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唤醒心灵

时间:2022-03-10 08:38:17

经典阅读唤醒心灵

①人的一生有许多美好的记忆,阅读肯定是其中之一。有人将阅读当做“划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限”(贺麟),也有人将阅读视为“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梁实秋),这些都非夸张之词。书里乾坤,纸上心迹,记载的都是前人的智慧和学识,后来者借着读其书,便能与其心灵相通,受其教益,为之熏陶,以至远避世俗的侵蚀,渐达高远的境界,不亦快哉?因此,宋人黄庭坚有言:“人不读书,则榇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②按照黄庭坚的标准,现代人的面目或许已经相当可疑了——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得知识、了解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读书早已不是现代人的唯一选择。随着网络文化的兴盛,影视霸权的确立,手机短信的风靡,人与书的亲密关系正在面临考验。尤其是年轻一代中,阅读已被边缘化,文学经典也备受嘲讽,此风渐长之后,现代人离“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境界实已不远矣。

③一个语言无味的世界,必定是一个僵硬、僵死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显然不适合人类居住,因为人心所需要的温暖、柔软和美好,并不会从这个世界里生产出来。这个时候,就不由得使人想念起文学来了——文学重要功能之一正是软化人心、创造梦想。诚如台湾作家张大春所说,文学带给人的往往是“一片非常轻盈的迷惑”,它不能帮助人解决人生问题,它的存在,只是“一个梦,一个幻想”而已。

④然而,谁都不能否认,只有那种存在梦想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⑤文学就是做梦。因为有了这个梦,单调的生活将变得复杂,窄小的心灵将变得广阔。文学鼓励我们用别人的体验来扩展自己的精神边界——每一次阅读,我们仿佛都是在造访自己的另一种人生,甚至,阅读还可以使我们经历别人的人生,分享别人的伤感。比如,公元742年,诗人李白游历东晋名士谢安旧居后,写下了著名《东山吟》:“携妓东山上,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这本是李白的个人感叹,但自从这首诗流传以来,李白的慨叹就一直被无数的人所分享。是啊,当年那如花似玉的“他妓”已化做“古坟荒草”,但今朝如花的“我妓”呢,百年以后,还不照样成为一堆古坟黄草供后人缅怀?无论你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是贩夫走卒、乞丐傻瓜,结局并无二样。由此想来,一种旷世的悲凉就会油然而生——于是,大诗人李白那惊天动地的“怅然”,我们这些小人物在阅读中实实在在地体会了一回。

⑥这就是文学所创造的奇迹。能被这样的奇迹照亮的人生,一定会特别的绚丽和灿烂。因此,继《优雅的汉语》之后,我们又策划了这套《一生的文学珍藏》。所谓的“文学珍藏”,是指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必须读的,也是值得一读再读的。贾平凹选编的外国散文读本,格飞选编的中国小说读本,苏童选编的外国小说读本,篇幅虽然不大,但有这几个选本在手,读者大致可以窥见好小说、好散文的面貌了。

⑦加西亚·马尔克斯曾说“我全部的人生都被概括进了我的小说”,这话是可信的。因此,苏童、格飞的小说读本,能让我们认识四十种人生,而贾平凹的散文读本,则能让你靠近五十颗伟大的心灵。这些既是选编者个人的阅读“影响”史,也是读者的入门文学读物——如果你想了解文学的秘密,又有心于写作,那么,这几部选本里的作品,实在是最低限度的阅读篇目了。

⑧我们希望这些“影响”了一个作家心灵成长的名篇,也能够“影响”你,并唤醒你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想象。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说得好:“影响并不创造任何东西,它只是唤醒。”确实,一个被唤醒的人,他和文学的距离是最近的。

(山东 韩翠霞选自《文汇报》)

思考:

1.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概述第①段中的关于阅读的几种观点,说说阅读的意义。(不超过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东山吟》中的“个人感叹”是什么?作者这里为什么要提到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典阅读唤醒心灵”,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为什么这种“经典”能唤醒这样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文章结尾一段,说说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小纸船 第33期 下一篇:绸缪宛转孑然立,孤高幽独凛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