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科技与幸福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3-11 12:42:46

民生科技与幸福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该文阐述了民生科技的内涵与作用,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论述了民生科技发展的推动力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的合力作用下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的建议,使其在幸福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民生科技 幸福城市建设 幸福指数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024-01

1 民生科技的内涵

“民生科技”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它体现在科技服务于“民”与“生”两个层次。从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社会问题,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如今,民生科技已经成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成为社会建设和科技进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民生科技是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民生的改善离不开科技的发展[1]。

2 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因素

幸福是人的主观的内在体验。它不仅与主体自身状况密切相关,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2]。

幸福指数是人们幸福感的度量值,它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与GDP一样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

根据一年时间里对武汉市的调查,武汉市民的总体幸福感指数为63分(总分100)。影响武汉居民幸福指数的主要有医疗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养老和人居环境等四大问题。

2.1 医疗服务

公众所关注的医疗方面问题归纳为:(1)看病难、看病贵,人均医疗服务供给偏低,包括资金相对短缺、转诊制度难落实、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困难、医患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等。(2)行业发展缓慢,缺乏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广;(3)假药泛滥。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居民的身体健康,制约着居民幸福感的提升[3]。

2.2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问题给百姓生活增添了忧虑,与建设幸福城市的中心思想相违背[4]。大多数的食品生产及流通企业,仍以降低损耗、控制成本为主要目的,安全性的要求尚未提到应有的高度。

2.3 社会养老

人口老龄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四二一”家庭模式使得空巢现象日益凸显。政府和社会的互动机制没有形成,养老事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密切,没有形成合力,整体效果不够理想,影响了养老事业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市民的幸福感。

2.4 人居环境

武汉市居民对环境卫生、空气质量、就业环境、市民文明程度、房价、物价的满意度较低。人居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空气质量低下、污染严重、周围的人环保意识差、平均文化水平低下、物价房价偏高、交通拥堵现象严重等。环境质量的提高需要科技的支持。

3 民生科技发展的影响因素

该文从民生科技的需求和投入两方面、结合对武汉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调研情况进行分析。

3.1 需求方面的影响因素

(1)居民收入

2012年武汉市居民收入增幅继续领先GDP增速,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但人均收入水平仍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民营经济不够活跃。在满足温饱以后,居民开始更加关注生活质量。

(2)居民素质

民众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更高度关注周围的环境,对环保科技、健康科技、安全科技、数字科技、教育科技关注度最高。对于安全科技,市民最关注的可能就是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以及人身安全。

(3)生活环境

公众对民生科技的需求是在基于生活环境的一种渐进式的向上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公共安全、提升环境质量,以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3.2 投入方面的影响因素

(1)政府导向

在科学发发展观的指导之下,我国政府开始以人为本,把民生科技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把人民幸福指数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改善技术解决方案,强化技术成果的示范和推广,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民生的能力。

(2)体制建设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活动多以成果为导向,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而企业的科技成果则多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这就导致科技活动常常与民生科技需求“错位”。

应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突破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把科技,尤其是民生科技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3)经济发展

科技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进入了国内经济周期与国际经济周期性调整相重叠的时期,经济调整的波动性和阻力加大。经济发展制约着民生科技的发展,但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一定要以人民幸福指数为基本出发点。

3.3 民生科技的需求与投入的对接性问题

民生科技的需求与投入之间存在对接方面的问题。

(1)民生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仍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他们对于获奖和成果发表更感兴趣,对普通居民的需求的了解不够深入。

(2)与需要投入巨大资金高新科技或基础研究不同,民生科技可能就是一个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发明,所需经费一般小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承担。但产品化的过程仍需要一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3)作为民生科技的重要创造者和推动者的普通人民群众,真正投入到民生科技发明创造中的还非常少,直接参与民生科技的途径有限,离我们所提倡的全民创新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4)科技成果丰富,转化能力弱。很多科技成果获奖或发表后就束之高阁了,并没有转化为具有实际价值、服务民生的技术产品。

4 结语

改善民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影响民众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来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涉及医疗服务、食品安全、社会养老和人居环境等不同问题。在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的合力作用下,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就能使其在幸福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雨.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的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24).

[2] 陈志霞,李启明.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及测量[J].城市问题,2013(9).

[3] 李志建,马进.居民对基层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实证研究―― 基于上海市居民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J].调研世界,2012(8).

[4] Zhang Qingying,Liu Jing. Fresh Food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Tracing Technology[C]. ISCEMP 2013.

上一篇:小学中年级作文方法浅谈 下一篇:农村中职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