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已与我擦肩而过

时间:2022-03-07 09:48:01

1998年的夏天,我在一位同事的婚宴上,认识了做伴郎的卫杰。他有着高挑儿的个子,皮肤白皙,看上去十分帅气。同事悄悄地告诉我,他今年29岁,并有意把我介绍给他。开口说话之前,他脸先红了,给我的第一印象挺可爱。

刚开始交往时,他举手投足间隐约散发着一股女人气。但在爱情力量的感召下,这一切却丝毫阻止不了我对他的好感。以后的每一次约会,几乎都是我先提出来的。而他的细心,令我自叹不如。譬如在见面的时候,他会轻而易举地指出我化妆不到位的地方,并建议我穿着色彩的搭配,应该做什么样的发型。甚至一起去郊游时,他会悄悄在我的挎包里塞上一盒防晒霜。当时,对于他的这些举动,我并没有深想,只当作他对我的关心,感觉很幸福。我想,如果能够拥有他这么一个善良体贴的丈夫,我这一辈子也就满足了。

恋爱近两年了,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决定结婚。我们花了20余万元买了一套二居室,其中一半是银行贷款。在这个房产贵如金的城市里,我不但拥有了自己的爱巢,还拥有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我一时感觉自己是最幸福的女人。

事业和家庭很难做到两者兼顾,这是丈夫经常在我面前说的。他坚持35岁之前不要孩子。然而两次人流之后,我早已心有余悸。另外,公婆也多次催促我俩要孩子。又一次不慎怀孕之后,我决定将孩子生下来。为此,我和他大吵了一通,最后他见我决心已定,便依了我。

2002年3月,我日思夜想的宝宝降生了。女儿的出世给我增添了做母亲的快乐,那段时间一家人享受着天伦之乐。

有一天,他在家翻看杂志,看到一名韩国影星实施变性手术的报道。恰巧,在当日的晚报上,也有一则关于本地一青年男子欲做变性手术的报道。他竟用怪异的口吻对我说:“我也想做变性手术。”当时,听了丈夫的话,我认为他只是在跟我开玩笑,笑着说:“那你去做吧。”

出“月子”还不到两个月,我就提前回公司上班了。因为娘家离公司很近,所以我就把女儿送到母亲家,以方便在休息时间赶回去给女儿哺乳。

后来,有一天我赶回家取东西,打开门时,被眼前的情形惊呆了。只见丈夫竟全身换上了我的衣服,脸上还化了淡淡的妆。见我回来,丈夫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尴尬,反倒安静地告诉我说:“我只想找一下做女人的感觉。你看我这么穿好看吗?”

我的大脑完全被一种莫名的愤怒和屈辱感控制了,扑上前去,将他身上的衣服狠狠拽了下来,骂道:“真没出息!你是个男人!”自结婚以来,我第一次跟他发这么大的火。想必他也被我的愤怒震慑住了,跌坐在沙发上,闷声不语。我哭了一会儿,渐渐冷静下来,联想起他以前的种种反常举动,意识到他或许是心理有些问题,便问他:“你怎么会这样?”沉默良久,他才痛苦地说:“有一个事实我想告诉你,但是你知道了一定不要生气。”我点了点头。可是他还是陷入犹豫之中。而后,他显然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对我说:“其实,跟你一起生活我一直都很压抑。”

他告诉我,小时候,父母把他当成女孩来对待。他外表秀气,性格内向,很怕羞。七八岁的时候,每次亲戚来家中做客,他都不好意思说话,父母和客人都说他是个“乖孩子”。到了十二三岁,他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女孩子的衣服,羡慕女孩子的头发和发育起的,而刀枪等男孩喜欢的玩具,他却一点儿也不感兴趣。23岁那年,趁家人都外出,他偷换上妹妹的衣服,穿上之后,感觉无比舒畅……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尽力用女人的温柔和体贴去感化他,希望能说服他放弃那个怪诞而可怕的想法。我还把女儿从娘家接回来,希望女儿天真的眼神能够唤回他做父亲的“尊严”。

2004年4月,他的事业开始慢慢有了起色。我想事业上的成功,会逐渐打消他荒唐的念头的。然而,我完全没有料到,后来他竟背着我做出了一件更“大胆”的事情。

有一天,他化了妆,换上我的衣服到大街上,在一家女性美容中心做了一次面部护理。然后又到一家小美容店,穿了耳洞、贴了假睫毛,去商店买了全套的女性服饰。

终于有一天,他带回来一张“易性”手术意向书。丈夫告诉我说,他已经到一家省级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做了变性手术的咨询。现在,手术费已经凑足,只要我和家人同意,他就准备去做变性手术。

另外,他也提出了一些补偿的条件,如果我同意签字,他同意将房屋财产全部归在我和女儿的名下。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也会尽到“父亲”的义务,承担女儿的抚养费。但是,我终究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我从他手中接过那一纸意向书,撕得粉碎。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看着身边睡熟的女儿,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下来,痛苦得想到外面放声大喊:“你为什么这么狠心?!”我知道属于自己的幸福,已经与自己擦肩而过了。如果没有女儿的牵挂,我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自杀。这样,在还给丈夫“自由”的同时,也算是对他的一个“报复”……

专家分析

这位女士的丈夫所患的是“易”,又称“性别交换癖”。“易”是心理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生理性别相反,并持续存在改变本人性别生理特征以转换性别的强烈愿望。

这种病的发病率是五万分之一至十万分之一,男性较女性多2~5倍。得了这种病的男性患者,认为自己是套在男人躯壳里的女人,而女性患者表现恰恰相反。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内心渴望完全按异性的角色去生活。尽管一时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之下,他们会违背自己的意愿而选择结婚,但在性角色没有确定之前,他们从婚姻中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

这位女士的丈夫在生活中的种种迹象和成长经历表明,他是一位严重的“易”患者。这类疾病的矫治,首先要采用认知疗法,以改变患者在心理上把自己看做是相反性别的不良认知。要清楚地告诉患者,除了个别人之外,通过易性手术,是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异性的。在上述基础上,以患者的生理性别行为形式为目标,通过行为塑造的强化手段,使患者建立起符合同的模式。譬如可以按“衣着―声音―姿态―社交行为―业余爱好”的顺序,逐渐重塑与患者生理上所表示的性别一致的行为模式。而每达到一步,就用患者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强化物予以奖励。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患者自觉地加以配合。

倘若在心理和药物的配合治疗之下,患者仍丝毫不见好转,甚至已达到非变性否则无法生存的地步,那么建议考虑到双方未来的幸福,同意对方易性手术的决定。

据《爱人心理》

上一篇:心率――心梗病人康复锻炼的尺子 下一篇:暧昧,为了诱惑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