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权私权化路径的探究

时间:2022-03-06 09:21:18

摘要:文章通过对专利权制度的问题和背景分析,得出专利权私权化的必要性,然后专利权制度的近论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私权化路径的合理性,最后对专利权私权化路径的历程和发展完善的阐述,实现对专利权私权化的深入解析。

关键词:专利权 私权 专利权路径

一、引言

当前科技日益进步,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知识产权理论方面却不能应对国际趋势和现实问题的挑战,这就需要加深对知识产权理论的研究和拓展,对知识产权的私权化进行分析,并对其作为私权的正当性进行解释,实现对专利权技术形成路径和发明创造等专利权私权化体系的构建。

二、专利权私权化的问题与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专利权的滥用,专利壁垒、专利联营、专利与标准的结合等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进步和科技的传播。专利的效力和知识产权的队形急需不断增强和扩展,生命技术与物质、商业方法需要不断获得专利法的保护。研究专利权私权属性,必须从知识产权的调整对象和私权的传统对比入手。从历史的角度来探寻专利权私权的本质属性,对于权利的界定,并非所有的物都可以成为物权的课题,也不是所有发明技术和工商业标记都能成为知识产权的对象,这就需要从更深的层次来探究智力成果、工商业标记和商业形象私权化的路径,以此来进一步促进其对专利权的保护,实现对知识产权理论的深化。

三、专利权私权化的合理性

专利权私权化其合理性主要从专利权的理论研究和现实中寻求,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从侧面体现了专利权私权和的必要性,近代自然权利理论学者认为,专利权是人们的智力劳动成果,是人们的一种劳动方式。国家知识对其进行法律上的承认,因而其创造者就应当具有相应的私权。精神产品依其特殊性和表现方式的不同,能够直接的形成其外在性。创造性智力成果经过人的意思表达,外化成特定形式的技术方案后,就能成为自由意志支配的对象。这就构成了智力成果的存在合理性的条件。

功力主义理论认为只是产权制度的建立在于激励增加知识产权产品的供给,确保人们获得更充分的获取权。专利制度的作用表现在刺激发明创造,促进社会科学的进步,对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防止社会资源的浪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经济分析法学理论学者认为,市场交易重要的前提是对产权进行界定,专利权的私权化正是这一前提的体现,其清晰的界定可以实现公平自愿交易,节约成本,刺激每一个生产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专利权私权化的界定,对于智力成果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刺激。

工具主义理论学者认为,知识产权被归为无形的财产权,对这种抽象的财产通过专利权等正式程序进行实际的表现,就形成了外在的实体,而通过对相关实体形式进行控制,达到对其财产权控制的目的,专利权就是这种基于抽象而产生的独占性的财产权。

从近论学者的观点中我们看出,专利权私权化有其合理和正当性,专利权私权化会促进科技进步及知识产权理论体系的完善。

四、专利权私权化路径的研究

专利权私权化对于商业技术和知识的保护来说比商业秘密有优势,然而在近代之前对于专利权制度的弊端也饱受争议,因为专利权往往会与垄断权相联系,样就不利于市场竞争和技术的创新。从20世纪以来,专利权制度不断完善,技术秘密的保护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商业秘密的保护并不是一项财产权利,国家对其保护和认可都相当的困难。商业秘密通常是秘密保护的,其所有人会采取各种措施来进行保密,但是还是存在因泄露或被窃取等因素存在,导致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作为商业秘密保护的另一途径专利权制度便成为商业秘密保护的有效途径。专利权的保护,不仅能通过法律手段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并且对商业秘密保护的成本要求很低。

技术私权化对于物权也具有依附性。近代以来私权、权利都是建在物权体系上的。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都依附于物,虽然专利权的出现比物权早,但是私权主要以物为对象,而不是以技术为对象,因此大多数的财产权都是以物权为基础的,专利权的私权化也同样的以物权为基础。专利权和物权都有同源性,在属性上有相似性,因而专利权私权化与物权私权属性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物权私权制度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发现专利权私权化的路径,达到对专利权私权化的深入探究。

专利权私权化同物权私权化一样都是经历了先产权化后私权化的进程。同物权私权化相比,专利技术的人身依附性要强,其独立性相对要弱。通过对物权私权化和专利权私权化的比较,可知两者在影响因素上基本相同。专利权作为一项绝对权,和物权具有相通性,对专利权私权化的研究,从专利属性的角度为专利制度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对专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启发。

五、小结

对专利权私权化的研究,通过对其实现路径的探讨,发现专利权私权的意义和本质属性,加强专利技术的保护,对人类智力成果的认可和保障做出了贡献。对其历史地位和属性的探究,使专利权私权化路径更清晰,更深刻的了解了专利权制度。

参考文献:

[1]刘春田.中国知识产权评论[M].商务印书馆,2002

[2]汤文舜,文希凯.专利法[M].人民法院出版社,1990

[3]梅夏英.物权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上一篇:分析高层居民住宅火灾之特点 下一篇: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