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表演的审美探讨

时间:2022-05-02 07:51:12

合唱艺术表演的审美探讨

摘 要:合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有的音乐表现形式所创造出来的和谐之美,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群众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音乐技巧和知识,其自身对美的要求也会提高。合唱对于人们在艺术素养、民族精神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起到的功能作用,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其对素质教育、群众文化等社会实践都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合唱;艺术表演;审美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18-01

合唱起源于西方,在中国的发展已近百年,并与中国人民的生活实践及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汉代汉武帝时期间献王刘德及毛苌等人所作《乐记》集中论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认为音乐可以“修身及家,平均天下”。即可以用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音乐与礼、刑、政特征不同,功用不同,但可相辅相济,达到“同民心而出治道”的目的。

随着历史时代的更替,合唱艺术表演既有传承也有发展,其特有的音乐表现形式,群众文化的承载,刻画的音乐形象,所创造出来的和谐之美,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中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从合唱歌词的“诗”“画”美,到曲调的“情”“意”美,给予了合唱作品的一个初步的基调。以深厚的文学底蕴为基础,搭配上优美的旋律,考虑到易上口演唱的因素,简练、充满生命力和想象力的创造空间会将唱词与旋律中的韵律相结合,并迸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这就要求词作者在审视作品诗词句精致的同时,考虑到与曲作者创作的旋律、和声、节奏所匹配,才会充分的展现出合唱作品的创作美。

合唱中的伴奏也是整体合唱作品中的重要体现,可分为有伴奏和无伴奏合唱。其中无伴奏合唱是合唱艺术中最难表现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抛弃了伴奏,对人声的演唱要求就更高,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及整体的饱和度都有极高的要求。而伴奏作为合唱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以我院2013年9月27日举办的《雅韵三湘・音乐经典》“天籁之音”合唱专场音乐会为例:纯钢琴伴奏的作品较多,《大江东去》《葡萄园夜曲》都是很经典的合唱作品,其钢琴与人声的结合,可强可弱,情绪带入浑然一体;也有无伴奏的合唱作品,内蒙古民歌《牧歌》其悠远昂长的曲调,在人声缓缓的连续流动中,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大草原之上;加入民乐队伴奏的《葬花吟》古筝的弹拨和二胡的揉弦烘托了乐曲的情绪;加入管弦乐四重奏伴奏的《为我们圣婴孩诞降》使圣赞诗的音乐风格、情绪和感情基调都更为浓厚的体现了出来。其整体贯穿的旋律线条与整场音乐会的舞台效果都给听众展现不一样的审美体验。不同的合唱作品,搭配上不同的伴奏形式,加上人声的交织进行,产生的独特的视觉美、听觉美和协调美都展现了合唱所追求的艺术魅力。最后,再加上合唱指挥以自身指挥技术能力的体现,对合唱队员作出的音色、力度、速度的要求,对合唱作品作出的艺术处理,三者合一和谐体现出来统筹美要贯穿在整体合唱训练及表演创造过程的始终。

合唱是一种具有大众性的艺术形式,有更为广阔的普及面和参与性。人们在参与合唱的过程中,不仅能学习音乐技巧和知识,增强集体荣誉感、积极地受到合唱艺术的培养及熏陶、改善生活质量、体现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其自身对美的要求也会提高。在指挥的引导下,指挥自身对合唱艺术审美的理解和合唱团员对歌曲的主观意向,双方之间的结合会产生出一个自然的审美体验。既可以指挥引导合唱团员感受美,也可以合唱团员感受歌唱本身带来的愉悦情绪。

合唱是多声部的艺术表演,就要求了音乐的统一、和谐,也表现了它是一个适合表达群众团结、体现民族与国家精神力量的载体。在参与演绎赞歌、史诗等艺术歌曲中,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崇敬都在词曲作者表达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有了特殊的二度创作,自身情感的带入也对此类歌曲的审美有了新的升华。而大规模的组织红歌的合唱的比赛和参演都让人们在排练和演出的艺术体验中,将爱国主义所带来的精神力量以积极的方向大面积的扩散出去,参演的演员和观看的观众都会对合唱艺术的审美有特殊的体验和提升。

合唱艺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分支,以其场面的恢宏,集体的构成等特点,在相对较封闭的校园生活以及社区文化里带来了活泼的新面貌,在组织和参与中,其个人情感和集体情感的交流会让人们得到情感创造、表现的满足和情感的宣泄。这种集体唱歌的形式也会引导大家走向一个正确地、积极地审美体验,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合唱这一具有综合性、大众性、和谐性的艺术表演形式,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艺术审美,在参与和体验合唱艺术的同时,对自身、团队和音乐作品的要求都在追求完美的体验。其从艺术素养、民族精神和审美意识的培养等方面起到的功能作用,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在社会进步和飞速发展的今天,合唱集群众文化、高雅艺术为一体,必将反馈于社会,最终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美学教程.

上一篇:从《千只鹤》看川端康成的双向高度 下一篇: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