本。首先,要建立作业成本库,在成本库中可以清晰的呈现以资源为基础的间接费用。其次要在成本库中明确以作业位基础最终分配到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在建筑工程领域,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步骤如下:

3.1要按照合理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各个工序予以确认。在一个建筑施工过程中,准确的分辨各个作业工序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3.2在一项建筑工程中,每一道工序都是一项资源的消耗,都会产生相应的成本,为了方便成本的管理,要尽量把同种性质的工序归纳一起,组成同质工序库。

3.3把每一种工序库进行汇总,形成一个总的工序库。这项工作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让不同性质的费用归属到其相应的子库中,这样一来每一个子库都会是一个完善的成本记录中心。与此同时,每一个作业库对于资源方面消耗的成本一定要通过会计的基本功能加以辨认、记录和汇总。在记录时也应当在知晓成本费用的基础之上,在相应的子条目下进行记录,以确保后期对于成本分析与管理的准确性。同时对于不同的工序库中的不同性质的费用(成本)要进行编码,以方便后期的分类汇总。

3.4在完成作业库的建立后,应该选择恰当的作业动因,完成成本分摊方程式。这种方程式可以把每一道工序的预算与实际成本的关系计算出来,从而明确每一工序的成本分摊率。这样也可以跟清晰的归结出单位作业成本与预算的关系。

3.5作业成本的计算可以依据产品在每一个作业动因消耗乘以成本分摊率。汇总产品消耗的每一作业库的作业成本,则可以汇总产品消耗的各个作业库的作业成本,将全部的间接费用归集分摊到不同的建筑物产品。在汇总的基础上结合建筑物产品消耗的直接成本就能够计算各个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4.结束语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的得知,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推广以及应用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让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梁春阁.浅议作业成本法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影响[J].中外建筑,2012,10:22-24

[2]王峰,刘迎春.作业成本法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J].科技资讯,2012,1:99-101

[3]徐栋.将作业成本管理应用于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尝试――基于项目成本管理方法的讨论 [J].财经界(学术版),2013,8:44-46

[4] 托裕庆.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刍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0,6:86-88

简介:张逸民(1990-),男,籍贯:山东泰安人,职称:,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工程管理。

上一篇:电厂热工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城市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