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骨囊肿手术临床体会(附36例报告)

时间:2022-03-08 01:58:26

甲状舌骨囊肿手术临床体会(附36例报告)

【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舌骨囊肿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3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应用经验。结果: 36例甲状舌骨囊肿,经1年随访,除3例复发,需二次手术,其余33例均未发现囊肿复发。结论: 手术是治疗甲状舌骨囊肿的确切有效方法。

【关键词】甲状舌骨囊肿;手术

【中图分类号】R781.5+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101-01甲状舌骨囊肿为胎儿发育过程中甲状舌骨退化不全,在颈前区正中线上形成的先天行囊肿,多见于青少年,男女均可发生。甲状舌骨囊肿位于颈前正中线上舌骨与甲状软骨之间,发育期出现肿块,一般无名显自觉症状[1]。如发生感染,则有红肿痛热,溃破后易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分泌白色粘液样物质。我院从2000年-2012年,共为3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年龄16-55岁,男性21例,占58%;女性15例,占42%。甲状舌骨囊肿伴有瘘管形成者17例,占47%。

1.2 手术治疗: 术前行B超或X线碘油造影检查,明确囊肿大小、范围及位置。步骤:1患者仰卧,肩下垫枕,头后仰;2切口:在囊肿最隆起处,顺皮纹做横切口,如有瘘管则围绕瘘口做横梭形切口,分离上、下皮片;3暴露囊肿及分离瘘管:纵行分离胸舌骨肌,暴露出囊肿包膜。为确定瘘管的行程及深度,由瘘管口或囊肿内注入美蓝,以组织钳抓住囊肿或瘘管的皮肤开口向舌骨方向分离,术中应注意不要伤及喉上神经及血管;4切除舌骨中部:分离至舌骨体时,仔细检查管道盲端是否止于此处,若止于此处则将瘘管与囊肿一并切除。若管道绕舌骨上升,则应在舌骨中线两侧各0.7-1cm处切断,去除1.5-2cm长的舌骨。沿中线剪开舌骨舌肌,顺瘘管向舌体深部分离至舌根。此时食指伸入口内将舌根盲孔推向前下,在手术野后方可见一突起点,此是瘘管的终点,将瘘管剪除,以肠线缝合舌盲孔处缺损;5逐层缝合切口,并置橡皮引流条;6术后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2结果

36例甲状舌骨囊肿患者经1年回访,33例无复发(92%),3例出现囊肿复发(8%),其中1例手术后4天,在手术切口处有淡黄色粘稠液体流出。3例复发患者行二次手术后,未再次复发。

3讨论

甲状腺舌骨囊肿是胚胎期的甲状舌管退化不全而形成的先天囊肿,通常位于颈部中线、舌骨下,呈圆形,直径约2-3cm,表面光滑无压痛。检查时囊肿固定,不能向上及左右推移,但吞咽或伸舌时肿块向上移动为其特征。较小的囊肿可扪到一条索带连接舌骨。在青春期,由于囊内分泌物滁留或并发感染,囊肿可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可向上延伸,紧贴舌骨前后或穿过舌骨直达盲孔,由瘘口经常排出半透明粘液,经过一段时间后,瘘管可暂时愈合结痂,不久又因分泌物滁留而破溃,这样时发时愈,在瘘口上方可扪及一条向舌骨方向潜行的索带组织[2]。

瘘管或囊肿X线碘油造影有助于明确诊断。但应与鳃裂囊肿、皮样囊肿及异位甲状腺相鉴别。多见于小儿和青年。颈前舌骨平面下有圆形肿块,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囊性感,皮肤无粘连,随吞咽上下移动。沿舌骨方向可触及索状物,张口伸舌时可觉肿块回缩上提。囊肿继发感染时,局部红肿触痛,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粘液性分泌物,常含柱状和鳞状上皮细胞。

防止复发关键:是将囊肿或瘘管全部切除,必须将囊肿或瘘管连同舌骨中段完整切除,并切除舌骨上方与其相邻的肌肉,直达舌根盲孔,方能保证不再复发。创面较深的病人,手术后床边应备消毒拆线器械。术后每日做2次或3次口腔卫生处理。引流橡皮片可在术后24至48h去除。口底部水肿或血肿压迫可引起呼吸困难,有严重呼吸道阻塞者应及时做气管切开术。

参考文献

[1]苏文泰,王聪,王红.甲状舌管囊肿和瘘术后复发的探讨(J).口腔医学,1996年02期.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8-239.

上一篇: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 下一篇:血液透析病人运用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