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属界定

时间:2022-10-24 04:16:35

论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属界定

[摘 要] 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的授权量较低,成果转化率低,而且专利的“沉睡”与“逃逸”现象严重,折射出现行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不合理。合理界定职务发明权的归属,应当明确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从现实情况出发,建议将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于高等学校;同时,要提高现行的对于发明人的物质激励标准,激发发明人的积极性,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关键词] 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权利归属

[中图分类号] G642.42

[文献标识码] A

Patent Ownership Definition of Job-Related Inven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nd the Discussion on the Modification of Article Six in the Patent Law

YANG Shuling, SHI Jingyu

Abstract: The current ownership system of job-related inven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s unreasonable, being reflected by the few amount of granted job-related patent and low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rate with many severe cases of frozen and escaped patent. The ownership of job-related patent should be defined b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public interests. Taking accoun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we suggest accrediting the patent to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addition, improving the material incentive measures to inventors to stimulate inventors' enthusiasm and enhance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job-related invention patent, patent ownership

一、职务发明专利权属界定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条明确了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的界限,以及游离于二者之间的“混合发明”,并对权利归属作出规定,职务发明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关于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规定包括以下情形:一是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是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是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第二类为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专利法实施细则》将其解释为“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同时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专利法》第6条第3款规定了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二、职务发明专利权属制度存在的缺陷

据中国科技统计2009年公布数据,大专院校专利授权量为14391,占总授权量52265的27.53%,这与高校的基础性科研地位不相协调,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理、工、农、医领域技术转让专利出售数为2009年1571项,占同期授权专利权数的10.92%,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专利成果的转移率较低,现实中高校的职务发明专利“沉睡”或者“逃逸”现象严重,除国家政策及经费投入的原因外,现行的专利权属界定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行职务发明权属制度主要存在的如下问题:第一,将“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界定为职务发明,过分强调了“物质技术条件”对于发明的决定性作用,而将对发明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发明人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放在了次要地位;第二,在实践中难以把握“主要利用”与“利用”的界限,在发生争议时,不利于保护科技人员与高校双方的利益;第三,职务发明专利下,发明人的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等学校与科研人员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当然遵循上述规定,高等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具有人才、学科以及学术环境的优势,承担着大部分的国家基础研究工作,产生包括专利权在内的大量知识产权,如何界定知识产权权利归属,影响着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现行规定不利于激发高校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从而阻碍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最终影响到国家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三、合理界定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建议

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自专利法自产生之日起即开始调整,已趋于平衡,而发明人与雇主之间的关系,则是19世纪末由专利法规制,由于雇主与发明人之间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加之雇主一方事实上的强大地位,专利法一直致力于平衡二者的关系。我国《专利法》自1984年颁布以来,历经三次修改,但关于职务发明问题没有实质性变化,其目的仍为维护雇主利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发〈2008〉18号)将职务发明制度的完善提高到了战略高度,在专项任务中提出:“完善职务发明制度,建立既有利于激发职务发明人创新积极性,又有利于促进专利技术实施的利益分配机制”。

在立法例上,关于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规定主要有两种:一是遵循“雇主(高校)优先”原则,即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于雇主(高校),对于发明人(科研人员)规定有不同形式的激励措施。这一做法的根据在于高校提出了职务发明的任务,同时提供设备、资金以及场所等物质条件,同时承担着科研项目失败的风险,比如法国,我国实行的即为此种原则;二是“发明人(科研人员)优先”原则,即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于发明人,雇主(高校)享有发明专利的实施权,比如日本、德国采取此种做法。一国在立法上采取何种原则,是在考虑其立法传统与现实情况之后的选择,目的在于鼓励发明人、激励创新以及促进科技进步。我们对于现行的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完善提出以下建议:

1.明确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于高校

目前,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应当归属于高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首先,科研项目由高校提供资金、设备、场所以及技术等条件,对于科研人员进行组织、培训、提供深造与交流的机会,科研人员在完成发明创造的同时,也在履行其工作职责,高校也要承担着科研项目失败的风险;其次,对于发明专利的后续改进以及发明专利的转化,在目前资本及技术市场不太完善的环境下,高校相较于发明人,有着先天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优势。此外,科研人员在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中,可能更注重发明专利的取得,而不关注发明专利的改进及应用。

2.合理界定职务发明的范围

职务发明的范围应仅限定为执行本单位任务完成的发明创造,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是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且发明人均为在职期间。

关于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这一规定的立法初衷在于防止职务发明的“逃逸”现象,这样的发明创造,可能没有使用原单位的资金、设备以及场所,但利用了在原单位的基础成果,这种情形可以通过约定竞业限制条款,高校为了防止专利逃逸,可以与科研人员约定在劳动关系解除后的一定时间内,科研人员不得从事与所在高校相同或类似的科研工作,单位为此应当按月支付给发明人经济补偿,科研人员若违反约定,则应支付违约金。

明确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不属于职务发明,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其一,科研人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不属于执行本单位任务;其二,这一规定忽略了脑力劳动的重要性,过分强调物质技术条件在发明创造中的作用。建议将其与《专利法》第6条第3款:“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合并规定,即不区分“主要利用与利用”,统一为“利用”,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应当允许高校与科研人员之间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进行约定:可以归高校;可以共有;若没有约定,则归属于发明人,同时应当赋予高校免费实施的权利,或一定的实施或转让利益。

3.职务发明下的科研人员的激励措施

明确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于高校,为了表彰科研人员付出的劳动,平衡科研人员与高校之间的利益,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对科研人员应当规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其一,关于职务发明人的物质激励。现行规定职务发明人的物质激励的法律位阶不一,形式上也有区别,基本确立了奖励、报酬、股份或出资比例以及股权分配的方式。关于职务发明人报酬存在多头立法,甚至互相冲突以及物质激励的标准较低等问题,比如《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7条:“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300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1000元”。应当规范相关职务发明报酬立法,以《专利法》为核心,统一各位阶法律中的称呼与标准,保留现行在规定下限的基础上,上不封顶的做法,进一步提高下限的标准。丰富《专利法》物质激励的具体形式,但不规定具体标准,区分用人单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等)的性质,制度各自的单行条例,其中规定奖励或报酬的具体标准或计算方法。其二,防止高校职务发明专利“沉睡”。实践表明,高校的科研成果转移率低,专利“沉睡”现象严重,原因可能是专利本身没有商业价值,也可能是由于高校自身没有精力独立或合作实施,或者相关主体出于垄断技术的目的,不管原因如何,要树立“专利没有实施,就等于没有专利的观念”,应当作出如果高校在两年内不实施职务发明专利的,科研人员可以实施,纳入专利的法定许可制度进行调整,从而使“沉睡”的专利“苏醒”,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高等学校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的现状,窥一斑而知全豹,建议将《专利法》第6条第1款修改为:“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将《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2条1款仅保留:“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是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是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参 考 文 献]

[1].cn/sjkl/kjtjdt/data2011/%E7%A7%91%E6%8A%80%E7%BB%9F%E8%AE%A1%E6%95%B0%E6%8D%AE2011.pdf[EB/OL].2012-05-07

[2].cn/kjnew/maintitle/MainMod.asp?Mainq=7&Subq=3[EB/OL].2012-05-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7条[R].

上一篇: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经济管理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3D打印机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