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主题歌和插曲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03-09 04:49:45

论电影主题歌和插曲的地位和作用

[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在当前人们的娱乐休闲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音乐的创作作为电影中一个重要的造型因素被电影创作者们愈加地重视起来,成为电影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叙事元素。在当前的电影创作中,音乐已经不仅仅对剧情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甚至可以帮助电影来渲染情绪,增加画面内涵,表达创作者的思想,促进情节的发展,调动观众的情绪,进而实现电影的艺术效果。作为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主题歌与插曲,在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两者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深入分析,进而为日后音乐创作提出一些创作思考。

[关键词]电影;视听艺术;主题歌;插曲;作用

自从有声电影出现之后,人们对于电影中的音乐元素逐渐重视起来,成为电影中不可替代的表达元素。音乐有着很强的对精神、情绪等方面的指示功能,并且在画面中可以成为某种提示,通过音乐形象来解释与扩充画面内容。当音乐造型进入到电影艺术创造中,能够与其他元素相结合,产生我们所谓的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效果,进而能够让观众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作为电影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主题歌与插曲,在电影进行的整个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创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表达出创作者的某种情感。这种功能与特征有着其他音乐的不可代替性,本文针对主题歌与插曲的地位与作用进行具体分析,能够被广大同仁有所借鉴。

一、电影主题歌与插曲的界定

电影的音乐主要包括配乐和歌曲两大部分,对于电影配乐一般分为主题音乐、场景音乐与背景音乐;而电影的歌曲一般包括有主题歌和插曲两大类。电影主题歌是电影歌曲中最为常见的音乐形式,一般是对电影的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对电影的主题能够对观众表达,是全部音乐的核心,也是整部电影的浓缩。电影的主题歌有歌词,这就使电影音乐有了具体的文学形象,能够将情感具体地传达给观众,撞击他们的心灵,也能够让观众更加容易接受,可以说在受众群体中有着较为宽泛的影响,也比较容易传唱。与出现在电影中的插曲不同,电影主题歌经常出现在电影的开头或者结尾,以独特的风格与精炼的情感塑造出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创造出浓郁的艺术氛围,表达出创作者的某种情感。主题歌从结构形式上来看,一般分为电影的单一主题歌、双主题歌与主题歌群等三种形式,在电影中,主题歌可以重复地出现,也可以根据电影内容的需要,在歌曲的伴奏与歌词上进行相应的变化处理。一般在电影单一的主题歌形式中,电影片头的主题歌与片尾的主题歌的应用最为广泛。

电影片头的主题歌就如同一个大型作品的前奏或者绪言,一般都是对电影内容进行主要概括。它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方式,将电影中丰富的思想与内涵融为一体,借助和谐的音乐效果与优美的节奏陶冶人的心灵,通过潜移默化的声音来持久深入地引领电影情节的发展,能够对电影的基调及深层次的情感定位进行前期的铺垫,让观众不知不觉进入到在当时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情境中。在众所周知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开头的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能够将人们拉入到特定的情境之中,也成为当前孩子们对母亲表达情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由此可见,在整部电影作品中,主题歌作为电影的领导者,是一种标志能够被观众最先记忆。

电影的片尾主题歌,顾名思义就是在电影的结尾出现的主题歌,它是电影中单一主题歌形式种类中除了电影片头出现的主题歌之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但是具体的功能却与电影片头的主题歌不同。在电影剧情全部展开之后,片尾的主题歌的任务就像大型作品的尾声与扩展补充一样,对于前面剧情内容的总结,并且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与感慨,拓展了电影的主题内涵,并且能够对结尾进行点题与开放式的艺术表现作用。例如在电影《归心似箭》中的主题歌《雁南飞》,就是一首能够给观众带来意犹未尽的感觉的经典片尾主题歌。

插曲是在电影中一些特点的场景中,针对一些具体情节的内容而创作的,对某种事物或者特点的情感进行描述,进而抒发出特定的情感与情绪,或者能够表现出人物特定情绪的歌曲。插曲能够与电影的剧情联系紧密,一般主要表达出电影中人物的情感,侧面烘托气氛,推动电影情节的戏剧性地发展,并且能够成为转场与闪回的重要工具。在电影中,插曲与主题歌一样有着较大的轰动效应。在电影中,插曲一般表现形式分为两种,主观和客观。例如当表现人物心情的时候,画面中显示的人物唱的歌曲,并且较为客观,能够直接表达出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当作为电影中的局外人的一种评价时,一般较为主观。通过主观声音来播放的插曲,也能够较为直接地抒感,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客观的演唱歌曲更加能够有着浓厚的主观评论意识。比如在电影《红楼梦》中,由于电影中人物关系较为复杂,在其中的插曲也众多,但是每个插曲都能够十分完整地刻画出人物形象,符合电影情节的发展。例如众所周知的《葬花吟》一曲,就能够体现出林黛玉孤独无依无靠的遭遇,也体现出林黛玉个人的感情世界中如同落败的花朵一样凋零,能够引起观众们的怜悯与感叹。又如《聪明累》一曲,以讽刺辛辣的语气阐述王熙凤的生平,从叱咤风云直到草席裹尸,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王熙凤那悲惨的境地。

二、电影中主题歌与插曲的主要作用

(一)渲染功能

电影中的歌曲有着渲染气氛的功能,能够为电影营造独特的气氛,进而深化观众的视觉效果。在电影中的歌曲能够发挥渲染气氛的作用过程中,不会着重描绘景物,也不会对电影中的人物情感与创作者的主观态度及评价。通过渲染气氛电影歌曲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对画面内容进行解释,或者扩展电影对观众的视觉感受,让观众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然而这种气氛对于音乐与画面来说,是具体而抽象的,而歌曲能够将这种难以琢磨与形容的情感色彩通过歌曲来表达出来,进而让画面形象更加生动与动人。对于电影中主题歌与插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情节性

在我们平时的歌曲中一般不会体现出具体场景的情感渲染,即使有着这种作用,也表现得模糊和不确定。而在电影中,随着画面的开展,能够给电影中的歌曲贯穿了情节性,这时候歌曲与故事内容能够紧密联系,进而达到渲染画面气氛。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对电影中的歌曲有着这样的形容,“音乐能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于是音乐,成为了一种特殊提示,提示着观众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时代的影片。”可以说,从开篇主题歌开始,就起了开场白的作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在电影《圣诞夜惊魂》中,从具有浓郁圣诞气息的歌曲中,能够直接给观众交代了影片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并且通过连唱的方式将电影中的主人公也一一交代了出来,不但给人直接利落的感觉,还能够增强了影片的欣赏性。在这部电影中,歌曲能够很好地渲染着电影的内容,调节电影气氛,增强电影画面中的视觉形象与情绪节奏。

上一篇:电影《云水谣》融合音乐的感染力分析 下一篇:钢琴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