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如何搭建高校与社会间的桥梁

时间:2022-03-07 05:32:48

社团活动如何搭建高校与社会间的桥梁

【摘 要】社团在各高校种类各异、千姿百态,而社团活动则是体现其作用的唯一途径。在校大学生通过社团学会沟通、扩充人脉、提升技能、完善修养,通过系列活动填充课余生活,并通过与校外接触对社会有初步认知,通过实践深入社会,提早告别“象牙塔”。大学生社会化以及社会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也会反馈到其将来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发展中去。本文剖析社团与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考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社会化的相关关系,探究社团活动如何架起高校与社会的桥梁以引导大学生培养社会能力,使得社团活动更好地为大学生社会化服务。希望通过本文可为大学生、教育者们,社会招聘单位提供某些启示,为其他各高校社团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学生社团;大学生;社会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水平全方面的应用型人才需求越发的旺盛,而在“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另一种失业”的就业压力之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率,如何使在校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逐渐演变成热点。因此,各高校尽其所能地增强社团对社会化的影响,使之可以潜移默化地强化在校大学生的竞争就业意识,使之可以在社团活动的锻炼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社会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其进入社会后的生存与发展。

一、社团与高校、社会之间的关联

(一)社团定义。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教育部学生司关于学生社团的解读是:“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

(二)社团与高校的关系。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工作与社团的发展相协调,社团活动可以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与公正民主意识。社团活动的举办打破院系限制,把来自各方的学生联系在一起,立足校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一个好的社团活动的举办不仅体现了社团本身水准,同时也能体现出所在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情况。

(三)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社团。十六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逐步加快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据调查,社团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应用能力的需求和创新创业精神大致分为学术类、技术类和创新创业类。

学生社团表现为多种管理模式和多种价值取向并存,而针对社团活动各高校有相应部门负责管理,其中校院团委主要负责审批、管理、指导和规范社团活动的工作。在一定的约束下,社团其本身以及社团活动的相对灵活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

社会竞争愈发激烈,高校学生却缺少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初入社会时常常显得手足无措,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得到了接触社会的机会。高校社团自主筹集经费举办各类活动,而大部分资金来于社团活动参与者走访商谈后得到的商家赞助。学生通过举办社团活动走出校园,积极与社会企业联系,凭借自身的才智和能力,为企业发展提出相关切实可行的宣传建议,同时得到活动所需经费。

以社团活动为桥梁,高校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到社会,进而对自身发展规划有所考量。学生主动地走进社会,进行多层面的沟通交流,当他们真正踏入社会时,将不再是被动地适应社会,而是主动地融入社会。

二、调查、分析及结果

(一)调查分析

在现今高校学生的生活中各类社团活动层出不穷,对于社团活动是如何架起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这座桥梁,我们将通过问卷的形式来获取第一手资料。尽管桥梁的架起主要由校方和社会企业齐心协力,走在桥梁上的学生却更是这个桥梁搭建过程中的主力军。故主要影印了针对校方学生的问卷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

面对各高校学生,我们得到了88%的问卷回收率。

作为在校学生,什么是你参加社团活动的初衷?

A锻炼自己的能力 B寻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C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D为了消磨时光

近乎41.67%的学生选择了A.锻炼自己的能力,B-34.62%,C-22.31%,D-1.4%。“锻炼自己的能力”无疑当选众在校生进入社团的初衷,虽然这是许多学生的初衷,但它的存在也一定程度上地说明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能够锻炼自身的能力、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的事实。

你认为在参加社团活动中你学到了什么样的能力?

A组织能力 B统筹管理能力 C和老师打交道的技巧

D没学到能力,只是打酱油 E其他

43.14%的学生选择了A.组织能力,B-32.28%,C-9.60%,D-1.41%,E-13.57%。可见大部分参与调查的学生希望在社团活动中得到的是提高组织、管理交际能力与增强人际关系,这说明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与社会上的接触的机会,并且能够发现一部分志同道合的朋友。

笔者同为一名在校大学生,以上分析结果可折射在笔者所在的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KAB(know about business)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培养大中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专门开发出的新项目,庆幸的是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呼应这一项目,身为一名商科类学生,通过KAB这个社团开设的KAB、SIYB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心理学等丰富了专业知识面;企业家进校园、企业直通车、实地调研等活动扩充了我的人脉、锻炼了我的沟通和逻辑思维能力。

笔者虽是一名商科的大学生且热衷于各类创业教育活动,但并不意味着笔者想要去创业。通过社团活动接触社会,丰富知识、提升技能、更加富有专业素养。同样,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性格相近、目标相似、兴趣相投,得到提升的同时也获得了学生时代的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但是大家通过社团活动想学到一些课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技巧以便为未来进入社会的自己加码加量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小结观点

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则是依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然而大学阶段是在校学生的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认知能力基本成熟,主体性、独立性、参与性等心理品质不断增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自愿参加社团活动,在活动中能够通过积极模仿、主观认同等方式,深层次的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寻找各自的发展空间,努力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三、总结

参与社团活动的程度是各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架起高校与社会间最稳固的桥梁,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可以尽早地接触社会,对自身发展有所考量。大学生在主动地走进社会并有所体验后,当真正踏入社会时,焦躁无措地面对社会将会被从容所代替。但由于社团发展起步较晚,仍然处于发展不完善的阶段,社团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影响也是不平衡的。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校方和社会各界齐心共进。

上一篇:谈歌曲演唱的处理方法 下一篇:《宠儿》中的超自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