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外贸英语教学

时间:2022-03-04 06:30:19

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外贸英语教学

内容摘要:外贸英语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两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高职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本文针对高职外贸英语教学中还面临的教材、教法等问题,确立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和增加实地实践,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技能应用型的高职外贸人才。

关键词:能力导向 高职外贸英语 案例法教学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因此,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因此,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与外贸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特别是外贸英语专业,该专业综合了英语专业和经济学领域的热点学科国际贸易,满足了外贸人才就业需求。所以,要想培养一名合格的外贸英语人才,就必须提高外贸英语的教学效果。由于外贸英语专业不同于传统的专业英语课程,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方法等各方面就有明显的特殊之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外贸英语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还应该与经贸实践和社会需求相结合,重点对外贸英语的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基于能力导向的外贸英语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外贸英语教学存在问题

1、教材

目前,和外贸英语有关的教材很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共同问题。首先,教材内容较为陈旧。部分教材仍然停留在要求学生去记忆相关的短语和文章,这就明显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其次,由于最初没有专业的外贸英语专业,很多的教材都是英语专业出身的教师拼凑而成的,这些教材的内容虽然没有错误,但其实际的应用性和专业性很值得商榷。

2、教法

由于外贸英语对于英语以及经济专业的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当前的教学就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外贸业务功底的教师当作国际贸易导论课来教,二是英语基本功扎实的教师当作英语写作课来教。这也真实地反应了我国当前外贸英语教学的一些现状。

丁波玲在对高职院校外贸英语课程改革问卷分析中指出,教学模式老化,大纲设置不合理,书本知识与实际脱节严重,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是当前外贸英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已经严重影响了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外贸英语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以能力为导向,改进高职外贸英语教学

1、精选教学内容,营造仿真教学氛围

教学内容的选取好坏直接会影响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材内容的选择就必须和贸易实际密切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营造一种仿真的工作氛围,切实地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因此,真实性、示范性和实操性是外贸英语教材必须具备的三大特征。真实的教材内容来自于国际贸易相关的真材实料,可以选择一些外贸公司的真实业务信件和订单合同,并且要对公司和客户信息做相应的保密处理。作为教材同样必须有一定的示范性,这样可以给学生提供较好的示范作用。实际操作性是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时有足够的信心和技巧完成工作任务。

2、引入案例教学法,注重教学的务实性

(1)案例法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本的教学素材,把学生带入特定的事件情境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并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贸活动就愈发的频繁,创新的外贸交易方式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些因素都要求从业者必须有较强专业综合素质,客观上要求外贸英语教学要与国际贸易业务相结合,而案例教学模式便能较好地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2)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之所以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大力推行,这是由其自身的优势所决定的。传统的语言教学以模仿和记忆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活动是被动接受的。而案例教学法则相反,因为案例教学能大大缩短教学情景与实际外贸情境的差距,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变成积极主动的分析讨论。另外,案例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强化,进一步提高了其对于表达方式的选择、讨论技巧的改进,并且通过环境模拟还可以增强学生面对困境时候的自信心。因此,案例教学法的引进对于任课教师和学生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如果应用得当,则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不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且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是专注于学习书本的死板的知识而忽略实际能力的培养,不仅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不利,也影响今后的就业。而案例教学法注重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更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并重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升学压力已不是其重点,他们更多的是面临毕业后的就业择业问题。如果学生在毕业后,既有扎实的外贸英语基础知识,又具备实际的外贸操作能力,他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可以很快的适应工作环境,得心应手。而相反则会在就业过程中处处碰壁,大大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知识的实用性和实际操作性,让学生的日常所学可以很快地运用在工作中。同时更要注重专业实际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操作技能,用技能来巩固知识。

(1)在班级成立虚拟外贸公司

实践才能出真知。外贸公司之间的外贸函电以及商务谈判是外贸英语的主要学习内容,所以成立虚拟外贸公司,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真实地业务联系和贸易往来当中,达到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寓学于乐的目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德国就兴起了在金融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建立模拟公司。学生学到的知识在组建和运营公司的过程中得到了巩固和印证,并且可以了解公司经济往来的各个环节,而模拟公司也不必承担任何的经济风险,让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可以为自己的公司取名,自由选择业务范围,设立法人以及成立董事会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外贸实践活动,熟悉外贸的整个环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的外贸英语将会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而且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也大有益处。

(2)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实践

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是死板和有限的。即使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和虚拟实践,这也是理想化的。因此,我们学习外贸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在今后的外贸活动中熟练掌握并应用自如。因此,去外贸公司进行实习是外贸英语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补充和有效检验。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和当地的大型外贸公司签订实习合同,组织学生到外贸公司进行实习,通过真实环境的锻炼,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现平时学习中的不足之处,让以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习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在毕业后留到公司工作,这也相应地降低了学校就业率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压力。

总之,高职外贸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高职学生真正掌握到外贸的功能性语言,用英语解决外贸业务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实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课程,改进外贸英语教学,才能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外贸英语的技巧和能力,提高学生在外贸业务活动中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育出高质量的高职应用型外贸英语人才。

参考文献:

[1]钱晓庆.如何提高外贸英语课堂教学效果[J].考试周刊,2009(37).

[2]宋淑敏.试论外贸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6(2).

[3]丁波玲.高职院校外贸英语课程改革问卷分析及教改对策[J].正德学院学报,2008(1).

[4]陈舒盈.基于能力导向的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探讨[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5]沈飞.对于职业学院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6).

甘术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商务英语。

上一篇:从日本高校母语课程的作业谈起 下一篇:那山,那人,那帮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