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体性学习与素质培育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3-10 12:24:35

大学生主体性学习与素质培育的关系研究

摘 要:本文对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素质培育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三所高校中的经济管理类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主体性学习能力,有助于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和身心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学习;素质培育

一、引言

近几年来,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普遍现象来看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甚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但是其科学性与合理性还有待考证,论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调查和分析,试图从数据分析中得出具有可信性的结论。

二、大学生主体性学习与素质培育主要包含的类型

(一)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类型

对于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研究首先是从国外开始的,而后传播至国内。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大学生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中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活动。目前普遍认为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类型主要包括六种,分别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学习、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学习、图书资料利用中的主体性学习、网络资源利用中的主体性学习、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以及师生交流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这六种学习类型也从侧面展现了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二)大学生素质培育的种类

对大学生的教育属于高等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明确要培育大学生的某些素质,这其中包括智力素质、身心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等。这些素质可以被归为两大类,一类是具有普遍性质的素质,例如身心素质等;一类是具有特殊性质的素质,例如专业素质等。素质综合表现为一个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技术的熟练程度,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的程度,以及对价值的判断和抉择等。大学阶段的学生主体性学习会对不同的素质培育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主体性学习与素质培育的关系调查分析

(一)调查过程统述

为探讨大学生主体性学习与素质培育之间的关系,这次调查活动对山西省的一所教学类的高校和山东省的两所教学类的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对象限定为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但对于学生的年龄和年级则没有限制,力求使调查对象普遍化。调查的方式为编写调查问卷,向学生分发调查问卷并在一定时间段内填写完成后进行回收。在此次调查活动中分发出去的调查问卷有500份,回收的有效的调查问卷共有422份,由此计算出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0.84。

(二)调查数据结果

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的数据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发现这三所学校的有效回收份数相差不多,分别为126,137,137份。其中男生共有184份,女生共有238份。总体来看,数据结果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合经管类学院女生比例高于男生比例的实际情况。另外对调查问卷问题的结果进行统计后,发现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与相对应的素质培育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只是单纯地感觉和判断,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将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三)调查分析结论

运用SPSS统计分析中的多变量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智力素质与除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学习之外的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五种类型均存在正向关系(数据均>0),而且尤其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0.68)。另外,身心素质也与除学生管理中的主体性学习之外的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五种类型均存在正向关系(数据均>0),而且尤其与科学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0.71)以及网络资源利用中的主体性学习(=0.71)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则与这两项素质几乎没有关系(接近于0)。

四、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提高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策略

(一)加大力度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利用过程中的主体性学习能力

从前面的数据调查分析结果中已经知道,如果学生在课堂学习和网络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高,有助于学生智力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和身心素质,需要在课堂教学和利用网络资源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在其中的参与度,并提高学生的主体责任感,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等着老师讲。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和资源应用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并且锻炼自己的智力,优化自己的身心。

(二)配合完善图书资料利用、实践课程与师生交流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方式

调查分析结果中显示,图书资料利用、开展实践课程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都能对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和身心素质起到正向的、积极的作用。为此,大学校园应当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使它们能够发挥应用的作用。首先,图书资料利用方面要求大学增加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借阅和浏览的条件。其次,开展实践课程方面要求大学一方面要增加经济管理类的实习培训,另一方面要多组织课余的社团活动。最后,师生交流方面则需要教师放低姿态,留出为学生答疑解惑的时间,也需要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并且不耻下问。

(三)改变以往的学生管理方式,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以增强其主动性

学生管理过程中的主动性学习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素质的作用是最弱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所进行的管理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主要包括有参与管理程度低、内容少以及管理方式陈旧等几项。为了能使学生管理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培育素质,需要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要扩大学生自我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宿舍内部管理,还应到拓展到对比赛活动、学院公共事项的管理等方面,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主体地位,并在其中增强主动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对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主体性学习的六种表现形式确实与大学生素质的培养存在一定的关联。要根据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来有针对性的提出措施,增强大学生在具体方面的主体性学习能力,进而培育和提高学生的某个专门的素质。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庄三红.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大学生主体性素质的培育[C].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第2辑)――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2012,12(8):75-76.

[2] 吴珍然.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意识培育实践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03-10.

[3] 许淑娟.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及学习主体性倾向的关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2-04-01.

上一篇:新公共管理的两种悖论:是否超越了“官僚制” 下一篇:终极控制人特征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