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范文

时间:2023-05-26 11:34:39 版权声明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1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4-191-02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又称肉芽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和De Quervain’s甲状腺炎,是一种自限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性疾病,是甲状腺炎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为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埃可病毒等。随着HLA与疾病关联的研究,有报道亚甲炎与HLA-B35亦相关。亚甲炎好发于30~50岁成人,好发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3,起病前数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该病有自限性,但也容易复发,及时给与正确的诊、治及综合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可以有效预防复发。现将我院2010年6月~2010年10月收治的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0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2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1周~1月不等。既往均无甲状腺疾病病史。

2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不适、疼痛,并向下颌、耳后、枕部放射,伴发热、心慌、怕热、多汗、乏力等症状。甲状腺单侧或双侧肿大,或可触及结节,质硬或韧,触痛。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多数患者血清T3、T4增高,TSH下降,甲状腺摄取131I率降低。

1.2 临床治疗

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以内科非手术治疗为主,不是手术适应症,除非合并恶性病变。急性期的治疗主要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目的。轻型患者仅需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甲状腺肿大、疼痛明显的中重型患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因为糖皮质激素可以非特异性地抑制炎性过程。《中国甲状腺疾病防治指南》明确规定,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疼痛剧烈、体温持续显著升高、水杨酸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无效者。药物宜首先选择强的松,剂量为20~40mg/日,维持1~2周,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8周以上。应避免过快减量或过早停药,否则易复发,复发后给予泼尼松治疗仍有效。甲亢期给与β-受体阻滞剂控制症状,一般不用抗甲亢药治疗,因为此期是暂时的,是由于甲状腺滤泡破坏导致T3、T4漏出,而不是由于合成和分泌增多所致。伴甲减症状轻者无需处理,较重时可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1.3 结果

住院期间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甲状腺肿大逐渐缩小,好转出院。随访5个月,19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沉、血清T3、T4及甲状腺摄取131I率均正常。期间有1例患者因未定时复查、减药过早而使病情反复,目前仍在治疗中。

2 临床护理

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个体化综合护理。

2.1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亚急性甲状腺炎虽然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甲状腺炎性疾病,但大多数患者对该病不了解,甚至有错误理解,加之有明显的症状,往往认为自己得了很严重且难以治愈的疾病,精神心理压力大,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情绪紧张可加重躯体疾病,这对控制病情极其预后极其不利。因此向患者进行该病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通过讲解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使患者对该病有所了解,正确认识该病,更好地配合治疗并学会注意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常有情绪的变化。且本病如果疗程不够病情容易反复,因此需要有较长的服药史,患者不易坚持,容易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患者要诚恳、和蔼,耐心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掌握其心理状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信心,保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2.2 一般护理

2.2.1 饮食护理

亚甲炎甲亢期由于T3、T4分泌高,表现为高代谢症状,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宜饮食清淡,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B族维生素饮食,禁服含碘高的食物等。忌食刺激、辛辣及油腻的食物。甲减期除忌碘外,忌食寒凉、生冷的食物,宜食含维生素高的新鲜水果、蔬菜。

2.2.2 适量运动,注意休息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适量运动,避免过劳,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多饮水,预防感冒,这样才能调整神经内分泌系统,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注意不要触摸肿大的甲状腺,减少刺激,减少损伤。

2.2.3 服药的护理

轻型患者仅需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即能缓解症状;而甲状腺肿大、疼痛明显的中重型患者需给予糖皮质激素。使用该药前要排除禁忌症,同时要提前告知患者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如:高血压、高血糖、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满月脸、水肿、加重感染等,使患者对该药有一定的了解,合理正确使用,消除恐惧抵抗情绪。糖皮质激素治疗本病疗效确切,但疗程要足,减药要慢,如果减量过快易出现病情反复,因此治疗中需告诉患者遵医嘱按疗程规律服药、规则减药以避免复发,从而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心理负担。

2.2.4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本病的自然病程有甲亢期、过渡期、甲减期和恢复期,但分期并不明显,个别甲状腺严重破坏者发展为永久性甲减。因此在整个病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心率、血压)、饮食及情绪等的变化,随时向医生汇报,从而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注意观察治疗效果:颈部疼痛是否缓解,甲状腺是否缩小,实验室检查是否恢复正常。

2.2.5 出院指导

亚甲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较好,但容易复发,复发的诱因一般为病毒感染。有临床资料显示每年流感过后,亚甲炎病人就会随之增多。因此预防亚甲炎复发除治疗时足剂量、足疗程,避免过快减量或过早停药外,最重要的是要注意预防感冒,预防上呼吸道再感染及咽炎,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治疗过程病情反复、加重或新病灶的出现。所以须向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强调预防感冒的重要性,防止复发。

3 讨论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2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地塞米松;局部注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8.152

桥本甲状腺炎是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的疾病, 轻者患者仅有颈部不适, 严重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或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 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对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如何预防及治疗变得尤其重要, 可以改善病情预后,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桥本甲状腺炎目前认为除了与遗传、环境、性别、精神因素有关外, 主要认为与免疫因素相关, 且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类似的免疫制剂, 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免疫系统最直接和有效的抑制作用, 且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因此, 推测其也可以对于桥本甲状腺炎起到治疗的作用, 本实验主要采取激素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为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以预防或减少桥本导致甲亢及甲减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12月门诊收治的因颈部不适或者咽部不适就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68例, 其中男24例, 女44例, 年龄20~62岁, 平均年龄(42.0±9.5)岁, 所有患者化验均显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 其中TPO-Ab化验结果在400~1164 IU/ml(参考值0~9 IU/ml), 平均(732.0±144.5)IU/ml;Tg-Ab化验结果在235~899 IU/ml(参考值0~4 IU/ml), 平均(534.0±122.6)IU/ml, 血清游离T3(FT3)、游离T4(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甲状腺肿大, 患者间断表现咽部不适或有颈部压迫感;部分患者颈部有轻度痛疼, 无心悸、多汗、饥饿多食等。排除其他的与甲状腺相关的免疫性疾病, 且所有患者均未用其他的免疫抑制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4例。实验组男7例, 女27例;对照组男13例, 女21例。两组患者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实验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用5 ml注射器于甲状腺触诊质地略硬处局部注射, 2次/周, 4周后改为1次/周;对照组未予任何处置。所有患者均建议禁碘饮食, 所有患者均8周化验甲状腺功能, 观察激素的副作用, 如肝肾功能异常、血白细胞减少、骨质疏松、失眠、局部出血、体重增加等。停药8周再次化验甲状腺功能及临床症状是否再次出现, 观察用药后的复发率。

1. 2. 1 标本采集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肘部静脉血5 ml及8 ml, 静置待血清分离, 300 r/min离心10 min, 于-70℃冰箱保存, 统一化验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钙及血常规。

1. 2. 2 化验方法 甲状腺功能检测采用甲状腺功能测定试剂盒和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CLIA)检测, 测定法方为直接化学发光法;肝功能、肾功能、血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600-020, 测定方法采用酶法;血常规化验采用血液分析仪BC6800检测。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停药后颈部不适消失比例、复发情况, 观察实验组药物副作用。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 1 症状改善情况 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用药8周后TPO-Ab及Tg-Ab均有明显下降, 但实验组下降更明显(P

2. 2 停药后颈部不适消失比例 实验组31例在治疗3~4周左右颈部不适消失, 占91.2%;对照组12例在6~8周左右颈部不适消失, 占3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停药后复发 停药后实验组1例6周时复发, 占3.2%;对照组10例复发, 占8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4 药物副作用 实验组无局部出血、失眠、体重增加, 化验肾功能正常, 无血白细胞减少、骨质疏松、血钙降低等副作用;2例肝功轻度异常, 考虑与患者脂肪肝有关, 护肝治疗后未反复;1例患者注射后出现颈部疼痛加重, 3 d后消失。

3 讨论

桥本甲状腺炎近年来因发病率逐渐增加而备受关注, 我国目前发病率占甲状腺疾病的3%左右, 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部分以甲状腺轻至中度增大, 质地变硬为临床特征, 病程较长者可以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情绪等因素相关, 还与遗传及免疫因素相关, 主要由免疫性因素导致, 常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疾病,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1型糖尿病、干燥综合征、慢性活动性肝炎等。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免疫系统最直接和有效的抑制药物, 可抑制淋巴细胞中DNA及蛋白质的合成, 减轻甲状腺内免疫反应, 从而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水平。传统免疫抑制疗法均是糖皮质类激素口服治疗[1], 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不仅疗程长、副作用大, 易导致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相关并发症, 且长期服用依从性差, 停药后易复发, 患者不易接受, 依从性较差。目前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桥本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发病均与免疫反应有关, 该实验主要采取激素局部注射治疗桥本甲状腺炎, 避免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提高患者依从性, 对桥本甲状腺炎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

甲状腺内局部注射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3-5], 局部抑制甲状腺内的免疫反应, 缩小肿大的甲状腺[6]。目前甲状腺内局部注射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桥本甲状腺炎与亚急性甲状腺炎有类似的发病机制, 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 诱导淋巴细胞及巨细胞的凋亡, 减轻局部免疫反应, 该项实验中, 局部甲状腺内地塞米松注射治疗, 实验组及对照组抗体滴度下降明显, 且实验组停药8周复发率低。且该治疗方法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使肿大的甲状腺缩小, 治疗副作用小, 治疗过程中安全性高, 停药后观察8周复发率低, 减轻患者痛苦, 该项实验证实甲状腺内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 实用内科学.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7:71-83.

[2] 顾明君, 吴文雅, 方瑾, 等. 甲状腺素及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伴亚临床甲减的桥本甲状腺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 25(9):977-980.

[3] 蒋琳, 刘超. 甲状腺疾病局部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 25(9):851-853.

[4] 秦霞. 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2(30):189-190.

[5] 马中书, 邱明才. 糖皮质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治疗中的选择及应用.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2):113-115.

[6] 陆福履, 王胜军, 许化溪, 等. 地塞米松治疗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研究. 上海免疫学杂志, 1998, 18(1):41-45.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3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护理;甲状腺机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心理干预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持续甲减发生率一般

1一般护理

1.1发热的护理 让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做好记录,当体温过高时(38.4℃以上),给予物理降温和解热镇痛药,1 h后测量体温并记录,供医生参考,对于体弱患者,不能骤然退烧,以防虚脱,若患者发生手脚冰凉、脉搏细弱、呼吸急促时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鼓励患者多饮水。嘱饭后漱口,防止食物残渣发酵引起口腔感染。

1.2颈前区疼痛的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听取患者的主诉,表示理解患者痛苦,并告知患者颈前区疼痛为此疾病的常见表现,加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并叮嘱患者不要按压颈部疼痛部位。关闭窗帘,注意控制探视时间,保持病房避光、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2亚急性甲状腺炎不同时期的护理

2.1早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早期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破坏,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机体全身代谢增加,出现甲亢表现:心慌、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情绪激动等。此时护理应该注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三高饮食"以及含钾钙丰富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告知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能量消耗,尽量避免食用紫菜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以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轻甲亢症状。

2.2中期 亚急性甲状腺炎中期炎症逐渐控制,甲状腺组织破坏情况缓解,少量甲状腺激素进入外周循环,甲亢症状缓解,但一些患者由于受损的甲状腺细胞功能尚未恢复,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因此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表现为心动过缓、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等[3]。此期护理要注意:给患者提供低热、低脂、低钠的"三低"饮食和高维生素和蛋白丰富的食物,尽量少食多餐,忌烟酒、油煎和辛辣刺激性食物;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患者每日定时排便,必要时给予软便剂。安排适度的运动,每天饮入充足的水分。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减少不良刺激,同时甲减急性期要卧床休息,避免创伤和感染。

2.3恢复期 此期患者症状好转,甲状腺肿大及结节逐渐消失。如治疗及时,甲状腺功能可完全恢复,转归为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占极少数,病情缓解后,尚有复发可能,此期护士应指导患者正规化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增强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并定期复诊。

3用药护理

用药前需明确疾病的分期和转归,严格遵医嘱用药,叮嘱患者按时复诊检查和调整用药,观察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以避免发生甲减和其他并发症。

3.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患者遵医嘱按时服药,剂量要正确,一般饭后服用,以免刺激胃肠道,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需要时定期监测血糖血电解质和大便有无潜血,有无骨质疏松。

3.2解热镇痛药 一般发热、疼痛时服用,遵医嘱用药,告知患者用药期间注意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同时尽量避免空腹服药。

3.3肾上腺受体拮抗剂 注意监测心率,心律,防止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长期服用时可影响脂质代谢,并可导致低血压,因此需要监测血压血脂的变化。

4心理护理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一般均存在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①是由于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缺乏相关方面的知识,②本病本身伴随的甲状腺机能亢进也易导致患者致局促不安的情绪[4]。严重时甚至出现患者反复向医护人员和周围其他患者咨询与疾病相关的信息,表现出患者心理压力大,对疾病的预后缺乏信心,因此,护理时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使之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亚急性甲状腺炎为甲状腺炎中常见的病种,病程中既有发热、颈部疼痛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相关特殊症状[5],提示医护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特殊的护理,同时,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不同阶段也有着不同的护理要求,尤其是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引起的患者恐慌、不安,又给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病情和心理变化,及时给予贴心的关怀护理,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Fatotaechi V, Anisgenwski JP, Fatouvcchi GZ. Clinical features and out-come of subacute thyroiditis in an incidence cohort,olmstedcounthymin-nesotastudy[J].J Chin Endoerinol Metal,2OO3,88(6):2100-2105.

[2]杨东亮,刘艳.亚急性甲状腺炎3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91.

[3]刘阳.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14):93-94.

[4]王晓林,郭强.放射性131 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10):20.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4

关键词: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诊断;外科治疗

桥本氏甲状腺炎(HT),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初于1912年被首次报道,是甲状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炎性病症[1]。该病的发病率约为3%~4%,其中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倍。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有关该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式,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日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中,男16例,女64例,年龄平均45.3岁,病史2w~12年,平均5.4年。患者因颈部疼痛或不适就诊,其中14例伴有吞咽不适,8例伴有甲亢症状,4例伴有声音嘶哑。经体检:甲状腺单双侧不规则肿块者56例,双侧弥漫性肿大12例。全部患者无甲状腺手术史。

1.2术前检查 有44例患者行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检查,其中有22例患者正常,8例患者FT3、FT4升高、4例FT4升高,10例FT4降低,TSH升高者6例,降低者6例。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检查14例,其中8例阳性;彩超检查70例,显示甲状腺腺体分布不均,存在结节性病灶50例,低弥漫性回声18例,峡部增厚14例;经细针穿刺检查44例,提示HT有14例,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合并甲状腺瘤2例;甲状腺瘤1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细胞不典型性增生2例。经过术前诊断,HT 14例,其中,4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合并甲状腺瘤;甲状腺瘤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疑是甲状腺癌12例,甲亢10例。

1.3手术治疗 80例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40例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或者次全切除,16例双侧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10例单侧全切,14例单侧全切+对侧次全切。

2 结果

术中有24例行快速病理检查,20例提示为HT或合并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80例患者术后全部病理检查结果均为HT或HT合并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其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甲状腺瘤10例,甲状腺癌6例,甲亢4例。术前诊断率仅为17.5%(14/80)。术后根据患者血清FT3、FT4及TSH水平进行甲状腺制剂治疗,6个月后停药,1w后随访,发现有12例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用甲状腺素进行治疗,之后平均6个月回访1次,检测FT3、FT4及TSH水平以便随时调整,视情况用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本组患者随访时间为5年,其中有3例失访,1例复发,经再次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后得到控制。

3 讨论

3.1HT概述 桥本氏甲状腺炎多发于年龄为30~50岁的中年妇女,且发病较为隐匿,病程漫长,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触感较硬,或甲状腺表面呈高低不平的结节,发病早期可有早、中期的甲亢症状,晚期症状多为甲状腺功能衰减[2]。该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和自身免疫和遗传等因素相关。近年来,研究者发现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在甲状腺疾病中处于第二位。且有报道称HT合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达30%[4],甚至有学者视HT为癌症前兆。

3.2诊断 桥本氏甲状腺炎发病时常伴有其他甲状腺疾病,本研究中,28例伴有其他病灶,占35.0%(28/80),临床诊断的误诊率较高[5]。在本研究中,诊断率仅为17.5%(14/80)。分析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首先,该病的典型特征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常伴有结节状甲状腺肿块,常被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瘤,外科医师往往针对后者的诊断直接进行手术。其次,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如检查甲状腺功能时常忽略对甲状腺自身抗体的检查。此外,某些辅助检查同样缺乏特异性,如超生检查难以将该病同其他甲状腺疾病鉴别开。同时,TGAb和TPOAb值的升高并不一定是持续的,可能仅出现于疾病发生的某个特殊阶段,此外,Graves病、甲功低下和甲状腺癌等病也可能会出现TGAb和TPOAb升高的情况,甚至某些正常人也为阳性。因此,我们应遵循综合诊断的原则,方可提高诊断率。

外科在术前诊断时,我们应注重以下信息有助于对疾病的确诊:①典型的HT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甲状腺弥散肿大,触摸有硬感,犹如橡胶状;②虽然大多数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血清中TPOAb和TGAb的水平升高,但不能将此作为唯一诊断标准,对于该检查呈阴性者,可再行细针穿刺检验;③超声检测时,HT常表现为回声呈弥散性减弱,并可提示结节所处位置及大小和淋巴结的情况;④加强诊治医生对该病的认识,在询问患者及基本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多项目综合检查可有效帮助确诊。

3.3治疗 单纯HT的治疗理论上应采取内科疗法,因为贸然的手术切除会造成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但是大多数的HT往往术前诊断较为困难且常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存在,因此,进行早期外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有结节性肿块者,应行部分甲状腺切除及峡部切除;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瘤者应根据肿块实际大小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术中发现有部分病变肿块和正常甲状腺组织间无明显界限,本组中有10例行单侧全切;合并甲状腺癌患者行单侧全切+对侧次全切除术;对于已明确为HT且合并其他病变者,若术中发现峡部增厚显著者,应该将峡部切除,以缓解HT对气管产生的压迫。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在切除病变区时都应尽量避免切除正常组织,本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弱,用甲状腺素进行治疗。对于其他患者,应建立定期随访,检测FT3、FT4及TSH水平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复发。

参考文献:

[1]张平,张大林,王志宏.桥本氏甲状腺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42(12):1102-1104.

[2]蒋圣早,陈涛,周博.桥本甲状腺炎34例诊断与手术治疗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2007,4(3):249-250.

[3]孙辉,付言涛,续哲莉,等.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的回顾性分析-附100例报告[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06,21(5):314-316.

[4]Kebebew E,Treseler PA,Ituarte PH,Clark OH.Coexisting 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 and papillary thyroid cancer revisited[J].World J Surg,2001,25(5):632-637.

[5]李中信,于滨,杨运涛,等.桥本氏病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8(2):160.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5

[关键词] 硒酵母;糖尿病;桥本甲状腺炎

[中图分类号] R587.1;5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a)-007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ashimoto thyroiditis on diabetic with selenium yeast. Methods Selected October October 2012 to 2015 Central Hospital of Changchun cadres Second Medical District wer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Hashimoto's thyroiditis 206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Jia Yue, hypoglycemic and supportive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given selenium yeast tablet treatment) each of the 103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4.2%,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4.9%, the 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71.8%,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was 20.4% (P < 0.05). Conclusion Selenium yeast in treat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Hashimoto's thyroid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Selenium yeast;Diabetes;Hashimoto's thyroiditis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以高血糖为特征,我国约有1.39亿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1.6% [1]。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的高发年龄段为年轻人;2型的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桥本甲状腺炎又名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是甲状腺炎中常见的类型,患病率约为1.6%,高发年龄段为30~50岁,女性和男性比例为20:1[2]。糖尿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减退而出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突眼、眼睛干涩等,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影响。为了探讨硒酵母治疗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将2012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206例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长春市中心医院干部二疗区收治的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20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3例,男20例,女83例;年龄(25~65)岁,平均(43.2±2.4)岁。观察组103例,男22例,女81例;年龄29~64岁,平均(44.5±2.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的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的诊断[3]。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各种资料均经患者同意,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优甲乐、降糖等支持及对症治疗,优甲乐(50 ug×25片×4板/盒,批准文号:H20100523,Merck KGaA,产品批号:101006),用法用量:口服,最初25~50 μg/d,最大量不超过100 μg,每隔2~4周增加25~50 μg,直至控制病情为止。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硒酵母片治疗,硒酵母片(又名西维尔,50 ug*50片/瓶,国药准字H10940161,产品批号:120417),用法用量:口服,50~200 ug/次,2次/d。治疗12周。

1.3 观察项目

比较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评定标准[4],显效:B超显示正常,症状消失;有效:B超显示明显改善,症状消失;无效:B超显示无好转,症状未改善。

1.5 统计方法

用SPSS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8%(P

2.2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有3例出现头痛,2例失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对照组有9例出现头痛,8例失眠,4例心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的终身性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主,糖尿病的发病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遗传、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饮食等关系密切,研究显示[5-6],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胰岛细胞抗体等,可以直接损伤分泌胰岛素的B细胞而出现高血糖。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父母都为糖尿病,子女患病率是正常人的15~20倍。桥本甲状腺炎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是Hashimoto在1912年首先发现的,约占甲状腺疾病的7.3%~20.5%[7]。桥本甲状腺炎可分为桥本甲亢、假性甲亢、突眼型、类亚急性甲状腺炎型、青少年型、纤维化型、伴甲状腺腺瘤或癌、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8种类型,桥本甲状腺炎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呈对称性,约10%~20%患者咽部可伴有压迫感,后期可发展为甲减。糖尿病可以导致代谢功能发生紊乱,直接或间接通过下丘脑-垂体-细胞T3受体等影响甲状腺的功能,高血糖状态使TH水平和活性降低,甲状腺对TSH的反应性降低而影响TH合成,桥本甲状腺炎可以加速胰岛素的降解,扰乱β细胞功能,加重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对患者恢复健康意义重大。

硒酵母是机态硒制剂,可以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的活性,调整细胞的代谢,消除自由基,增加血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等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从研究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P

综上所述,硒酵母治疗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青平.硒酵母治疗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2(11):7.

[2] 秦立刚.硒酵母联合优甲乐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4):23.

[3] 王静飞.硒酵母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2型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6,7(1):45.

[4] 崔翰博.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9(6):5.

[5] 侯冬青.儿童青少年肥胖与成年后糖尿病的关联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6,3(1):25.

[6] 王超.硒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1(20):7.

[7] 钟欣婵.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3(2):8.

[8] 邵珊.硒酵母治疗糖尿病伴桥本甲状腺炎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7(2):16.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6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诊断;治疗;临床;探讨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08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068-01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是一种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多见于中年女性。发病率受年龄、性别、地区和检查方法等许多因素影响,有报道称50岁以上人群中50%有甲状腺结节,80岁以上人群中有80%的女性和65%的男性患有甲状腺结节,在16岁前接受头颈部放射治疗者发病率高达38.4%。[1]甲状腺结节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炎症、甲状腺损伤和肿瘤,甚至甲状腺退行性变中。可以是单个结节,也可呈多发性。极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恶性者约占1%一4%,但单个结节的癌发生率较多结节者为高。随着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的日趋上升和人群摄碘量的增加,尤其是近年来定期体检以及CT和超声显像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广泛应用,结节的检出率也日益提高。现就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病人168例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中,男性36例,女性132例,患者年龄在1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8岁。病程为2周~17年,平均病程为9.6月,患者中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23例,甲状腺癌者9例,甲状腺炎者7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者16例。

2.诊断

2.1症状与体征。具有明显的甲状腺局部疼痛伴发热者98例,甲状腺部位明显肿大者76例,结节质地较坚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者16例,心悸者36例,怕热多汗者38例,体重明显减轻者19例。

2.2实验室检查。T3、T4水平明显增高伴有TSH减低者96例,T3、T4水平降低者54例,无明显变化者18例;甲状腺细针抽吸检查阳性者138例。

2.3辅助检查。彩超超检查显示甲状腺结节实性变者32例,其中单个实性结节者19例,囊性结节者106例,囊实混合结节者30例;CT检查显示甲状腺密度均匀、边缘清楚的囊性病变者97例,显示孤立性低密度结节,均匀、边缘清楚,增强后呈均匀性强化者38例,显示甲状腺内有结节状或肿块低密度病变,[2]边缘不清或分叶,密度不均匀,侵犯或压迫周围组织,并发生钙化者8例。

3.治疗

本组168例患者中,其中7例甲状腺炎患者服用甲状腺素片治疗,其余161例均行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局限于一侧的患者,行患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甲状腺结节两侧均有发生者,行甲状腺全切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前已确诊为甲状腺癌的9例患者均加行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常规护理,并预防和治疗相关并发症。

4.结果

7例服用甲状腺素片的甲状腺炎患者经过服用药物1年左右,肿物已消失;161例经手术治疗患者已治愈出院,其中确诊为良性结节者152例,恶性病变者9例,目前均无复发。

5.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组织内的局限性肿胀,其数目可为单发,也可为两个以上的多发性结节,体检可们及,隐匿性结节不能们及但可由彩超检出。病理诊断以甲状腺瘤或囊性变最多,其次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为甲状腺癌,最少见为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结节病变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本组中男女比例约为1:4。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常见的是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囊肿、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癌等,甲状腺结核和硬化性甲状腺炎较少见。部分结节可具有自主功能,或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不同性质的结节其处理原则不同。因此,判断结节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以免造成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结节性质有各种各样,在临床上区别结节为良性或恶性时相当困难。由于癌的病发数在单个结节性甲状腺肿远比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为高,有人主张凡是单个结节,应一概作预防性手术切除,以避免遗漏或延迟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也有相反的意见,认为既然良性结节远比恶性结节为多见,应当先给予抑制量的甲状腺干制剂治疗,经过若干时间,如结节不明显缩小或继续长大者,则作手术切除。笔者认为这样简单化的处理是不妥的,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而后分别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例如结节坚硬,不规则,生长快,明显为癌的表现,应及早作手术;单个“冷”结节,如发生于中年妇女,大多为良性囊肿,可先给甲状腺干制剂治疗,但如发生于儿童或男性,因较少良性囊肿的可能,宜作手术切除;单个“热”结节较少有癌变可能,一般先给于内科保守治疗[3]。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评判可以参考以下几点:①年龄和性别:甲状腺癌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多见于年龄大的人。同样的结节,恶性的可能性男性比女性为大,儿童比成人为大。②甲状腺癌的病发数,在单个结节中远比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为多见。③一个质地较软、光滑、可活动的结节,大多为良性(分化癌可以有坏死或出血而相当软)。一个坚硬、不规则、固定、不痛的结节多为恶性。④钙化的结节,癌的可能性很小。⑤生长快的结节,提示为癌肿,但急骤长大伴疼痛的甲状腺肿系腺瘤内出血或急性甲状腺炎,而非癌肿。⑥甲状腺肿同时临近颈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为癌。⑦经足量甲状腺干制剂治疗2-4个月,结节无明显缩小或反而增大者,应疑为癌变。⑧甲状腺结节引起显著压迫症状者,应作手术治疗。⑨甲状腺扫描示单个“热”结节,常为良性伴机能亢进;“温”结节多见于良性肿瘤;“凉”结节示腺瘤有囊性变、出血或癌变可能;单个“冷”结节,有癌的可能,而不一定是癌(如结节内发生出血,囊肿性等变化,也为“冷”结节)。

参考文献

[1]徐裕海,礼征楠,等.桥本病1540例甲状腺8项放免检测分析.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10,第1期:36~37.

[2]郑笑娟,张永奎,等.超声造影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增强模式探讨.中华医学杂志,2010,第1期:28~30.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7

[关键词] 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4周短程治疗;8周中程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5-002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4-week short-term treatment and 8-week medium-term treatment by glucocorticoid of prednisone for severe subacute thyroiditis, and to observe and summarize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4-week short-term treatment. Methods 65 patients in comparable 4-week short-term treatment and 8-week medium-term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group A and group B.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χ2 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Monitoring for compliance of drug use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conducted in 315 patients with severe subacute thyroiditis treated by glucocorticoid.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χ2 test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as both 100%, and ineffective rate was both 0. There were no clinical and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The recovery rate and improvement rate in group A and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 Severe disease; Subacute thyroiditis; Glucocorticoid therapy; 4-week short-term treatment; 8-week medium-term treatment

糖皮质激素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治疗中,尤其是重症患者占有重要地位,疗效确切,但激素的疗程目前临床上存在争议,停药过早会引起疾病反复,激素疗程过长会产生不必要的不良反应[1],多数文献主张总疗程不少于6~8周[2-5]。由于患者对“激素”的恐惧,将直接影响治疗依从性,而降低疗效,因此我们临床观察了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315例患者,实践发现泼尼松4周短程治疗,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高,更规范,更符合中华医学会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出我院2007年1月~2015年6月期间确诊且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重症亚甲炎患者315例,剔除8周疗法中未能坚持完成疗程的患者37例,余278例,男66例,女212例,年龄26~58岁,平均42岁。其中4周短程治疗175例,8周中程治疗103例。从中选出具有可比性的A、B两组,A组为4周短程治疗,B组为8周中程治疗,均为65例。为保证资料信息的可靠性,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在资料收集中定向采集笔者亲自诊治的病例,剔除没有可比性的病例,严格规范审核、整理、分析处理数据资料,控制减少误差的发生。

1.2 方法

A组4周短程治疗:醋酸泼尼松片(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 mg×100片,国药准字H12020689)一日总量20 mg,分成2次口服,每周减量5 mg,满4周停药。B组8周中程治疗:醋酸泼尼松片一日总量20 mg,分成2次口服,每周减量5 mg,减至5 mg后,维持满8周停药。

1.3 观察指标

对比A、B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为: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第2版)》[6],治愈:①症状及体征消失;②血沉正常;③血清TT3、TT4、TSH水平正常。好转:①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好转,但仍需糖皮质激素药物维持治疗,停药后可复发;②血清TT3、TT4、TSH水平正常;③血沉下降或恢复正常。治愈和好转病例均计为有效病例。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采用人工药片计数法[7]即:医生和护士在患者定期复诊时,比较实际剩下的药片数和应该剩余的药片数[7],判断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依从性=(实服药片数/医嘱应服药片总数)×100%,结合询问患者正确服药日数计数法即通过计算患者正确服药的日数所占的比例评价依从性,依从性=(正确服药的日数/应该服药的总日数)×100%,对醋酸泼尼松治疗的315例亚甲炎患者进行疗程用药的依从性监测。依从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之间总有效率均为100%,无效率均为0,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和B组的治愈率、好转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不良反应和补救治疗措施

A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B组21例患者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库欣综合征征象,不良反应率32%。两组中好转病例补救治疗给予尼美舒利片0.1 g,一日2次,餐后口服,随访观察,历时1~4周不等均临床治愈,此期间不再使用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使用了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2.3 315例亚甲炎患者的疗程用药的依从性

4周短程治疗病例均按疗程完成,依从性100%(175/175),大于80%说明依从性高;8周中程治疗病例依从性73.79%(76/103),低于80%说明依从性低。

3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为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巨细胞性甲状腺炎和de Quervain甲状腺炎等,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一般不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亚甲炎约占甲状腺疾病的5%,男女发生比例1∶3~6,以40~50岁女性最为多见。本病特征性表现有甲状腺剧烈压痛,病理特点是滤泡细胞损害,伴淋巴细胞和多核白细胞浸润,也有多核巨细胞。亚甲炎病因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等,确切病因仍不明。病毒感染引起亚甲炎可能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e出病毒和细胞抗原织成的复合物,最终致使滤泡细胞被破坏而造成的,遗传缺陷是亚甲炎发病的潜在因素[9],机体的氧化和抗氧化失衡可能在亚甲炎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0]。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病前1~3周常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麻疹等病史,患者可有发热、乏力、纳差、全身不适、肌肉疼痛、心动过速、多汗等,特征性表现为甲状腺区明显疼痛和压痛,可放射至下颌、耳部或枕后部,少数无疼痛。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可出现结节,质地中等偏硬,触痛明显,疼痛可同时或先后在两叶甲状腺出现,少数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肿大[8]。轻症病例中,甲状腺仅略增大,疼痛和压痛轻微,不发热,全身症状轻微。重症病例是指全身症状重、发热、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者。诊断主要根据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症状及甲状腺疼痛、肿大且质硬,结合红细胞沉降率测定显著增快,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的双向分离现象诊断本病[2]。影像学中无创的超声检查也对诊断的帮助很大,可以充分利用进行诊断,如B超影像学表现为:甲状腺中度肿大,包膜增厚,早期内部为弱回声,光点均匀,后期不均匀见钙化,后方可见衰减暗区,并有滤泡退化,形似假囊肿。彩超血流显像为围绕低回声区的血流信号增多,内部甚少,甲状腺低回声灶越大,患者的疼痛越明显,很少有无痛性的单发结节。同时对甲状腺低回声区加压扫描时,表现为明显的压痛,此症状具有较高特异性,在其他甲状腺疾病中较为少见[11,12]。本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早期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目的。轻症可用非甾体抗炎药,如乙酰水杨酸(1~3 g/d,分次口服)、吲哚美辛(75~150 mg/d,分次口服)、布洛芬等。对于严重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或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初始泼尼松20~40 mg/d,维持1~2周,据症状、体征及血沉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不少于2~3个月。少数患者有复发,复发后泼尼松治疗仍然有效。对于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一般不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对快速缓解临床症状起到很好的疗效,但研究表明在预防或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方面与未使用激素治疗组对比无明显差异[9]。针对一过性甲减者,可适当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发生永久性甲状腺机能减退者罕见[8]。总之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主要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轻型患者,对于发热、甲状腺疼痛剧烈等中、重型患者主要应用糖皮质激素[3]。糖皮质激素治疗亚甲炎的疗程各家仍有争议。多数文献记载为疗程至少6~8周[2-5]或总疗程不少于2~3个月[13-15],例如赵林双[3]编写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其应用方法为:泼尼松30~40 mg/d,维持1~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沉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6~8周以上,2008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中是初始泼尼松20~40 mg/d,维持1~2周,根据症状、体征及ESR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 6~8周以上[2]。2014年3月出版的第8版教科书内科学中滕卫平编写的亚急性甲状腺炎,其糖皮质激素使用方法为:泼尼松每日20~40 mg,分3次口服,8~10 d后逐渐减量,维持4周[8],其总疗程也超过了4周。毕竟大众对激素大忌,不合理应用会给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为此中华医学会2011年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指导原则指出糖皮质激素在不同的疾病中疗程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冲击治疗:疗程

总之在自限性疾病亚甲炎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主要是针对重症亚甲炎,4周的泼尼松短程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治疗目的,较6~8周中程治疗有疗程短、副作用轻、患者依从性高的优势,更符合2011年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值得临床推广选择。

[参考文献]

[1] 李有佳,徐小彭,杜燕芳. 不同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乡村医药,2011, 10(7):248-249.

[2]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J].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9):785.

[3] 赵林双. 亚急性甲状腺炎[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99.

[4] 李娟.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1, 17(17):2649.

[5]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51.

[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第2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23.

[7] 李蕊,卢根娣,洪涵涵. 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用药依从性评估方法[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333.

[8]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96.

[9] 许天蕴.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治[J]. 上海医药,2015,36(7):23-26.

[10] 康健,冯亚敏,唐莹,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349-351.

[11] 丁保平,阿庆铃,王永祥.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典型超声表现[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1):60-61.

[12] 张建丽,伊海红. 超声检查和核素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6):838-840.

[13] 牛志昊,潘明,赵斌,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诊疗新进展[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5,9(4):345-346.

[14] 马惠. 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方法[J]. 北方药学,2014,11(5):33.

[15] 赵敏素. 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2):915-916.

[16] 中华医学会.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32.

甲状腺炎的预防与治疗篇8

关键词梨状窝瘘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7.279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在临床上比较少见,由于症状不典型及对本病认识不足,故经常出现误诊。梨状窝瘘是儿童及青少年发生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梨状窝瘘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2例,现将其术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6月收治梨状窝瘘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患者2例,男1例,12岁,女1例,14岁,均因发热,颈前区痛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8~39℃,均为左甲状腺明显肿大,表面皮肤发红,皮温高,明显触痛,有或无明显波动感。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甲状腺B超均显示左侧甲状腺内大小约3cm×5cm不规则低回声区,夹杂数处不规则液性暗区,B超引导下穿刺出黄色脓液。食道钡餐检查:左侧梨状窝底部可见长约2~3cm纤细钡影经外侧向前下方延伸,考虑梨状窝瘘。穿刺脓液细菌培养结果:1例溶血链球菌,1例表皮葡萄球菌。两例患者均行左甲状腺脓肿部位切开引流后,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局部超短波治疗,感染控制后转头颈外科行瘘管切除术,术后均痊愈。

护理

病情观察:整个病程中要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等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嘱其不要触摸肿痛的甲状腺组织,减少刺激,减少损伤。因为如果形成脓肿而未切开引流前,脓肿可破入气管、食管、颈部蜂窝组织、纵膈等处,也可脓肿直接压迫气管,从而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如果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立即采取紧急处理,2例患者在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当即施行切开引流,减轻压迫,缓解了呼吸困难症状。定期测量体温,通过观察体温的变化,了解感染的程度及抗生素的效果,患者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及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因激素可导致感染的扩散,尽量避免应用糖皮质激素。

口腔及咽喉部护理:咽喉梨状窝瘘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平时无症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发生咽喉扁桃体炎时细菌通过瘘管侵及甲状腺导致化脓性疾病。加强口腔及咽喉部的护理,可减少细菌进一步通过瘘管感染甲状腺的机会,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施行的措施:①密切观察口咽部黏膜情况,每天行口腔护理两次,上下午各1次,清除口腔及牙齿间食物残渣及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②饭前、饭后应用氯已定漱口。③每天应用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两次,上下午各1次。

甲状腺脓肿部位的护理:病员颈前区疼痛明显,为病员提供安静、舒适、通风的环境,减少不良刺激。经常巡视病房,听取患者的主诉,告知患者颈前区疼痛为此疾病的常见表现,并表示理解,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采取分散注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或深呼吸、握拳、打哈欠、努力放松以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镇痛药。勿用手按压颈部脓肿部位部位,注意观察脓肿切开引流伤口,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换药时用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护理:梨状窝瘘所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绝大多数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年龄小,身心非常幼稚和脆弱,情绪变化较大,对疾病缺乏认识,对疼痛忍耐性差,往往表现出紧张、焦虑、害怕,甚至哭闹。对待患者要诚恳、和蔼、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告诉他们只要有信心,配合治疗,情绪上保持稳定,均能恢复正常,而且对以后的生活、学习均无影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一个基本了解,更好地配合治疗。经过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2例患者心态稳定、放松,积极配合治疗,尽快的恢复了的健康。

休息与饮食:该病为急性化脓性炎症疾病,热量消耗大,特别是高热患者,所以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本病一般无甲亢症状,甲功正常,故含碘高食物无特别禁忌。该病由于是甲状腺的化脓性疾病,炎症同时可影响周围组织,患者通常出现吞咽疼痛,甚至困难,食物以流质为宜,忌食过热及辛辣食物。休息非常重要,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持病房内安静,减少探视,注意通风,同时还应注意保暖,预防受凉感冒。

讨论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由Bauchet于1857年首次报道[1]。临床少见,因为甲状腺不容易发生化脓性炎症[2]。梨状窝瘘是儿童及青少年发生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主要发病原因,细菌可通过瘘管到达甲状腺周围间隙或直接侵犯甲状腺,导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该病在临床上非常少见[3~5]。发病率国内外均无明确统计,目前资料国内报道不足50例[6,7]。

病情的严密观察和良好的护理对于梨状窝瘘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治疗及预后亦非常重要。在住院期间对2例患者,加强了口腔、甲状腺脓肿部位护理的同时对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为临床医师提供了重要的病情及治疗依据。由于该病容易压迫气管或出现脓肿破溃进入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所以呼吸的观察非常重要,定时巡视病房,了解患者呼吸情况,该2例患者在疾病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憋气情况,报告医师后,及时切开排脓,减轻压迫及刺激症状。良好的护理是梨状窝瘘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甲

状腺炎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可促进感染的早日控制,尽早进行手术根治治疗。

梨状窝瘘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90%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且主要发生在左叶,报道的2例均是青少年,而且病变均在左侧。梨状窝瘘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早期诊断非常重要,但是由于该病比较少见,而且多数医师对本病并不认识,故非常容易误诊、误治。因此临床上如果遇到儿童或青少年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首先应想到梨状窝瘘所致,需进一步检查,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刘新民,潘长玉,张达青,等.实用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90.

2SaiPrasadTR.Acutesuppurativethyroiditisinchildrensecondarytopyriformsinusfistula[J].PediatrSurgInt,2007,23(8):779-783.

3MoisheL,SaundraK.Tenyearsofexperiencewiththirdandfourthbranchialremnants[J].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2002,37(5):685-690.

4FranciosiJP,SellLL,ConleySF,etal.Pyriformsinusmalformations:acadavericrepresentation[J].JournalofPediatricSurgery,2002,37(3):533-538.

5吕志葆,肖现民,郑珊,等.儿童梨状窝瘘反复发作的原因与胃镜辅助手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5,26(1):17-19.

6袁杰庆,杨振江,徐庆泽,等.梨状窝瘘致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的诊治体会[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18(3):214-215.

7张立洪,吕志葆,肖现民.儿童梨状窝瘘41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3):33-3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上一篇: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范文 下一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范文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