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时间:2022-03-10 03:43:54

浅谈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

中图分类号:S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4)01-0308-01

摘要:介绍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提出了治疗措施,以期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奶牛 子宫内膜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一、病因

病原性细菌在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坏死杆菌、绿脓杆菌、生殖器杆菌、嗜血杆菌等,但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引起牛子宫内膜炎的细菌种类和各种细菌所占的比例不同[1]。感染途径:一是外源性感染,即病原微生物经阴道和子宫颈进入子宫内而感染。胎衣不下、难产、阴道和子宫脱出、产后子宫颈开张和外阴松弛,输精、助产时器械或手臂及母畜外消毒不严,阴道炎、子宫颈炎等都为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内创造了条件。其中胎衣不下和难产是引起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二是内源性感染,即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母牛分娩时产道损伤、产后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迅速繁殖或通过淋巴及血液进入子宫而表现出致病作用。饲养管理不当,日粮营养价值不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矿物质缺乏或不足,矿物质比例失调时,母牛的抗病力降低,容易发生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FSH、LH、P4和E2等分泌紊乱,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一个重要诱因[2]。

一是胎衣滞留。它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是人工授精过程操作不规范,如输精器械对子宫造成损伤、输精次数频繁;人工授精或阴道检查时输精器、牛外、人的手臂消毒不严致使病原体进入子宫内引起炎症。

三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均衡,催奶过度导致牛体营养失衡,抵抗力下降,子宫收缩乏力,子宫迟缓,产后恶露蓄积,不易排出,导致子宫炎发病率大大增高。

四是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引发奶牛子宫炎的主要原因。养牛户无严格的消毒制度,使环境致病菌增多,尤其是产房和牛舍卫生管理差为奶牛产后感染提供了条件。

五是兽医和饲养员在助产时消毒不严、助产不当,致使产道感染细菌;治疗胎衣不下、子宫脱、阴道脱、子宫颈炎等疾病消毒不彻底、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得当。

六是牛患其他疾病,如布氏杆菌病未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而继发子宫炎[2]。

二、诊断

在生产工作中,子宫内膜炎主要根据分娩史、阴道排出分泌物的性状及直肠和阴道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有条件还可以结合实验室病理组织学诊断[3]。奶牛的子宫内膜炎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隐性子宫内膜炎、子宫积水和子宫积脓。

三、治疗

一是冲洗子宫疗法。治疗原则是清洗子宫,消除炎症,通过抗生素等药剂的处理,达到子宫净化的目的,每天或隔天1次,每次反复冲洗直到回流液清亮为止。二是子宫内药物灌注疗法。子宫内药物灌注是在进行子宫冲洗后的善后治疗,在清除了子宫炎性分泌物的基础上,利用抗菌素、防腐剂等对子宫进行保护性治疗,起到抗炎、消毒、抗感染的作用,往往收到满意的效果。常用药物有:

①抗生素。土霉素与红霉素配合,土霉素与新霉素配合,青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

②碘制剂。对于慢性子宫内膜炎,可用鲁格尔氏液(5%复方碘溶液20mL加蒸馏水至500mL),5%碘酊注入子宫内20~50mL,对脓性和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有较好疗效。

③磺胺类。常用磺胺油悬混液,磺胺10~20g,石蜡油20~40mL,灌注子宫内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

④鱼石脂。10%鱼石脂液10~20mL,对坏死性、坏疽性子宫内膜炎疗效显著。三是激素配合治疗。在炎症得到缓解之后,在周期的第16~17天,给患牛注射乙烯雌酚20mg,其目的是使子宫上皮细胞增生,黏膜充血,宫肌蠕动加强,有利于行为的充分体现和子宫炎症的充分清除,然后再分别进行1次清洗和子宫灌注青霉素[4]。四是全身治疗。在子宫内膜炎和其他产后感染时,常需进行全身性的治疗,尤其是恶露明显化脓和子宫内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大剂量应用抗菌素,并配合强心、补液,纠正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和脓毒败血症,静脉注射5%~10%葡萄糖并补液,补充VC,肌注复合VB及钙制剂。

子宫灌注是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有效方法,但前提是要对病症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便对症治疗,合理用药。一是子宫灌注,要求无菌操作,不能把外部细菌带入宫腔,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二是子宫注药或冲洗时,要注意液体的量不要过大,一般一次用药的量以400mL为宜,最多不要超过500mL。三是为提高疗效,子宫灌注或子宫冲洗的液体应保持40~45℃的温度,温热的溶液能增强子宫的血液循环,改善生殖器官的代谢。

隐性子宫内膜炎、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患牛经过治疗一般都可以痊愈,恢复生殖能力。一旦子宫积水,生育能力很难恢复正常。慢性卡他脓性子宫内膜炎,受孕率极低,易造成胚胎发育不正常,妊娠中断。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往往不育。隐性和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经治疗是可以痊愈的,而且多数病例1个疗程即可受孕。卡他性脓性子宫内膜炎,治疗较为困难,往往需要2~3个甚至4个疗程,但仍有治愈的希望,不应过早放弃。对于子宫积脓中的宫颈闭锁型首选是切除子宫,这是最有效的方法。异物性或损伤、溃疡型子宫内膜炎虽经悉心治疗,但仍无痊愈可能。在收治此类病症时,应持谨慎态度。

参考文献:

[1]冷措吉,才秀加.奶牛子宫脓肿的诊治[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10):167.

[2]朱宪光,闫红霞,凤英,等.呼和浩特周边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2):65.

[3]殷丽霞,朱二勇,黄琰.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J].今日畜牧兽医,2008(10):52-53.

[4]王永,李云章.一例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10):118-119.

上一篇:浅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应注意的几点 下一篇:浅谈怎样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