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乔帮主”北漂体验: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时间:2022-03-07 10:02:22

中国“乔帮主”北漂体验: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乔布斯离开了。而在中国北京,一位名叫乔小刀的北漂青年正以他那别具一格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影响并改变着周围的人。10年来,乔小刀奇迹般从一个住地下室的电焊工,成为拥有豪宅、名车的知名设计师、音乐人和畅销书作家。尽管命运发生了惊天翻转,但他仍用1万元出版一张唱片、5000元装修200平方米房子、3000元拍一部纪录片、500元举办一个画展、 35元邀请10人吃饭……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自卑少年离家出走

乔小刀原名叫乔守民,山东人。1980年,刚满1岁的乔小刀和年长他3岁的哥哥被父亲带到东北,寄居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的一个铁矿区。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岁月,虽然父亲在铁矿谋得了一份工作,但收入仅够一家人吃饭。没有住房,父亲只好领着全家人捡砖头瓦块和废铜烂铁,建起了三间土坯房。乔小刀也从此练就了从垃圾堆里淘宝贝的本领。

穷苦日子过怕了,父亲便把希望寄托在聪明伶俐的乔小刀身上,希望他能读书成材。可是,乔小刀在学校只学会了逃课,初二那年被学校劝退。回到家,乔小刀被父亲暴打了一顿。学校回不去了,周围的同伴也渐渐地疏远他。自卑又失落的乔小刀便把自己锁在屋子里,玩自己找来的那些泥巴、树枝、旧报纸、废染料。当类似于兵马俑、泥人张的“艺术品”摆满一屋时,换来的仍是父亲的臭骂 :“你这个吃白饭的,天天玩泥巴,养你有什么用?再不干点儿正事,就离开这个家!”

乔小刀伤心欲死,但一件事情却改变了他的想法乃至命运。那天,他又在屋里制作“艺术品”,而这个场景恰好被当地一位居民看到了。那人大开眼界,随即将此消息传遍了街坊四邻。大家纷纷前来参观乔小刀的“艺术杰作”,有人惊叹:“真没想到,这孩子还是个破烂艺术家啊!”

正是这样一句吹捧式的嘲笑,激活了乔小刀那颗自卑欲死的心。不久,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既然我被大家公认为“艺术家”,那我就应该离开这个吃白饭的窝囊地儿,到中国最好的地方去实现梦想,过上好的生活。哪里?北京!

闯荡北京混出模样

1998年3月,乔小刀揣着靠捡废铁挣来的400元钱,踏上了北漂之旅。到了北京之后,他改名为乔西,住进一间地下室。没有床,他便捡了一块破旧门板和几块砖头支了一张床。找不到工作, 他便在脖子上挂个牌子站在路边,牌子上面写着:10元钱一天,干啥力气活都行。站了几天后,终于有人找他来了。从此,他就频频到饭店洗刷盘子、到食堂打扫卫生、到装潢公司制作灯箱……尽管累得要死,但每天好歹能挣到10元钱,还可以吃到饭。

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才行。通过干装潢,乔小刀摸到了门道。于是,他花了50元钱到旧货市场淘了一台电焊机,准备当电焊工。然而,电焊工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必须懂电脑刻字、设计、喷绘才行。可是,乔小刀初中都没毕业,更别提碰过电脑了。果然,他应聘了数十家单位,都被对方赶了出来。乔小刀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于是决定蒙混过关,然后再设法补救。应聘最后一家单位时,他忽悠老板说:“你们不用我就可惜了,我懂美术设计。”老板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说:“那你留下吧。”

乔小刀激动不已,却又喘不过气来,因为老板马上给他派了活儿。他不敢怠慢,决定临阵磨枪。当天晚上,他摸进电脑室,像伺候大爷一样给那里的同事端水、倒烟头、打扫卫生……获得同事的好感后,他终于可以突击学习电脑了。

终于,他赶在用电脑刻字前,学会了相关软件的操作。不仅如此,他还物色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工作地方――中关村海龙大厦,拿下了焊接“海龙大厦”这几个广告字牌的工作。 因为工作时过于专注,一个月后,乔小刀的眼睛差点儿瞎了。那天,一位朋友到现场看他焊接时,发现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睁开的那只眼睛还不断流泪。朋友心疼极了,立即要去找老板算账。乔小刀却拦住他,指着“海龙大厦”几个广告字说:“别做傻事,我虽然受了伤,但仅凭这几个字,我就会得到圈里人的肯定。”

的确,乔小刀很快成了装修圈里小有名气的设计师。不久,一位酒吧老板找到他说:“听说你是很厉害的美术设计师,我的酒吧要重新装修,你能不能给我画几幅画挂上啊。”乔小刀听了直冒汗,但他旋即冷静下来:这不失为一个打造自身名片的绝好机会,我完全可以像上次那样再赢一回。拿定主意后,他坦然地告诉酒吧老板:“没问题,只是我需要一点儿时间。”

酒吧老板走后,乔小刀飞快地跑到旧货市场,花30元钱淘了一辆旧自行车,然后沿着三环路的垃圾堆捡拾可用的三合板、建筑胶、废布等做材料。材料备齐后,他又拿着笔和本扎进书店里,翻阅、临摹美术设计一类的书。晚上回到宿舍后,他照着临摹的图画,开始创作。

一个月后,他亲手设计的画作终于完成,共计80 幅,成本不过700元。酒吧老板看后,不停地称赞:“你太有才了,我不能把你这些作品都据为己有。我建议你办个画展,然后叫我那些画画的、搞音乐的、做设计的朋友去给你捧场!”乔小刀听后乐坏了,很快用500元钱办了一个画展。这次画展不仅使他名声远扬,还让他积累了各领域的人脉资源。

在北京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后,乔小刀并没有忘记当年骂他吃白饭的父亲。1999年春节,他决定回一趟家。然而,到家之后他才发现那三间土坯房已成了一堆废墟,父亲带着家人寄居到另一个矿区去了。他心里顿感凄凉。

赶到新家,他心里更加凄凉:父亲一年多没领工资;母亲头发花白,面容苍老不堪;哥哥嫂子刚刚离婚,而他们的女儿只有4个月大……乔小刀顿时理解并原谅了父亲,但他在北京刚刚拾起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却被这残酷的现实击碎。临走时,他告诉母亲:“等我在北京混好了,一定把你们都接过去!”

回到北京后,乔小刀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成为白领,甚至自己当老板,挣很多钱,把家人接过来一起生活。当下,他就抛弃了昔日的荣誉和光环,一头扎到美术设计与电脑操作上,决定先成为名副其实的设计师,然后自己当老板。

要想成为设计师并不容易,首先要学会Photoshop软件。于是,他每天都去书店抄录该软件的英文单词和菜单命令,回来后强行消化。遇到弄不懂的问题,他就找各种借口溜进电脑室,眼睛盯在电脑显示器上,忍受着设计师鄙视的眼神,看他们怎样操作。

乔小刀的机会终于来了。一天,他在一张设计图上挑出了一些问题,设计师很不屑地呵斥他:“你懂什么呀?瞎提意见!”正说着,老板过来问他:“既然发现了问题,那么你能把它解决吗?”乔小刀自信地冲他点了点头。然后,在老板的默许下,他很轻松地把问题解决了。

老板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推荐他到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做美编,月薪3000元。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他成为出入写字楼的白领。

当月拿到工资后,乔小刀就往家寄了1000元钱,还打电话告诉母亲:“从今往后,我每个月都会给你们寄1000元钱,你们不用那么苦了!等我挣得再多一点儿,就把你们接过来。”

好日子没过多久,互联网就遭遇寒冬,乔小刀所在的公司被迫倒闭。虽然他再度陷入迷茫,但公司总经理却把价值10万元的电脑及相关设备以9000元的白送价格卖给了他。2001年年底,正是利用公司提供的这些设备,乔小刀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他终于当上了老板。凭借自己的良好口碑和过硬技术,他很快揽到了一些业务,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2002年春节,乔小刀果断地决定接全家人进京。然而,父母却忧心忡忡地说:“北京有那么好混吗?你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我们要是都过去了,还不得把你拖垮?”乔小刀很自信地宽慰父母:“爸,妈,到了北京,我不敢说让你们过上多么好的日子,但至少会让你们吃好、穿好、住好。至于其他事情,你们就不要多想了。有你们在我身边,我心里踏实!”

在乔小刀的强烈要求下,父母带着乔小刀的哥哥和哥哥的女儿,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北京。乔小刀通过关系,安排他们住在丰台一家服装厂的大院里,不仅不用交房租,还让父亲当上了厂里的门卫,让母亲到食堂工作。生活暂时安定后,乔小刀的艺术之梦再度燃起。恰好,这时一个名叫梁龙的乐队主唱找他设计包装唱片。他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于是倾尽全力,使唱片在市场上一炮打响,而乔小刀的口碑效应也无限放大。于是,找他设计包装的乐队越来越多了。很快,他就有了10万元的进账,而他的设计公司也搬迁到寸土寸金的东二环附近。

组建“大乔小乔”乐队

2004年年初,乔小刀在签订一份设计合同时忽略了一个致命漏洞,结果赔得血本无归。他重新住进了地下室。经过一年的反省,他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没有沉淀积累和逃避责任的人,成功是偶然的,失败则是必然的。要想成功,必须选择自己的强项,脚踏实地地干。明白了这些道理,他把全部的激情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

2006年,通过和音乐人的广泛接触,乔小刀萌生了进军音乐圈、组建一支乐队做主唱的想法。朋友听到他的想法后,嗤之以鼻:“你五音不全,乐谱不识,音节不分,凭什么做音乐人?”乔小刀却不管不顾,很努力地学。他花260元钱从旧货市场上淘了一把木吉他,还买了一些乐谱类的书,夜以继日地练习。他还死缠烂打地央求朋友演出时带他上场。最终,一个乐队的朋友同意了他的请求。那天的演出规模还算庞大,但当他亮了一嗓子后,很多人都吓着了,随即大声抗议:“这哪儿是唱歌的,简直是要命的,下去吧!”

被一次次拒绝后,乔小刀决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但由于他唱功太差,谁都不愿跟他合作。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点子:和8岁的侄女乔木楠组建一个乐队。儿童歌手无论唱好唱坏,都会得到鼓励的掌声。 就这样,乔小刀说服了父母和哥哥,卖掉了设计公司,把侄女带上了舞台,并把乐队命名为“大乔小乔”。

“大乔小乔”堪称史上最不靠谱的乐队组合,无论是其他乐队,还是演出机构、主办方和承办方,都不让他们进场。无奈之下,乔小刀便拉着侄女辗转到上海、杭州,请求主办方同意他们登台免费献唱,但对方说什么也不同意。一次,在求情的过程中,主办方还把他们当做搅局、捣乱分子轰了出去。

2006年5月,在经历了20多次的拒绝和轰赶后,“大乔小乔”终于登上了杭州的一个演出舞台。那天晚上,叔侄俩那种极其不靠谱的音调,却成了整场演出的最大亮点。演出结束后,主办方给了他们500元酬金。这是“大乔小乔”掘得的音乐人生里的第一桶金。此后,他们的音乐之路开始畅通无阻,演出邀请应接不暇,出场费也从500元飙升至数千元。

在北京的一次演出,乔小刀收获了一份意外。当表演结束,他拉着乔木楠走下舞台后,一位女孩儿激动地要求跟他合影。这个名叫胡小路的北京姑娘诚挚地说:“你的演唱太富有激情和张力了,唱出了现代人们心中所有的不快。以后只要你们在北京演出,别忘了通知我!”望着胡小路热切的眼神,乔小刀明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有一种爱,不能错失和等待,追求她。

胡小路比乔小刀小6岁,在事业单位工作,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因为乔小刀身上的文艺特质和野性,她便爱上了这个很不靠谱的音乐人。就这样,他们牵手成功。此后,胡小路常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大乔小乔”乐队的事务。

和家人一起分享好的生活

这一年下来,“大乔小乔”乐队在全国演出200余场,赚得盆满钵满。乔小刀想给全家人一个幸福、稳定的生活,他在北京回龙观买了一套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和一辆轿车。几年的漂荡生活,让父母感慨万千。乔小刀却安然地说:“我有责任照顾好你们,好的生活应该和家人一起分享!”

买了房子后就面临着装修。乔小刀想:装修要经济实用才划算。一向简单朴素的胡小路非常赞同他的观点。经过一番策划,乔小刀制订了一套装修方案:所有家居用品和装修材料都到旧货市场淘。

此后,乔小刀就开车带上女友,赶到小武基、昌平、京西、潘家园等旧货市场捡淘不同类型的家居和家装材料。而胡小路则挎着摄像机,把他来回奔波、淘货、砍价甚至和摊主吵架、搬运物品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材料淘来后,乔小刀就带家人一起擦擦洗洗、修修补补,并亲自设计装修新房。

两个月下来,一套毛坯房被他装修得焕然一新、简洁时尚。女友看后由衷地感叹:“好的生活真的不需要那么贵。这么大的房子怎么也得20万元装修费,没想到你用5000元钱就搞定了。看来,我们真的应该改变一下生活方式和态度了。”

搬家那天,有几个好友来恭贺乔迁之喜。他们原以为乔小刀会请大家去饭店大吃一顿,没想到他却跑到附近的菜市场买了一堆土豆、鸡蛋、西红柿、油菜等。等他把那些变着戏法做的菜端出来后,朋友挖苦他说:“乔小刀,你太抠了!”乔小刀呵呵一笑:“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难道我亲手做出来的饭菜不能体现友情的价值吗?”朋友想了想,觉得在理。这顿饭只花了35元钱。在乔小刀看来,好的生活其实没那么贵,只要你选择一种轻松而廉价的生活,你也一样过得好。

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乔小刀总是不断地有新想法:“大乔小乔”乐队不能永远巡演,应该像知名音乐人那样出唱片。此后,他一边跑音像店、图书馆,一边摸索着作曲作词。

2007年夏天,他终于和侄女录制了一张原创音乐专辑《消失的光年》。专辑录制完成并通过审核后,他决定挑战一下制作成本的底线,于是拉全家人上阵:自己设计包装唱片封面,捡拾废旧麻布作为唱片内外包装材料;从旧货市场淘来一台缝纫机,交由父母赶制封套;女友和侄女则往封套里装唱片。一个星期后,限量发行2000张的《消失的光年》如期推出,首发式定在7月12日。

当天的首发式现场,1000多人蜂拥而至,门票很快就被抢光。500元一张的史上最贵唱片也卖得异常火爆。一夜之间,《消失的光年》风靡全国,并荣获中国流行音乐典礼最佳组合、最佳作词提名奖、华语传媒唱片十佳提名奖。

载誉归来,乔小刀向音乐圈的朋友爆料:出这张唱片我只花了1万元钱。朋友听后,大跌眼镜:“我们出一张唱片要等几年甚至十几年,要花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你只用了那么点儿时间,花了那么点儿钱,怎么就出唱片了呢?”乔小刀哈哈大笑:“生活不必那么贵,我们完全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干最有效的事情。”

2008年,乔木楠上学了,加上嗓音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于是她决定退出舞台。乔小刀也就此解散了“大乔小乔”乐队,把婚事提到议事日程,并郑重地向胡小路求婚。然而,两人的婚事却遭到了胡小路父母的强烈反对。相爱以来,在乔小刀的影响下,胡小路也变得特立独行、主张鲜明起来。她不仅铁心要嫁给乔小刀,还在父母的重重阻挠之下辞了工作,接过乔木楠手中的吉他,跟男友重新组建“道具保修”乐队。

乐队组建前夕,两人领了结婚证,体验了一次绝对的裸婚:没买戒指,没办酒席,就连乔小刀买的新房也让给父母、哥哥和侄女住,他们自己则租住在新成立的工作室。乔小刀问妻子:“你就这样嫁给我,不会后悔吗?”胡小路说:“我乐意,因为你身上无穷的价值是我一生都受用不尽的宝贝。”

婚后,乔小刀又开始琢磨:钱挣多少才算多?与其不知疲倦、周而复始地巡演,还不如做点儿有益的事情。经过一番思索,他决定:创建“微薄之盐”非营利团队,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为有梦想的音乐人无偿提供发展平台和锻炼机会。

“微薄之盐”成立后,夫妻俩忙得热火朝天。他们同一家水晶公司合作设计了几段节目视频,被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定稿编练;发起了“800人帮1人”的计划,使重型股骨头坏死患者王小磊康复;义务帮助数十位音乐人推出价廉质优的唱片;成功举办200余场演唱会……

2009年年初,部分高校和社会机构得知乔小刀的事迹后,纷纷邀请他作巡回演讲。一年之中,他的足迹遍及北大、人大、中国政法大学、中央美院等全国知名高校。鲜花和掌声过后,乔小刀觉得应该给正在都市奋斗的年轻人留下点儿什么。于是,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发在网上。没想到,他只写了2万字,就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北京磨铁图书公司的关注。不久,“磨铁”正式和他签约,出版新书《好的生活没那么贵》。

乔小刀在潜心写作的同时,胡小路则把她拍摄丈夫花5000元钱装修房子的整个过程剪辑成纪录片――《淘旧货》。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只花了3000元钱,创下了单部纪录片成本最低的纪录。乔小刀没想到妻子竟然比自己还会精打细算,不由得啧啧称赞:“你比我还狠!”妻子却说:“你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周围很多人,我又怎么可能不被你改变呢?”

2011年12月,《淘旧货》在北京小范围内放映后,引发了一股低成本装修房屋的热潮。与此同时,由磨铁图书公司精心打造的《好的生活没那么贵》也于12月初在全国上市。在北京星光现场音乐厅举办的首发式上,歇唱3年的乔木楠复出和乔小刀同台演唱,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据了解,首印5万册的《好的生活没那么贵》出版之后,非常抢手,深受北漂一族和草根人士的欢迎,上市半个月就销售一空。而曾经只是焊工的乔小刀,被媒体誉为中国的“乔帮主”。

接受笔者采访时,乔小刀坦言:“北漂10年,我的体验就是好的生活没那么贵。这是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总结出来的生活哲学。虽然不能改变所有人,但对于现实生活中还在困惑、挣扎的年轻人来说,这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上一篇:她们的爱情取经名人情路历程 下一篇:那条“河”叫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