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建设管理论文

时间:2022-03-06 12:35:32

人居环境建设管理论文

人居环境,最重要、最基础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最近,我们就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作了一些调查。总的感觉是,全县生态建设虽有一定进步,有一定基础,但仍欠账不少,任重而道远。我们认为,当前生态建设越来越重要,必须把它作为全县林业的根本任务、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任务来抓,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从而实现衡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衡南人民创造多种福祉。

一、全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衡南县地处湘南丘陵区,居湘江中游,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衡阳市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多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全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一)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绿化。1989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衡南”的决定,1990年,全面启动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1993年提前实现灭荒达标。1998年,又启动了紫色页岩山地绿化攻坚项目,有19.5万亩紫色页岩地被绿化改造。至此,县内适宜造林的荒山基本得到绿化。

(二)生态指标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58年的9.61%上升到现在的22.2%,林地面积达171万亩,有林地面积达71.6万亩,立木蓄积量增至128.4万立方米,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区面积增至10万余亩,生态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三)生态脆弱状况有所改观。过去,由于造林过少,毁林过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频发生。曾经一度是“天晴三日闹旱灾,一下大雨遭水淹”的局面。通过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禁伐等措施,山上植被多了、厚了,对减轻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损失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生态建设模式渐趋科学。2001年,根据林业的生态和经济两大功能性质,我们对森林资源实行了分类经营,专门区划出71.6万亩商品林和88.8万亩生态公益林,其中40.5万亩被纳入部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这些生态公益林由中央财政向农民补偿生态效益基金,严禁采伐和出售。因此,这些地方林木保存完好,到处茫茫林海,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大大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

(五)全社会生态意识有所增强。全社会对林业生态空前关注,投资加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既有玉泉生态、龙须草业、岳阳纸业、欣怡林业等一批涉林企业来衡南植树种草,又有全裕彪、张竹生、封昌斌等本地大户能人大面积承包荒山造林,广大农民中既有纷纷栽树绿化房前屋后的,又有发展庭院林业的,等等。全县形成了“千军万马齐上阵,多轮齐驱搞绿化”的生态建设格局,大面积的荒山绿了,农民房前屋后绿了,处处绿荫覆盖,生机盎然。

二、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的压力增大

对衡南这个非林区县而言,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恶劣的根本现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从几项生态指标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22.2%,比全省平均水平55%低一大截;有林地面积71.6万亩,只占林地面积的40%,比全省平均数85%低得多;森林总蓄积量128.4万立方米,只占全省平均量600万立方米的五分之一。可见,我县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调查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对矛盾严重制约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一)生态建设全面提速与“红色沙漠”广为分布的矛盾。就全县生态状况而言,“东乡”森林多,“南乡”荒山多,“东乡”明显好于“南乡”。其主要原因是“南乡”片紫色页岩山地广为分布,共有58.8万亩,占全市总量的一半。这些地方完全是岩石的石头山,寸草不生,夏天灼热高温,四季萧条无比,被称为“红色沙漠”,生态非常脆弱,环境非常恶劣,当地群众深受其害。这已成为衡南生态建设的一块最大顽疾和心病。要全面改善衡南人居环境,加快生态衡南建设,势必要尽快全面改造这片“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红色沙漠”,而所要面对和克服的认识难、技术难、投入难、巩固难等方方面面的困难是无法估量的。

(二)边治理与边破坏的矛盾。森林、林木、林地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我们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防林、“三难地”改造、绿色通道等生态治理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总量;另一方面,破坏森林植被的对抗力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力度愈来愈大,破坏性愈来愈强。近年来,乱砍滥伐、森林火灾、乱占林地发案率居高不下,破坏了大量森林资源。拿宝盖镇来说,近年来,拿斧头的多,拿锄头的少,山越砍越光,导致2005年与1995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减少3万余亩,林木蓄积量减少1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下降2个百分点。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反面例证。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这里又可细分成四对矛盾。一是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在耕地被冻结的情况下,要推进城镇化,向山上进军似乎成了必由之路。特别是要建好县城,势必要砍树、推山、平地,破坏了原生植被,破坏了县城自然生态,否则新县城无法做大。二是招商引资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可以这样说,县内95%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都涉及到占用林地、砍伐树木的问题。一个项目引进来,就有一大片森林、林地遭殃。三是工矿企业对木材的需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市木材厂、岳阳造纸集团、西渡造纸厂、川口钨矿、向友木业以及衡南和耒阳的大量煤矿在我县的年木材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多,不过度采伐森林,企业何以运转?而过度采伐森林,生态又怎能好转?四是农民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拿金竹、岐山等林区来说,山地多,耕地少,只能靠山吃山。而现实情况是,这些林区比粮区苦,林农比粮农穷。为什么呢?虽然山多树多,但为了保护生态而禁伐或限伐,山上有树不能砍,有钱不能赚,生态效益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却降低了,林农只能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四)生态建设投入需求增大与国家投资项目减少的矛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衡南,既愈来愈迫切,又愈来愈艰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愈来愈大。而国家投资的生态建设项目已逐渐调整“西移”,湖南作为中部省份,生态项目已大量减少。今年以来,我县除几千亩投入很少的荒山造林项目外,目前还没有一个大的部级项目落户,生态建设资金非常短缺。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县生态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生态建设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生态建设速度与质量,统筹生态治理与森林保护,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衡南的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创建“天蓝、山绿、水清、环境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既要讲究生态建设速度,又要讲究生态建设质量。科学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是数量,好是质量,快一定要建立在好的基础上,否则,欲速则不达,越快越劳民伤财。对于生态建设,更应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将速度和质量较好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对我县“南乡”片的谭子山、三塘、洲市、茅市、柞市、泉湖、栗江、近尾洲、松江等乡镇50多万亩的“红色沙漠”改造问题,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求快不求好的作法。要突出重点、分步改造,科学规划、分类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创新,采用乔灌草一起上,封育造管并举的技术措施,切实做到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在扩大绿化总量的同时,提高绿化质量和效果,真正将危害人民的“红色沙漠”改造成为适宜人居的“绿色海洋”,切实化害为利,造福子孙后代。

(二)既要抓好生态治理,又要抓好森林保护。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培育森林就是治理生态环境,破坏森林就是破坏自然生态,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然生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与保护二者不可偏废,必须一手抓森林资源的培育,一手抓森林资源的保护,造管并重,以增量保存量,以存量促增量。一方面,要大力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生态治理项目,大力更新采伐地和火烧地,确保宜造尽造,有山皆绿。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全县毁林势头十分猖獗的现状,必须保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执法行动进行到底;要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减少火灾对生态的破坏;要全面深化森林分类经营改革,通过建立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应保护的公益林全部保护起来,使这些地方实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山水原貌,不推山、不砍树,不破坏、移植古树名木,修路、建房要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真正寓生态治理保护于新农村建设之中,做到两不误,相促进。

(三)既要发展好经济,又要保护好生态。一要在思想观念上认同,牢固树立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念。一方面,良好的自然生态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本,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破坏生态,就是破坏生产力,破坏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又是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改善生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就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贫困只能加剧生态恶化,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改善生态,最终走出贫困加剧与生态恶化的怪圈。因此,必须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在保护生态中谋求经济发展,在发展经济中谋求生态保护,偏废放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二要在经济发展中保护,奠定生态保护的物质基础。在思路谋划上,我们要按照县委“繁荣农村、主攻工业、激活商贸、做旺县城”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富民强县摆在第一位,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在项目建设上,凡是对生态环境没有破坏的经济建设项目,林业等部门都要予以支持;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小的项目,要加以规范引导,尽量减轻破坏程度,并进行异地造绿,实现林业生态损补平衡。在工作重心上,当务之急是要将项目引进,将工业做强,将经济总量做大,将财政蛋糕做大。在有钱办事的基础上,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整合大量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投入到生态建设当中,为生态建设奠定物质基础。三要在生态保护中发展,促进衡南经济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好生态,就会带来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反之,就会带来穷山恶水、山穷水尽。张春贤书记在考察怀化林业时说得好:“湖南森林覆盖率55%,蓄积量5.5亿立方米,一个指标都不能降,否则经济再发展,我们都对不起老百姓,对不起子孙后代,这样的发展,说重了就是图政绩而不讲良心的发展。”这对衡南来讲,更有现实指导意义。招商引资上,要坚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标准,不能饥不择食,不搞“捡到篮子都是菜”。林业部门在审批林地使用手续时要严格把关,对一些以办厂为名、圈地为实或不合生态标准的项目要敢于亮红灯,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县城建设上,要按照“生态园林城市”的科学合理定位,搞好整体规划。要尽量保持云集良好的生态,维持现有森林景观原貌,保护好古树大树,不要动不动就推山,动不动就砍树。要在河东尽快规划建设一个城市森林公园,真正将新县城打造成衡阳市的“后花园”。

(四)既要注重林业生态建设,又要注重林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只有发展好产业,让林农脱贫致富,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为生态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只有建立完备良好的生态体系,满足社会对林业的基本需求,才能引起全社会对林业的重视,才能激发更多的人来发展林业产业。因此,必须将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一起抓,形成以生态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以农民增收推动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这样,既可实现生态与产业双赢,又会很好地解决国家投资项目减少、生态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对我县来讲,一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进程。衡南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大,有湖南唯一的“百鸟乐园”江口鸟洲,有怪石嶙峋、景观奇特的川口、麦园和双田三大溶洞,有一片省内海拔最低、保存最好的原始次生林,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打好生态旅游牌。要发挥自然和区位优势,重点抓好林木种苗、花卉盆景、油茶、茶叶、食用菌、楠竹及其制品、竹笋、野生食品等林产品生产建设。要以泰格林纸集团为龙头,加速特色纸材林、板材林、龙须草等产业的基地建设,大力培育速生丰产林,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真正形成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千家的发展新格局。二要提高产业发展生态化水平。产业发展生态化,就是要降低生态资源消耗,提倡生产绿色产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要重点支持有林业特色、有市场潜力、农民受益面大的林业产业,将其与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三难地”改造等生态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商品林、经济林的管护,防止滥伐、火灾、虫害等生态性破坏。要依托青山绿水、森林景观,鼓励林区农户兴办“农家乐”,使林农真正实现从“砍树”到“看树”,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养山的转变。要将林业产业建设与村庄绿化、四旁植树、农家庭院绿化结合起来,实现村庄园林化、庭院绿化效益化、公路林荫化、河道风景化,打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上一篇:质量技术监督局半年工作总结 下一篇:公益性地质事业单位出纳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