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善课堂教学 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时间:2022-03-08 10:03:41

浅谈改善课堂教学 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心中的那份困惑,变怕说为敢说、变厌学为想学,是值得当今每一个少儿英语教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起步较晚而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情况下。结合教学实际,在实际中似乎找到某些实际的教学方法。用好肢体语言,服务教学。

一、肢体语言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而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是非语言交际中最丰富的一种。肢体语言,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包括手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眼睛动作和装饰用品。教师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研究表明,教师如果学会了如何在提高课堂上更有效地运用肢体语言,师生之间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不仅如此,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学习效率也会提高。一个成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只是利用语言手段,他(她)还会借助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本文拟从教师课堂常规体态语、教师课堂体态语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师课堂体态语应遵循的原则等方面对教师课堂体态语作初步探讨。

二、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

1.巧用肢体语言,快乐学字母。在字母教学时,如果总时枯燥地领读、跟读,学生很快失去兴趣,并感到厌烦。我尽可能地用手势表示大小写字母,如字母C,可以让学生把身子弯成半圆形。有时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怎样用手势表示字母,学生的兴趣会很高。

2.妙用肢体语言,形象学单词。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我想出种种方法和词汇交朋友,与词汇做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趣”、“能”得以体现。如在教学bike、jeep、car、bus、train、taxi等词时,教师可边教读单词边用双手作开车握方向盘状,学生边做动作边念单词。

3.多用肢体语言,轻松学句型。句型的学习,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克服它,让孩子在愉快中更好地学习句型,我还是把肢体语言应用其中,把句型配分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很快就能理解了。

刚开始上课时,首先是说几个简单的常规英语句子,“Good morning, class!”我边说边向他们招手,孩子们也有礼貌的向我招手说:“Good morning, Miss yan!”教学“Nile to meet you”就和孩子们去握手边学习。较长的句型如Who’s that young lady? 带着全班用手指窗外,并大声有节奏的说出来,She’s our pmiuipal(同样),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肯定和否定做相反的动作)。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他们很快掌握了。

三、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全身反应法(TPR)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身体动作的协调教授语言的方法。它强调用“指令―反应”模式学习和教授外语以获得听的能力;以祈使句本位为基础,进行以意义为中心的各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强调先听后说,重视情感因素,以消防学生的心理压力。

此法集互动性、趣味性、成就感于一体,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对初级水平的英语教学特别有效。笔者试图根据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更有效地开展TPR活动。

1.听指令做动作:主要是培养“听能”直觉,操练语言结构与词汇,增进身体协调能力与表演技能。故特别适宜于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语言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加上图片、实物、体态语和其他直观手段,则可用于各种语法和词汇项目的教学(如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复合句等),指令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简单的指令―反应活动

如①Stand up! Touch your nose! Smile Jump like a rabbit!(简单指令)

连续系列指令

当积累了更多词汇和短语时,应根据需要与可能把词汇和句型加以组合,设计成更多有意义的连续动作,围绕情景、活动或主题进行。紧扣住“兴趣?情景?活动”这三个重要因素,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成就感,提高听力的理解力。

2.听指令做游戏 现行教材把课堂游戏纳入教学内容,其中演示游戏较多。演示类或戏剧游戏属于动觉游戏,能够同时训练学生的肢体语言、口语和书面语,促进语言与肢体的配合、动作与表情的协调。譬如,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领会词语涵义,通过对话练习口语,通过扮演去熟练肢体语言。

四、教师课堂体态语应遵循的原则 肢体语言运用不当,也会削弱或破坏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师课肢体语言的运用应该讲究技巧,注意方法。概括地说,运用肢体语言应该适度、自然、协调。

1.适度。肢体语言为语言交际活动不可或缺,但并非任何一种体态语都可以引进课堂。要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体态语,体态语是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它不是人类交流的唯一工具。肢体语言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受制于有声语言的。因此,肢体语言的运用,要有一个休整观念,作到适度。

2.自然。教师课堂肢体语言是教师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这就要求体态语的运用不能故作姿态。无论是从审美的角度还是从表达的角度。体态语的运用都要自然得体,既要符合美的原则,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要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肢体语言可以有一点点的夸张和幽默,但不能做作,做作的体态总是给人以虚假的形象,会招致学生反感。,必须加以避免。

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应引起每位小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一个教师要想有较高的肢体语言艺术,首先必须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配以的动作一定要协调、活泼;还要掌握一定的哑语技能;渊博的学问知识和优良的文化教养。离开这些,只会是忸怩作态,整个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三相低压异步电动机就地无功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