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

时间:2022-03-08 02:15:56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灵活运用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技术课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它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其内容的变化是极为频繁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随之带来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更新也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根据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几年,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技术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以下浅见旨在抛砖引玉,引发同行共同交流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前提是设计好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质量,因为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再好,它也只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实施,没有充分设计好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如无的放矢。设计教学目标除了按传统的教学理论和要求,参考教学大纲制定之外,还要考虑到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教案的准备就是要围绕使用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手段来组织实施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学生们对上机课普遍感兴趣,如果老师不布置任何任务,单纯让学生自由地操作计算机,久而久之他们觉得无事可干,就会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设计好每次上机操作教学的课时计划(教案),并事先做好软、硬件的准备。比如:在高中教学中讲到“艺术字的插入”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学的目标就定位为:激发学生学习插入艺术字兴趣,使学生能自主创作艺术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教案设计中,我先创作和收集各种不同类型的漂亮的艺术字,以Powerpoint文稿的形式给学生演示,以引起学生对艺术字的好奇和喜爱,进而激起他们的创作冲动。接下来,我则使用教师平台的电子教室演示艺术字的制作过程。演示后,再安排学生们在学生机进行自主创作。在练习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己作品的演示,进行分组评比。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系统的运作过程,教学效果需要靠不断信息反馈来相互促进。所以教师要遵循及时反馈的教学原则,设法从各方面与学生直接接触。上机操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实际操作中了解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的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地了解和检查,要达到教学效果便无从谈起。因此,每次学生完成上机报告后,教师一定要做到当场给学生的操作步骤作出评价。

在计算机技能教学中,因学生素质良莠不齐,他们理解、接受能力不同步,如果我们不因材施教,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每开始一个新课题的时候,就得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方式,以指导部分悟领能力较高的学生先行完成技能任务,然后请他们担任“指导员”,分别辅导其他同学,并对指导效果好的“指导员”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发挥“指导员”的作用,顺利完成指导教学,又能激励其他学生迎头赶上,从而形成一种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例如在高中第二册的Flash教学中,教师要求制作的几个小动画,个别同学做得又好又快,而大多数同学则需要整节课的时间,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此时只有教师一个人指导往往力不从心,教师可以任命每节课较快做好的同学为“指导员”同你一起指导学生;“指导员”们在指导过程中遇到新难题、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在解决新难题过程中,激发其求知欲,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完善和提高。这种做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求学精神。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入丰富多彩的数字化信息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操作部分的内容往往占有更大份量。在教学实践中,认为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内容教学效果并不太好,而在机房使用电子教室演示的方法则效果相对好些。学校机房应安装网络教室软件,很好地配合教师教学,更能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是能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在机房教师机进行面对全体学生的广播教学,此时学生的电脑是受教师控制的,他们只能看教师机转过来的屏幕操作内容,不能做键盘、鼠标操作。教师演示结束后,可以放开控制,由学生进行练习。对于练习的要求,可以口头发出请求,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室的收/发文件功能向学生机发出请求文档。对于一些适合小组合作操作的练习,如练习高中第一册里的收发电子邮件一课,可以利用网络教室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要求教师解答。网络教室还可以方便的进行分层次的教学。针对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机进行单独辅导,教师可以设定要进行直接的控制,直接进行单独辅导,因材施教。

网络教室还可以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有些操作课的内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掌握比较快,而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接受比较慢,如果后者的人数比较多有必要再进行一次演示。此时,可以选出已经掌握的学生代替教师作为前面说的“指导员”进行演示,以学生的角色来进行演示和讲解,其他同学就会很受启发。因为是同龄人的操作,相互沟通理解容易,自然容易领会。这对做得快的学生是一种鼓励,同时对其他学生又是一种激励。在课堂练习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经常利用网络教室中的“学生演示”功能,让做得好的学生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例如在高中第二册的《建立自己的网站》教学中,我在展示课件后,让学生先做好网页,然后选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个人演示,让全班同学来评比看看谁做得比较好。这时,教师只需在教室控制端选用“学生演示”,即可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子上进行个人作品演示。利用网络教室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和练习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进而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我们根据信息技术这门课的特点,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手段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利用软硬件资源,培育与发展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使我们的学生在信息社会中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新一代。

上一篇:浅谈解决设备管理瓶颈的几点建议 下一篇:高等教育收费与教育公平的实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