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2-03-11 07:01:48

地籍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

[摘 要]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日常业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籍业务也是政府部门服务大众的一项形象窗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地籍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可以科学有效地管理土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是为地籍管理工作提出了压力和挑战。鉴于此,本文对,地籍管理信息化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地籍管理 信息化 土地

一、前言

地籍是土地的“户籍”主要记录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权属和用途等基本信息,具有法律效力。地籍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更加直接面向社会和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的对象,地籍是土地诸要素组成的整体,包括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信息,它具有明显的空间数据特征,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础。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具有为土地管理、保障土地权属、国家的生产和建设、建立和健全国家土地课税制度、城镇房地产交易等服务的功能。长期以来,我国地籍档案管理系统跟传统的文件管理系统没有实质的分别,档案开发工作很被动,地籍档案管理工作还停留在手工记录台账和纸制地图资料的保存上,导致数据量十分巨大而且不易保存、更新、查询,这种管理方法最显著的缺点就是档案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相分离,在存储过程中不能实现数据关联。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级土地管理者在进行宏观分析决策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地籍资料。用传统的手工技术手段来处理这些多要素、多层次、多时态的空间图文信息,会导致档案的利用效率很低。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降低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作难度,不利于土地管理工作的发展。因此,建立地籍信息数据库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地籍管理的信息化迫在眉睫。

二、地籍管理信息化的应用特点分析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包含了地籍档案管理的全过程和大部分工作环节,为了体现档案管理高效、信息化覆盖面广、自动化程度高,其应用特点如下:

1、地籍档案自动编排案卷号和图文与管理信息交互检索

地籍档案自动编号的主要作用是在扫描仪的处理基础上实现自动编辑档案目录,是地籍档案管理部门依法管理和为用户批量查找地籍档案的重要手段。自动检索可以让利用者快速从档案库中找到所需的档案。图文与管理信息交互检索是为利用者提供实时的地籍档案图与相关地籍属性信息,利用者可以直接从地理位置上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或者从地籍档案管理信息快速查看具体的地籍内容,如建筑物的地理位置、方位、形状、面积、界址线和毗邻关系等空间信息。

2、地籍档案编研与辅助决策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快速查询检索档案信息是地籍档案编研辅助决策最基本的手段。地籍档案可视化信息管理通过执行空间分析与统计进行量化分析,空间信息的分窗口分层显示和图形编辑绘制等系统功能更好地分析提取专题编研信息进行辅助城市地籍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决策。

3、协同办公一体化

一个地籍业务的处理经常需要不同的部门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部门的延误和错误将会导致整个办理流程的失败。因此地籍管理系统就要体现多个部门协同办公合作一体化的特点。

4、Internet地籍信息利用

地籍管理系统可以使地籍的空间信息、属性和管理信息在Internet上和查询,使用者可以通过浏览器对地籍信息进行查询检索,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档案信息,真正做到地籍信息为大众和社会利用。

5、与相关土地规划管理部门档案数据共享

土地规划管理部门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土地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管理与维护。这些都需要地籍档案数据资料。通过建设统一高效的GIS、以一体化的集成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与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籍档案的高效数字化编辑,集成管理地籍信息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满足了用户对宗地的地籍档案图片文本和地籍图形的可视化相互查询。

三、地籍管理信息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数据存储

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有海量的地理空间数据以及属性档案数据,如何有效的管理与存储这些数据将是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在地籍管理中,宗地是基本单元,界址点、界址线是构成宗地的基本要素。属性数据包括宗地属性、界址点属性和界址线属性,对应于每一块宗地的证、卡、表等文字资料为宗地的属性,界址点号为界址点属性,而界址线长度为界址线属性。目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存储方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通过内部标志码联系;另一种是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合存于一个文件中。从GIS平台和大型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发展来看,结合地籍管理的需要,最好选用对象一关系型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顾名思义就是指空间数据的集合,它实现对具有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相关空间数据集合的统一管理,主要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传统地理数据主要是由地图以及资料文件组成,这种数据存储方式有很大的缺陷,一是不利于海量数量数据存储,二是无法对数据属性信息进行分析。这种数据管理方式大大阻滞了地籍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随着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空间数据库也逐步发展起来,其管理对象主要是地理空间数据,其中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适用于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处理。在目前的GIS软件系统中,通常使用空间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空间数据,所以空间数据库是GIS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数据库的建设在GIS系统构建中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数据库的质量对GIS系统的稳定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3、数据质量的问题

地籍管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两种:通过外业直接测绘得到的数据和对原先的纸质地图进行矢量化生成的数据。对于测绘直接所得数据,关键是要在外业工作中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数据采集,由于地籍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因此采集数据过程中应确保两种数据的完整性和衔接的一致性,还需充分考虑测绘软件和建库软件的关联,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监理机制,保障数据入库的万无一失。查询统计是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必备功能之一,在土地评价、土地规划等土地决策管理上是一项重要内容,而采用空间数据库管理地籍数据可以大大提高数据检索统计的效率。空间数据库本身的查询机制以及对空间与属性数据一体化管理能大大提高数据查询统计的效率。数据的安全性是地籍管理中对数据管理的一个重要要求,包括防止数据库的非法使用、随意扩散和数据破坏后的恢复等,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如规定数据使用权限,限制非法用户进入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等。采用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时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的权限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来实现数据的安全性。

总之,地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地籍信息不断数字化的过程,也是地籍服务不断向用户群实现网络化的过程,更是管理手段走向信息化的过程。各级土地部门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数字化地籍档案管理的必要性,应把加强地籍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首要工作目标,使档案管理实现信息高度集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管理。

参 考 文 献

[1]龙萤,国土资源所建立健全地籍档案浅析,经济信息时报,2005,(7)

[2]林增杰,严星,谭俊.地籍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3]詹长根.地籍测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

上一篇:中国土地整理的区域差异及对策 下一篇:如何建立有效的土地监察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