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于数学兴趣小组的有效合作学习

时间:2022-03-10 12:26:57

论基于数学兴趣小组的有效合作学习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经过近年学习、观察,基于初中数学兴趣小组有效实施合作学习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兴趣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198-01

一、目前数学合作学习中的误区

1、课堂表面的热闹就是“合作学习”

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把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把没有一定思维深度问题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学生没有真正深入探究、参与讨论,不利于勤于思考习惯的养成,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是一种形式主义。

2、时间安排不恰当

在课堂实践中,一部分老师由于既想着教学进度,又想着要在课堂中实现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屁股一转就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未能形成一个有效搭配的整体,就急急开始讨论,学生其实根本就来不及思考,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的正当学生积极性正浓、劲头正足的时候,教师中断了学生的合作讨论。

3、教师课堂调控不够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简单地把同桌学生或前后学生分成小组,不关注合作小组中成员的搭配问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由讨论,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没有对学生的交流作指导,也没有时刻监控学生的交流活动。这样的合作学习,使得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费时多,成效微。

4、“合作学习”变成了教师与优等生的合作

在“合作学习”时,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是“主角”,优生是最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和“听众”。合作学习确实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学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他们往往扮演一种帮助的角色,而学困生就成了听众,他们往往越过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困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较少;同时在合作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容易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不自觉的成了陪衬。

5、没有合作价值的“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平台。然而,所要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合作需要的实质。才会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什么问题该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只有当个体遇到没有办法独立解决的问题或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存在分歧时,才会有强烈的与人合作的愿望,才会认真的倾听他人的见解。然而遗憾的是,有些数学课堂上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很有必要讨论的问题却不是很多。大多数讨论的问题,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需要合作的形式问题。合作学习只求形式,忽视了实质。

6、教师评价单一

教师的评价没有面向全体。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只夸小组的代言人,不关注程度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正向作用。教师往往只求问题的答案,不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只限定于标准答案,不接纳问题的多解性。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个体的发展。这也是实施合作学习的一个误区。

二、基于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的优势

1、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学生没有心理负担,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灵感会被激活,萌发出创新的胚芽。在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有助于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积累、升华和飞跃。

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兴趣小组顾名思义是将有着相同或相近的学习兴趣和爱好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共同合作学习。在同样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下,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学生与教师的交流都会显得更加有针对性,共同话题也会更为丰富更加有吸引力。在对共同知识的研究和学习、在对新知识不断追求的过程中,人和人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平等、互助、共进的关系。在信息多向沟通的同时,进行了情感的交流,为整个学习活动创设了和谐宽松的氛围,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和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活动中有利于促进信息的多向交流,提升课堂信息量,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兴趣小组的优势在于组员之间的合作学习,而这种合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组员之间对于信息处理时的分工和信息交流时的资源共享。此外,在分工与共享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同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将会大大提高。

三、基于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思想教育,引发内部动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号召学生学习杨乐、华罗庚等数学家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竞赛中如何正确对待个人荣誉与集体荣誉,如何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等。

2、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树立自信

教师应创设情境使学生全方位地“动”起来,并使同学感觉到“只要我努力一定能成功”。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使他们更乐于参加活动,更积极参加此活动。

3、渗透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拓宽了知识视野,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渗透集合的思想、对应的思想、统计的思想,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学生接触一些解答方法,如“假设法”、“图解法”、“穷举法”、“代数法”等可以使学生思维更灵活。学生如果逐步学会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既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参考文献:

[1] 郭 毅.基于初中数学兴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2010.(3).

上一篇: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怎样提高初中英语的词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