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拳击项目体能教练培养的研究

时间:2022-03-09 11:10:38

对我国拳击项目体能教练培养的研究

摘 要:当代拳击运动的比拼,从外在上是运动员的竞赛,但其内在上可以说是教练员水平的竞争。

关键词:拳击; 教练员培养

中图分类号:G8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10-160-001

现今拳击项目的竞争已然不单单是运动员在赛场上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各方面的比拼,并且包括了科学技术、队伍管理、经济投入、教育水平等社会各个层面的综合性、多阶段的竞争,竞争级别不断提升,比赛场面更加复杂,难以预料,技战术能力要求更加精细,临场应变必须越加快速,社会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人气高涨,所以拳击教练员也不得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执教能力,来适应这些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当代拳击运动的比拼,从外在上是运动员的竞赛,但其内在上可以说是教练员水平的竞争。

一、体能教练职业的性质

体能教练是在体育项目发展到全新面目后出现的热门职业,当下人才的供不应求与教练员培养的乏力等问题极为突出,拳击项目也是如此,可是在拳击项目运动训练工作中,拳击体能教练的工作岗位已经成为实际,但事实上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的身份还是比较的复杂,人员在管理上也较为混乱,对从业者的专业认同感不强、从业人员不能感到职业价值等很多问题一一浮现。同时,在健身拳击领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因为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也伴随着资格难以认证,培训缺乏力度等情况。因此怎样确认拳击体能教练的资格问题是尽快打破一切阻碍,建立专业化的拳击体能教练培养制度的当务之急。

二、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内涵

专业化: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同时也是体现一个职业群体,它的专业性质和进程处于怎么样的层次。”那么自然的,当一个职业群体在经过有系统的教育之后,他们便具备工作应该拥有的专业的、有深度的知识和专业的工作能力,同时依据一定的行业标准进行工作等活动,并且可以解决各种问题,得到与之对应的报酬和社会认同,那么这个职业群体便可以称为专业性职业。

专业化培养:依据专业化职业应当需要从业者所具备的能力、素质和资格要求,运用一整套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令其能熟练操作所学的丰富知识和专业技艺,有能力去完成好专业化职业任务的培养方法。竞技体育职业化和全民健身产业化的发展催生了体能教练这个全新崛起的职业,当然拳击体能教练也不例外,它是体能教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在体育俱乐部、各级别专业队和健身馆中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职业群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体能训练人才在从业种类上可以归为体育教练,符合这个职业专业性的特征要求,体能教练这个职业除了对从业者的专业能力和各方面素质有较高的要求之外,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化训练和培养,才能达到这个职业要求体能教练的专门性培养,就需要针对体能教练在竞技体育、拳击训练、学校教育和民众健身锻炼领域的专业能力需求,依靠有关体育学专业,让从业者受到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教育与培养,令其掌握职业需要具备的丰富知识和专业能力,具有专业全面的从业素质,展现出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强化竞争力,成为一名称职的优秀体能训练工作人员的成长经历。

体能教练的专业化培养:依靠我国已有的教练员培养系统,着眼于现阶段体育专业化体能教练人才的紧缺,通过全面化、合理化、系统化的培育和训练,让非专业性体能教练员们熟练掌握和拥有体能训练需要具备的丰富知识、专业技能和全面素质。在体能教练人才熟练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推进体能教练向拥有高等教育素质的方向发展,令之最后到达“具备很有深度和特殊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成为其他职业从业者无可代替的专业人才。

三、体能教练专业化培养的必要性

那么这里的专业应该属于社会学范畴的概念。专业的英文是proffession,社会学中把一群人在通过专门的培训或教育后具备、掌握有深度的与特殊的丰富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且可以照着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操作,进一步解决在人生和社会上的问题,同时针对我国的体能训练教练员职业状况,前两个特点方面均已符合,体育运动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是不可忽略的事实,而教练员作为组织运动员训练首当其冲的一环,其作用显然是无法替代;并且伴随着需要训练对象的运动能力和竞技目标的不断升级,对于所有教练员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必须在专业理论和执教能力这两方面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在第三个特点上,我国的专业组织能力以及制度建设方面还远未完善。

总之,体能教练虽然还不能算是社会职业中的成熟产物,可是工作内容的专业性在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上的作用和价值已经被广泛的认同,建议体育、教育等各个有关部门多多关注体能教练的专业化进程,加大体能教练的职前教育、职后培养、资格认证以及人才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投入力度,让中国的体育在世界强国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http:///

[2]曹彧.加快建立体能教练队伍[N]中国体育报,2006年4月14日

[3]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4

上一篇:做一个快乐的科学老师 下一篇:超临界直流锅炉过热蒸汽动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