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中队列队形问题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03-04 09:26:13

体育课中队列队形问题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经过了七年的教学生涯,我深刻体会到队列队形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要想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除了备课、场地、设计外,抓好队列队形训练训练也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任务。通过队列队形的教学,加强学生组织纪律性,严密课堂组织,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体育课;队列队形;教学措施;策略

队列队形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是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可以使学生体会时空感觉,使其在集体行动中,逐渐养成动作正确、反应迅速、整齐一致、服从集体、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作风。队列队形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和动作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自制力和坚韧性,有利于发展学生自我表现和群体合作意识。抓好队列队形练习,能更好地调动队伍服务,从而节省很多不必要浪费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时间。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的点滴经念,提出来与同行们互相探讨学习。

一、强化学生课堂组织队形的意识

一堂体育课好比是建一栋房子,组织队形就是房子的基础框架,教学目标是房子设计,教学内容是房子的布局,教学方法措施是建房子的步骤,场地器材是房子的主体材料,老师和学生是施工者,每一个部分缺一不可。框架是房子的主要部分,没有框架房子就得倒塌,同样道理,没有安排好组织队行的课就如同一盘散沙,凌乱不堪。

强化学生课堂组织队形意识的方法。老师要把组织队形在一堂课中的重要性跟学生传达,可以通过语言反复讲解说明组织队形的重要性:也可以通过有组织的游戏和无组织的游戏相对比来让学生亲自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任务完成得不理想,从这些方面来强化学生课堂组织队形的意识。课堂组织队形的基础就是队列队形练习,学生如果能把队列队形运用自如,整堂课的组织队形就水到渠成,调动学生队伍就能如鱼得水。

重视队列队形练习。队列队形练习对于强化课堂常规、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改以来的一些实践证明缺少必要的队列队形练习,课堂的常规,学生的纪律性变差,课堂教学效果下降。我们可以通过队列队形练习,来集中每一位学生的注意力,为下面的课堂练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队列队形练习内容枯燥,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原因,学生不愿意练。因此,体育老师必须认清队列队形练习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队列队形练习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队列队形练习要求和方法

(1)根据各年级的年龄特点,要选择不同的教材,合适的教材,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练习。老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来进行队列的排列与调动,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有变化、有动感、有美感、能调动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课堂教学以及组织活动的需要,仅安排一些动作简单的原地 练习与行进间的动作变换的练习,这些教材内容不要求按中国人民《队列条例》的要求去操作。教学要生动活泼,不可强求一律,过于严格。我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胜心,设计一些竞赛性的游戏: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训练中,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队,围成几个简单的图形,在解散状态下,听到集合哨声时,比比哪个小队集合速度快,队形整齐,看看哪一个队队员精神饱满,站姿正确;听一听哪一个队队员报数声音响亮有力,评选出“优秀小分队”,予以表扬。练习齐步走可以让孩子们手搭在肩膀上,一起喊“一二、一二……”提醒“一”迈左脚,“二”迈右脚,像一条“千足虫”一样,训练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运用自编儿歌的方法来进行练习;如“1~2脚跟靠,脚尖开;3~4腰挺直,腿夹紧;5~6手臂直,指尖平;7~8抬起头,眼平视;9~10比比谁能站最直。

(2)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忍耐性和自制能力,需要让他们达到一定的规格、难度和标准要求。但是由于动作变换不大,内容简单,多练了会引起厌烦情绪。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安排教学与练习内容,每次都能提出一点新要求,这样才能使每个内容都得到巩固,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在教学原地踏步走、齐步走、变换队形走的练习中,教材对于摆臂的角度和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较难达到的。在教学中,面对这些难点,我采用示范、竞赛、游戏、观摩等方法,通过个人、小群体和集体的尝试与体验、演练与展现,促使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学生在训练中有了兴趣和信心,才能使教学得以顺利的进行。

(3)高年级的队列队形练习特点是动作自然、流畅、活泼,不要求按《队列条令》的转法和节奏操练。行进间中裂、并、分、合队走的练习。预令较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体动作协调一致的能力。再说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除了教师必要的讲解、示范外,应通过观察法、探究法、研讨法、比赛法以及个人体验、尝试练、自由结组练、小组分散练和全班整体练的多种形式进行。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体验与感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个人与他人的友好合作、适应集体活动的社会意识和观念:促进身体协调、均匀发展,增进健康水平。如:模拟“军事演习或阅兵式”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录像再进行模仿,学生兴趣高涨,会演得很投入。学生的练习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正确示范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的肢体语言的运用是各学科教师中最频繁的,要使学生掌握一门技术,教师的动作示范时必不可少的,教师的动作不但要做到正确、熟练,而且还要优美、大方,使得学生一开始学习就会受到老师的感染,在欣赏示范时也有一种力量的鼓舞。在队列队形的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动作熟练、准确,口令清晰、洪亮。有时教师一个夸张的表情,一段学生错误动作的滑稽再现,都会让原本单调的学习迅速变的活跃。同时,示范的角度和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体育老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培育一批好的学生。

三、队列队形科学合理

合理利用学生等待练习的时间。体育课中,每个活动都存在学生按顺序进行练习,如果受到场地或项目的限制,无法安排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练习时,就会产生很多学生等待练习的时间,这时候学生就会因为无所事事而讲悄悄话、做小动作甚至打闹嬉戏。学生注意力分散后就不好控制,那么老师就要花一些不必要的时间去整理队伍,吸引学生。比如在上30米加速跑时,如果让学生四路纵队站在跑道上,老师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练习,后面的同学等待的时间太长,不但无法观察到前面同学的动作,也不会自觉的在那里战队等候,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我一般是这样操作的:把学生分成四人一排,每两排为一组,第一排的同学做起跑姿势,第二排的同学负责检查动作并指导,跑完一轮后两人互换角色,这样学生既有事情做又不会捣乱。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后一排的同学当前一排同学的发令员,依次类推,每个同学即是跑步者也是发令者,效果很好,学生很感兴趣而且练习积极性。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认为体育课的队列队形训练仍然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法,创新教法,巧妙构思,让队列队形训练变成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真正达到既锻炼身体,又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目的。

作者简介:

吴金尧(1985.1~ ),男,籍贯:浙江省绍兴市,学历:大专,职称:小学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上一篇:新课程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情境教学让体育课更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