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护理体验

时间:2022-03-09 08:52:00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和护理体验

概述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中年最为常见。同时又是一种容易复发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迄今仍未完全阐明,目前多数人认为与致溃疡的攻击因素和黏膜的保护因素失去平衡有关。当攻击因素如胃酸、胃蛋白酶、反流的胆汁、某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酒精等增加或保护因素如黏液屏障、黏膜的修复功能及局部血液循环减弱,均可引起消化性溃疡;另外,个体神经和内分泌因素、遗传素质差异都可影响二者之间的平衡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生。近20年来,特别是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从人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之后,人们对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及药物治疗有了更新的认识(在胃溃疡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70%~90%,在十二指肠溃病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高达95%~100%),在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新型抗消化性溃疡药,提高了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可称之为溃疡历史上的一次“革命”。

检查及治疗

胃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首选的检查方法,胃镜检查不仅可以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直接观察、摄像,还可以在直视下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及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的准确性高于X线钡餐检查。本病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控制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预防和避免并发症。针对病因的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是近年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一大进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可分为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和保护胃黏膜药物两大类,主要起缓解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常与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配合使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以促进溃疡愈合,而且还可以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因此,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活动或静止、有无合并症,均应予以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穿孔是溃疡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的严重之处在于穿孔之后大量胃肠液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或细菌性腹膜炎以及中毒性休克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其症状为:腹痛,为突然发性腹痛,疼痛剧烈,多在上腹部和右上腹部,渐波及全腹,变动时疼痛加剧;患者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脉搏快、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胃穿孔后,胃内的气体和液体溢入腹腔,腹部X线透视,可见“膈下游离气体”,血液检查发现患者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升异常等。除溃疡病外,胃穿孔也常继发于胃肠道的肿瘤、炎症、外伤、伤寒等。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既往无明显溃疡病史,贫血、进行性消瘦、黑便史、临床症状与溃疡病穿孔相似,则应考虑胃癌急性穿孔。穿孔一旦确诊,大多须立即手术,特别像饱餐后的穿孔,常合并有弥漫性腹膜炎,需在6~12小时内进行急诊手术。

护理

休息:轻症者适当休息,可以参加比较轻松的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溃疡有活动、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应卧床休息1~2周。

心理护理:不良的心理因素可诱发和加重病情,而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因疼痛刺激或并发出血,易产生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使胃黏膜保护因素减弱,损害因素增加,使病情加重,故应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同时多与患者交谈,使患者对本病的诱发因素、疾病过程和治疗效果的大概了解,增强治疗信心,克服焦虑,消除紧张心理。

饮食护理:应选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便于促进胃黏膜修复和提高抵抗力。急性活动期应少食多餐,5~6餐/日,以牛奶、稀饭、面条等偏碱性食物为宜。少食多餐可以中和胃酸,减少胃饥饿性蠕动,同时可避免过饱所引起的胃窦部扩张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和穿孔。忌食辛辣、过冷、油炸、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要戒烟戒酒。

药物护理:嘱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可漏服。疗程要够。

疼痛护理:对于具有疼痛的患者,要及时了解其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时间等,向患者讲解发生疼痛的机制,让患者正确认识消化性溃疡的性质,同时积极帮助患者祛除加重或诱发疼痛的各种因素,减轻患者的痛苦。疼痛严重时,及时和医生联系判断有无穿孔,责任护士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

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诱发因素,告诉患者碱性食物和抑酸剂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空腹痛。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者尽可能停用,即使未用亦要告诫患者今后慎用,避免溃疡复发及消化道出血。对于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考虑使用氯吡格雷来替代阿司匹林。宣传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保健知识,规律生活与充分休息队溃疡愈合的重要性,如何进行长期饮食调节,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及其表现,应如何观察。定期复查的重要意义。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疼痛规律和特点,应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变化,腹痛部位、发作时间、性质,与饮食、气候、药物、情绪等的关系;同时应注意观察呕吐物、粪便的量、性状和颜色,一边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穿孔、梗阻、癌变等并发症。

并发症护理:患者如果出现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时,根据各自的护理措施进行急救护理和对症护理,必要时急诊手术,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参考文献

1刘爱英.食管癌术后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评价[J].实用护理杂志,1998,13(1):30.

2刘丽华,周惠娟,董自立.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25.

3谢琼,唐云风,安庆霞.全营养混合液配制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0):768.

上一篇:门诊处方持续改进机制探索 下一篇:基层农村已婚育龄妇女意外妊娠的常见原因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