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视觉形象中的文化性

时间:2022-03-10 11:32:47

浅谈城市视觉形象中的文化性

摘要: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形象作为生产发展的要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城市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是指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物等等。

关键词: 城市 文化 视觉形象 文化性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中,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高潮正在中国蓬勃兴起,从强调改善基础设施和追求粗放型的城市化到关注城市形象和创建一流的人居环境,中国城市建设的外延与内涵都在发生着明显而深刻的变化。今天的城市竞争,再也不仅仅是规模的竞争、经济的竞争,而是更表现出城市文化、城市品味和城市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竞争,实质就是城市视觉形象的竞争。城市建设的核心已经转变为了城市文化的建设。

1.城市视觉形象中的经济感受

城市形象作为生产发展的要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城市形象,良好城市形象又可促进经济发展。由于城市形象包括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文化设施等重要内容,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客观要求。在塑造和提升城市形象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外具有召唤力,对内具有自律力。其召唤力表现在:城市形象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必然渗透到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情操等各个方面,周边地区乃至海内外各地便会根据其城市形象所反映出来的产业结构、经济类别、市场容量、资源优势、生产力水平、投资环境状况和人的素质等因素,选择和确定与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和方式,现代社会是经济社会,城市必然是经济的中心,不涉及经济的城市肯定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作用机制下,城市的经济状况、经济类型、经济特征都无一不是城市视觉形象的最重要的象征和支柱。

2.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宗教文化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这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一个城市的宗教符号与文化遗产的多少是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宗教与哲学、道德、法律、政治、文学、艺术一样,是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宗教文化是一种信仰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有的城市群体要充分重视,要有恰当的反映宗教文化的城市空间,在有些城市甚至是整个宗教环境的体现。宗教文化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的魅力和神秘。

古都名城视觉形象中的宗教文化,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都,融汇着中国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世界多种宗教文化、凝聚着中国辉煌的建筑文化艺术,体现着古代东方完美城市的文化氛围。北京城市的文明标志,不仅体现在皇宫王府、城门城墙、胡同四合院,而且也体现在道观神庙和社稷祭坛。美国城市社会学家R.E.帕克曾说过: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意思就是说,体现古都名城的标志与宗教载体有关,也与北京人文空间、城市心理状态和传统文化有关。

北京城市色彩是吉祥的“红色”,皇宫的红墙、红门是标志性的特点,青灰色民居是为了烘托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而“和”的思想时北京文化的精髓。“和”的思想核心包含了儒、道、佛、墨、法、阴阳诸子百家普遍的文化精神。“和成为人类回应和化解天与地、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人的生理心里以及东南西北中不同文化、文明之间冲突的最佳方式。

3.城市视觉形象中的历史文化

城市视觉形象的历史文化是指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和历史建筑物等等。城市的历史文化是所处时代的民族或地域文化在城市中的总合与表达。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城市,其文化特征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其文化特征往往体现在其城市的历史事件、民间传说、文物古迹、城墙古建筑等方面。

由于中、西方城市历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城市设计注重城市构架,讲究形体环境和实用性。城市规划按照几何设计原则,笔直的马路.规整的空间.风格尺度相同房屋等等。相反西方城市对自然和人文角度往往考虑不足。比较而言,我们看到中国的城市发展追求自然情趣,给人们会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有生活方式上的安定和自由。从今后和长远看,其功能会更多,更能适用而延续下去,创造出适于未来时代的生活方式,但也存在着缺少公共设施,过分拥挤和环境质量不高等同题。

尽管中、西方城市文化背景、构架、审美哲学观点和民族习惯不同,也都面临着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城市以它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城市的特色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和文化的凝结,一旦形成便永难更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殊文化风格和精神气质,岁月的变迁只会磨损她的容颜,而不会消蚀她的魅力。世界上的许多城市给人的印象,必然会联想起那里的传统建筑,街道、广场、绿地、人文、历史的景观。人们常常通过一条小小街道和别致的建筑物,就能识别一座城市的性格特征。这些都代表着该城市各个阶段的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的结晶、瑰宝与珍品。城市的历史愈长,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就越厚,这个城市的价值就愈大。

北京,作为王城的历史就对城市视觉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走在北京任何地方,你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一种王者的霸气 ,帝王征服天下,北京征服帝王。征服自有征服的气象,皇家的金碧辉煌凸现了其王者风骨。它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800年建都史中,它已形成了和地域及气候特点适宜的灰色。灰色,也是北京的传统色,随着历史的变革和城市的发展,建筑物的色彩变化与时代气息相符合,充满生气与活力。

例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对中国传统民俗中的“福”文化及“吉祥物”观念做了深入挖掘和淋漓尽致的展现,具有浓郁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蕴涵和审美精神。福娃的视觉审美形象,选用特定的吉祥物形象来传达奥运精神及其主办国的文化魅力,在奥运会的历史上由来已久。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设计以鱼娃、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和京燕为原型,融汇而成五个活泼可爱的娃娃形象,分别取名为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五字连读谐音为“北京欢迎你”,其色彩与奥运五环一一对应。

福娃诸原型都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的文化蕴涵。尽管随着历史的推演,各原型的文化意义已发生消长变动,但其作为象征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吉祥物的涵义却为人们广泛而深入地接受。此种文化功能在众多中国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如饮食服饰(如鱼形纹饰、面鱼、面燕)、民居建筑(如建筑装饰)、岁时节令(如火把节、燕子节)、民间文学(与之有关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民间艺术(如剪纸、雕塑)、民间游乐(钓鱼、风筝、造型玩具)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并由此强化着诸民俗文化原型作为吉祥物的象征意义,使其植根于民众民族文化心理之中,成为一种民众生产和生活的集体无意识。

参考文献: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文化观念.

市培.中国城科会召开城市形象研讨会.

上一篇:小议城市生态园林规划与建设若干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垂直绿化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