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经营理念

时间:2022-03-04 08:51:47

介绍一种经营理念

[摘要]:文章阐述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提出了: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战略管理的选择。

[关键词]:机遇;挑战;经营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60-02

一、引言

在当前,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短缺性资源造成的约束,技术与市场的迅速变化等给企业带来的诸多风险因素,企业要想长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必须对未来的发展实施战略管理,以求不断创造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我得出的结论是:实施全面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战略管理的选择。

二、我们面临的挑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这已不容置疑。现实和未来趋势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迅速扩展促进了知识与技术的开发创新,高技术成为首要的生产力并且影响和渗透到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方方面面,人类的生活和消费方式日益步入知识化和智能化。相应地,整个社会资本也加速流向高新技术与相关的服务行业,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并且日益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在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就提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 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的生产、交换与消费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知识、技术与经济之间的关联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所说: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

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知识经济具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属于一种受资源稀缺限制的经济形式,而知识经济因为知识发展的无限性以及使用的非消耗性从而摆脱了受资源稀缺的限制,整个知识经济呈现出一种持续递增甚至加速发展的态势。而且,相对于传统农业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往往是建立在剥夺自然资源因而直接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来说,知识经济因为其运作过程不必依赖和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并且本身还可以开发出新的可利用的资源,从而与人类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

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已经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从很大程度上来看,知识经济所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作为 一种技术性经济形式的本义。知识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社会,它意味着知识能力的创新,意味着人不断实现自身超越的实践本性,这对于国家的经济细胞--企业来说,具有同样的意义。如何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市场竞争中超越对手,在创新中把握方向,以及如何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组织管理、降低成本、提 高竞争力、拓展业务、创造市场,是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三、关于历史的范畴

企业战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方式与手段。它具有长期性、全局性、指导性、竞争性、相对稳定性、以长期利益为导向等基本特征。在一定范畴下,可以分为对外的市场拓展战略和内部的成本管理战略。

从现代成本管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看,管理科学70多年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着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对有形的生产过程的管理逐渐让位于对无形的价值链的管理,即对作业成本的管理。在泰勒制盛行的时候,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成本控制与差异成本控制等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便被引入企业管理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并得到了广泛运用。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跨国公司的涌现、市场分割的结束,世界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经济竞争日益加剧。显然,为了提高竞争能力,或者说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利润,企业必须降低成本,于是责任会计与量本利分析等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便应运而生,使成本管理在深度与广度上得以大 大发展,管理效率显著提高。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自动化技术与现代科学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运用,新的生产方式如即时生产法(JIT)、限制理 论(TOC)等管理理论相继诞生,并影响着成本管理方式与手段的变革,东、西方成本管理理论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西方,恩斯特等率先提出了动态控制成本的作业成本理论,提出了跟踪作业过程动态地、对成本加以控制的思想,从而引起了成本管理的一场革命;在东方,从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诞生了"成本企画" 理论,将成本管理从经营管理的下游提前到产品开发设计的上游,从而使成本管理在理论上有了从事后核算过渡到全程管理的更充足的依据。

从中外企业成本运动的规律与成本管理的经验可以看出,成本运动伴随着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各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成本运动产生于经营管理活动的起点,并伴随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如果成本管理与经营管理活动相脱节,必定会影响经营效率与效益的提高,会背离经营管理的基本宗旨。

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管理是企业各层次、各部门、全体员工的重要职责与任务,应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全面成本管理可以进一步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一种先进的经营理念

战略管理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组织行为。战略管理条件下的决策行为也是这样,要使组织行为有效,企业的经营理念超前是必要条件,全面成本管理就是先进的经营理念。

全面成本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与发展。现代管理科学对成本习性的研究与成本性态的揭示,以及成本预测、计划、实施与监管理论与方法的创立,如标准成本制度、作业成本管理、责任成本管理机制等等,为全面成本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全面成本管理创立的全程化管理理念、动态化管理模式,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很大的飞跃。

全面成本管理对象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全部成本及其相关投入,不仅包括企业各个层级、各经营部门、各管理环节、各职能岗位的核算成本,也包括或有成本(指可能发生的成本如机会成本),还包括各项相关性投入,如经营资源等。

全面成本管理的职能既包括成本控制与成本削减,更包括成本决策与成本调节。它运用现代管理科学手段与方式,对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全部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分析、监测与跟踪,通过成本调节,引导成本发展方向,提高成本收益率,改善成本质量与结构。

五、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思考

系统管理理论认为,任何系统都具有集合、有序、相关三大共性。成本管理及它所依托的经营管理亦不例外。成本管理有若干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可称为成本要素,或称为管理要素,各要素需合理集合,系统才能低耗高效地运行。针对系统的层次特性,划清事权,明确责任,各司其职,系统才有可能井然有序地运行。经营管理各部分与成本管理各要素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经营管理活动任何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经营管理的其它部分和成本管理的诸多要素;成本管理的任何要素发生变化,亦会影响到成本管理的其它要素,乃至经营管理的诸多部分。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各种关系,系统才能正常运行。

特别值得提到的是,全面成本管理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作为与财务会计相对应、服务于经营决策的管理会计,是经营管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工具。管理会计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是两个密不可分的循环体。企业经营管理循环中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会计步骤相伴随。

上一篇:中国企业畅游地中海 下一篇:关于建筑节能中的被动冷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