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工作的几实践探索

时间:2022-03-07 05:26:11

当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工作的几实践探索

【摘 要】为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其中,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发挥,离不开团队的协同,为此,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工作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探析了原因,建议从提升素养与能力开始、从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入手、设定共同的目标、营造互助和谐的团队氛围,然后加强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就能建设成一个具有高素质群体组成的高校辅导员团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实践探索;管理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由于当前教育环境的复杂化,育人工作很艰巨,为进一步加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奉献社会,必须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坚定、业务熟练、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辅导员团队,提高工作效率,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对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探索,对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成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高校育人与管理的复杂性,对于辅导员的自身素养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古训说的好,“一人难聚众人智”。为此,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意义凸显重要。第一,辅导员团队建设可以降低辅导员角色压力,减轻角色冲突。第二,逐步实现辅导员的专业化。因为高校新形势的发展必然要求辅导员走专业化到道道路。第三,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开展各项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如中途更换辅导员会给学生工作带来很多问题,辅导员团队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作的连续性。第四,有利于增强辅导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使辅导员之间相互协作,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合力。[1]同时,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对于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法来解决,在全校形成人力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二、 新时期辅导员需要团队建设的原因

(一)工作难度加大

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多出自独生子女,物质条件较优越、是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一代。小部分同学自私自利,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自我控制能力差、独生子女年代还缺乏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心理素质脆弱、情绪调控能力缺失。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品行特点,总之,工作难度加大,上述情况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搞好本职工作,辅导员需要相互交流管理经验,需要团队的协作,

(二)工作对象增多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为满足全民的普及需求,扩招逐年增大,高校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形势:例如典型的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使大学生的学习主教楼和大学生公寓相脱离,大学生有时到教楼上课,公交车需要好几站的路程,偶尔还有堵车现象。这种流动上课的特殊性加大了辅导员管理的难度。一人体力和精力有限,需要团队的配合、协同工作。

(三)工作性质复杂

面对江河日下的学风和泛滥成灾的个别社会歪风,辅导员任务更凸显出一种艰巨性。学习方面,既要引导大学生努力学习,熟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日常管理方面,要管理大学生遵守宪法校纪,不沉溺网游;做人方面,要教导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坚定信仰和信念,知荣辱、讲奉献。要维护公平正义,做一个负责人之人。在校学好本领,毕业后服务社会等。总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责任任重而道远,需要搞好团队建设来胜任工作。

三、辅导员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努力提高辅导员自身素养

找准定位、明确职责,有利于辅导员增强个人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不断革新与完善。因此,高校辅导员为胜任新时期的本职工作,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自身素养的提高必须同本职工作项结合。一是在政治思想方面,要紧跟时代的脉搏,用抓实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来引领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做一个政治思想过硬的当代大学生;二是在学生管理方面,要熟谙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对学生在学习、住宿、课外活动等方面的指导语管理;三是服务方面,一要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日常的吃、穿、住、行、学等情况,二可以通过博客、QQ群,对大学生开展“问题大家谈”等活动,也可以按计划开展励志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等,利用自身的素养,当好大学生的成人、成才的领路人。

(二)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不断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有利于团队建设的开拓创新。其中,队伍结构无疑是决定团队战斗力强弱的关键。在现有情况下,院系辅导员团队显然是各高校开展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从基层做起,优化本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在学校层面,应根据队伍建设规划需要和学生工作的需要,通盘考虑各院系辅导员团队的构成,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指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特殊学生帮扶与资助等具体工作内容,结合本院系现有辅导员的年龄、性别、专业背景、个性与专长等方面的搭配,选聘和调配合适的辅导员,像学科建设那样建立结构优化的“团队”。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各类委托项目的实施来不断培养辅导员团队的默契,提升团队凝聚力,使团队成员在各项工作中有分工,有合作,从而增强辅导员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

(三)设定共同的目标

设定共同的目标是形成一个团队的首要条件,是形成团队文化的核心动力所在。团队建设必须明确以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并以此为方向,凝聚团队中的每一个人的力量,让团队成员共同奋斗、奉献。要把辅导员团队的思想行动统一于这一目标系统之下,使辅导员成员协调一致地按计划、有指挥的学习、交流与研探,集“集体智慧”,实现团队既定理想目标的达成。辅导员团队的目标若是模糊不清,那么它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在制定统一的目标之时,必须区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两者要辩证统一。过于强调长远目标,就会脱离现实、迷失团队的发展方向;过于强调短期目标,会使辅导员缺乏信心和远见卓识,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因此,辅导员只有在合理的、明确的目标前提下,才会强烈地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才会迸发出积极性和创造性,团队才会更有活力和凝聚力。

(四)营造互助和谐的团队氛围

为突出团队互助精神,帮助辅导员走出日常工作“独挡一面”的思维定势,在交流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真正体现团队有别于个人的价值所在;同时,明确求同存异是团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团队的全体队员应该在遵循共同点的同时,善于分析思考别人的建议,在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上,相互接纳、包涵、信任,以诚相待,寻找共同点,相互帮助,为团队共同目标不断努力,营造温暖和谐的氛围保证团队的长期发展;再则,持久的学习和创新是辅导员团队保持前进源动力,倡导创新理念,敢于在工作和研究中提出新观点、研究新途径,争取打破常规取得工作和研究中的新突破。

(五)加强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

团队文化是团队工作实践中共同信奉的文化价值意识的体现。团队文化依靠潜移默化地作用,去影响团队成员形成共同的、特有的价值观,进而影响团队确定特定的行为准则,形成团队成员思想中比较一致的意识和行为。文化建设是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核心和灵魂。辅导员作为一支特殊的“管理+服务型”团队,必须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个人和团体的价值导向。在长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共同的规范、信仰、价值观联系在一起,产生“共情”,才能对学生工作及相关事物产生共同的理解和共同的行为,形成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共同的团队文化,营造积极、和谐、奋进、向上的文化氛围,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团队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使整个团队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是团队成员内在价值驱动,能促进辅导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成长。一是在精神层面上,落实辅导员职务职称待遇,适时合理解决辅导员享受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待遇; 客观公平解决辅导员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评定,同时为专职辅导员提供外出考察学习、挂职锻炼机会,从根本上解决专职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和后顾之忧。二是在物质层面上,提供较好的办公条件,逐步完善辅导员津补贴制度,将辅导员辛勤付出与工作评优、岗位聘任等实际问题相挂钩。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鼓励都应做到公平、合理、适时,以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充分调动专职辅导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专职辅导员工作团队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秀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审视与对策[J].科教导刊2014,2

[2]魏代梅.试论新形式下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3,5

[3]俞世恩.高校校院辅导员团队分层建设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8

[4]蒋小忠.辅导员团队文化建设研究[J].科教文汇2009,5

[5]陈元瑞.高校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上一篇:基于活动理论对移动学习活动设计原则初探 下一篇:重树幼儿教育中的“游戏精神”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