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初心

时间:2022-03-09 06:55:28

如果这本书仅仅提供了一套的沟通解决方案,那它和市面上汗牛充栋的讲沟通技巧、窍门的书就并无二致了。按照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在本书序言中的说法,“关键对话”暗含了佛教所称的“中观之道”。它可以改变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改变指的不是简单的“处理”,而是指创建一种全新意义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工作或是私人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对话时刻: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对话存在很高风险,双方的情绪又非常激烈。毫无疑问,如何对待这些时刻决定着你事业和个人生活的质量。作者把上述对话称之为“关键对话”。

本书的作者包括多年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学者和资深企业顾问。在一个研究课题中,作者在工作场合做了一项调查,让人们说出自己认为处理问题方面最能干的同事。25年中他们共调查了两万多人,发现有小部分人被反复提及。在随后的观察中,作者发现了这些高手之所以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不是因为他们的见解多么高明,而是掌握关键对话时有

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模式。

令人欣慰的是,这套行为模式并非生而知之,难以企及。作者经过多年研究,把对话高手的观察记录加以对比、检测假设、改善模型,直至提炼出那些最核心的能力技巧。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和技巧整合而成的可学习式的工具包。

在工具包的“术”之上,本书还有一以贯之的“道”。作者强调,首要原则是从“心”开始,即通过审视自己,时刻关注对话的真正目的。当发现自己陷入沉默或暴力状态时,暂停对话,再次明确自己的真正目的,问自己“我想为自己、对方和人际关系做些什么?” “如果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该怎么做?”在这个自我追询的过程中,我们能避免对话不知不觉陷入歧途,从而不断回归到最初的对话目的上来。

第二个反复强调的原则是在对话过程中始终注意维护安全感。这是一部真诚之作,作者似乎从未想过教授一些伪饰、欺诈、卖弄小聪明的方法摆平对方,完成任务。无论是建议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还是归纳“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四种有效的倾听技巧,最终都是确保对话能在坦率、健康、安全的氛围中进行下去。

首要原则其实是反求诸己,第二原则则是善待他人。我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在人际关系中如何修行的书吗?

就像所有的修行一样,技术性的细节虽然相对枯燥,却是极有价值的部分。本书也包含了大量场景对话的技术分析,它的分析细致到了每一个回合的对答——对比正确和错误对答的不同之处,详解其中的成败原因。第二版更加入了不少实例,让读者现身说法,讲述面对新类型的关键对话时,重新阅读、反复揣摩书中的原则方法,并有各自独特领悟的经历。这令人想起《宋史》中宗泽传授岳飞阵法的故事,岳飞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句话倒是很适合写在《关键对话》的扉页呢。(文 /王一州 制图/文耀)

上一篇:治愈系济州岛 下一篇:社论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