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能电网的全景与前景

时间:2022-03-05 04:10:41

国家智能电网的全景与前景

当前,发展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全球电力工业转型升级的共同选择,我国也已进入了坚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阶段。智能电网是一个可以把数以百万计的传感器连接到一个先进的通信和数据采集系统的庞大且完整的电力系统。随着电网的进化,建设中国特色的智能电网和新兴产业,是信息化建设和节能减排的巨大转机。

大电网进化

相比旧电网体系,智能电网首先是旧网向新网的不断进化。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部副主任王继业日前在2012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年會上介绍,国家电网从2006年至今相继推进“SG186”和“SG-ERP”工程,来完善电网的信息化架构。目前,国家电网信息通讯覆盖率已达到100%,初步建成集团企业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有效地提高了电网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当前,国家智能电网建设分三阶段推进,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到2015年信息化支撑初步建成,而在第三阶段(2016-2020),将实现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建成和完善提升。最终国家电网将基于云分析、管理控制、智能处理的三层智能作业应用,实现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三流合一。

据了解,2006年,国家电网SG186计划具体出台。2009年,SG186工程提前完工。通过SG186工程,国家电网建立了“企业集团级一体化信息系统”,根本扭转了信息化滞后于电网发展和企业管理的被动局面,有效支撑了企业在管理和电网发展方面的需求。王继业介绍说,今年国家电网十几个省公司的“大规模,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基建”五大变革,就是依赖于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才得以顺利实现。

目前这套系统在用信息系统设备600多万台,应用系统两级部署2300套,比过去的上万套有了大量精简。这套信息化系统使所有各项业务处理周期缩短了30%,财务月结速度平均缩短50%,电费资金到帐时间缩短70%,效益也明显增加。而随着业务数据的不断暴增,未来智能电网在信息接入、海量存储、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方面将會有新的高要求。在信息接入方面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支撑各类系统的安全性,要建设多渠道用户的入口,提升信息双向交互的安全防护能力。而智能分析方面,对数据进行决策分析和数据挖掘的能力也需增强。

为此,国家电网在SG186的基础上,推出了“SG-ERP”工程,旨在建立覆盖面更广,集成度更深,智能化更高,安全性更强,可视化更优的新型IT架构。其区别于SG186之处在于,纳入了电力应用的全过程,在数据集采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的功能。

如今SG-ERPX,程经历了2011-2012两年的发展,虽已取得一系列成果,但相关完善工作将會继续。其电网信息系统将在平台集中、业务融合、决策智能、安全适用等方面,进一步由186向ERP过渡。在过渡的过程中,主要内容和主体架构都不变,而内容较之以前會更为全面。

平台集中方面,即在信息网络方面建设广泛覆盖的信息接入和高性能骨干信息网络,主要将在前端信息接入、变电检测充电等信息网络方面进行沟通,最终达到100%的网络覆盖率。下一步国家电网还将通过3D集中灾备中心建设,最终形成3D数据中心,实现对设备的整合、共享及虚拟化,实现对设备资源的动态调整。

业务融合方面,国家电网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业务应用,全面支撑智能电网各环节的需求,同时在资产全寿命、能量全过程、客户全方位和核心资源方面进行横向打通,真正实现业务融合和数据共享。

决策智能方面,构建智能完善的决策体系,一是在经营管理上构建各专业领域的智能辅助决策分析体系,二是在公司层面建立战略决策分析。而在安全适用方面,要由过去信息安全的被动防御体系变为信息安全主动防御体系,使其在安全管理、安全基础设施方面都有显著提升。

除此之外,国家电网总部及两省市公司还将在信息系统调度预行监控中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两层调度、三层检修,全面支撑和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SG-ERP上,采取基于企业架构理论实施新的方法,即SGEA架构,包括策略层、管理层和实施层。从2011年后,国家电网公司所有实施新项目全部按照SGEA新架构体系实施。

王继业介绍说,目前智能电网有关信息化的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包括信息采集、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GRS、为用户提供业务办理的95598互动服务网站都处在推进建设阶段。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统一视频接入平台已进入推广阶段。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可能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项目。而随着智能电网不断推进,一个中国特色产业正在冉冉升起。

带动特色产业

智能电网不仅便利了百姓生活,也助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王继业表示,智能电网建设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升级换代,推动相关产业及应用的发展。如清洁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建设将大幅度提高电网接纳间歇性清洁能源发电能力,这是清洁能源发电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前提;清洁能源发电设备制造,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新材料产业,如光电转换材料、储能材料、绝缘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等;电网设备制造产业,如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变压器等;信息通信、仪器仪表、传感、软件等;新能源汽车产业。这些新兴产业或将形成一个中国特色的产业。

近日,国家智能电网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正式启动,为智能电网助力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该项工程是由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今年联合批复的七项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之一,旨在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围绕电力输送发、输、变、配、用等环节的精准化管理,以及电网设备的一体化管控,开展示范工程建设,推动电力系统向高效、可靠、绿色方向升级。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实施,计划于2013年底建成。

国家电网公司选择在北京、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辽宁、宁夏等地,具体开展输电设备及线路状态监测系统、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接入控制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及运营管理系统、电力智能小区、园区试点工作,建设示范工程。

此外,在中国的沿海地区,智能电网也方兴未艾。浙江绍兴市镜湖新区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方案日前正式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的审查,这一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集合了国内智能电网“发、输、变、配、用、调”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整体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绍兴建设智能电网的最大特点,是将智能电网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对接,将“智能”与“绿色”有机结合。位于浙江的海盐县已经宣布,12.7万用电客户已全部更换完智能电表,海盐成为中国第一个“准智能电网城”。“智网”驱动中国,抢跑“智网”,势在必行。

上一篇:iSTART来到中国 下一篇:锦江之星:智能酒店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