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一作区油炸加工原料马铃薯农场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

时间:2022-03-04 04:34:05

北方一作区油炸加工原料马铃薯农场现代化栽培管理技术

一、选址建喷灌圈

选地势高亢、平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pH值在5.0~7.0,排水通畅(喷灌圈内部和周围不要有低洼积水的死角),地下害虫少、没有多年生恶性杂草的砂壤土或砂土地建喷灌圈。

二、茬口选择

马铃薯做油炸加工原料种植,至少隔年种植。前作以玉米、谷子、麦类等禾谷类作物为好,大豆、高粱茬次之,不宜与甘薯、胡麻、甜菜、大白菜或甘蓝等接茬,菜田以葱、蒜、胡萝卜、萝卜茬最好。远离桃园、茄科作物(包括烟草)、十字花科作物、开黄花的作物(如向日葵、油菜、瓜类等)和其他易受蚜虫为害的作物。

三、整地

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进行深翻(深30厘米左右)。耙地或旋耕前用撒肥机撒施底肥。底肥包括农家肥和化肥。农家肥须充分腐熟,以马、羊粪最好,猪、牛粪次之,一般不用人粪尿。马铃薯是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应根据每生产1000千克块茎需吸收纯氮5千克、五氧化二磷2千克、氧化钾11千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底施化肥每公顷的参考用量为纯氮200千克、五氧化二磷250千克、氧化钾225千克、硫酸镁和硝酸铵钙各150千克。氮、磷、钾最好使用复合肥。氮肥做底肥时不可过量,宁少勿多,做追肥要早施;磷肥利用率低,前两年施用量要大;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越是高产田越应重视钾肥的施用,以硫酸钾效果最好。在农家肥和化肥施用充足的基础上,再施用适量的微生物肥效果更佳。

四、种薯处理

应选用脱毒原种(G1)或脱毒一级种薯(G2)。最好选用专业化繁育的30~50克的小整薯播种。

1. 精选种薯

种薯于播前20天左右出库,出库后立即进行严格挑选。选留具有本品种固有形状、表皮细嫩鲜艳的种薯做种;病、冻、伤、小老薯、萎蔫、尖头、龟裂、畸形、顶芽和其他芽眼变浅、芽眼凸出或密集、表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芽纤细、过大或过小薯块、不符合本品种固有形状的一律剔除。

2. 种薯处理

①困种(量多时采用)。把种薯堆放在有光的场所,堆放不要太高,以免内部伤热,温度保持在10~15℃,最好定期翻动,待芽眼萌动或冒出小白芽锥时切块。

②晒种(量少时采用)。把种薯摊放在光线明亮的场所,厚度为2~3层,温度保持在15℃左右,经常翻动,使薯块各面受光均匀,并剔除病薯,待芽眼萌动刚刚冒出紫绿色芽体时切块。

3. 再次精选种薯

切块前把病、冻、不出芽、出芽慢、芽纤细或丛生的一律剔除。须注意,凡是轻微感染环腐病、黑胫病、晚疫病等的块茎,一般受病菌的刺激反而出芽较早,所以过早萌芽的种薯也要剔除。切块时把不是本品种薯肉颜色的异类薯块剔除。

4. 切块

环腐病、青枯病、晚疫病、部分病毒和类病毒病可通过切刀传染,所以切块时每人备2~3把干净的切刀,并配制好消毒液(75%酒精、0.4%高锰酸钾或4%来苏儿),易挥发的要加盖。备用刀浸在消毒液里,切刀需消毒2~3分钟再用,切到病薯立即换刀,同时消毒接触病薯的手。即使没切到病薯,切刀也需几分钟更换1次。

芽块标准:重量35~50克,大小一致,带1~2个芽眼。

切块方法:50克以下的种薯仅薄削去脐部,用整薯播种;51~100克的从顶芽至脐部纵切一刀,一分为二;101~150克的从顶芽至脐部纵切为3块,每块都要有顶芽;更大薯块从尾芽开始,按芽眼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把薯块顶芽一分为二。薯肉必须全部切分到芽块里,要立刀切分。

切块时最好将首、尾芽块分放,单独播种,尾芽最好不用。

也可以采用马铃薯切芽机进行机械切块。

5. 药剂拌种

用500克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千克滑石粉混拌均匀后拌入1000千克芽块,可起到杀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芽块最好随切随拌随播种。

五、播种

1. 播种期

以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7~8℃时为播种适期,或参考正常年景的经验,在终霜前25~30天播种。

2. 播种方法

播种时要求土壤墒情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必须足墒下种,确保一次性拿全苗和齐苗。

播种机须安装喷药装置。播种沟每公顷喷施25%嘧菌酯悬浮剂600克+70%吡虫啉湿拌种剂500克+40%毒死蜱乳油3升,防治地下害虫和黑痣病。

行距90厘米,播种时开沟深10~12厘米,播种深度要求芽块上面距地平面8~10厘米,覆土厚度要求芽块上面距垄顶15厘米。

3. 密度

密度是控制结薯大小的重要措施,稀植结薯块大,密植则小。炸条加工要求大薯块,须稀植,如夏波蒂每公顷以4.8万~5.3万株为宜;炸片需要中等大的薯块,须密植,如大西洋每公顷以7.5万~8.0万株为宜。

小整薯播种同等条件较切块要稀。

六、田间管理

以中耕培土为中心,各项管理措施均须提早进行。

1. 出苗前

播后10~15天,芽长2~3厘米时,轻耢一遍,刮掉部分垄顶的覆土(约3~4厘米)和草芽子,当20%~30%的苗拱土时,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垄顶培土厚度5厘米左右,把刚露头的小苗再次埋上,随即喷施封闭除草剂。

2. 幼苗期(出苗—现蕾)

此期关键农艺措施:以促为主,促地下,带地上。

①根部追肥。每公顷参考用量为纯氮50千克、氧化钾100千克。追肥和第二次中耕培土同时进行,用中耕机随追随培土。

②中耕培土。当薯苗长至10~15厘米高时结合追肥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垄顶培土厚度5厘米左右,以埋住第一片单叶为准,使芽块上面距垄顶达到18~20厘米,为结薯和块茎膨大营造一个舒适的微环境。

③叶面追肥。现蕾前开始喷施,每次每公顷用肥量:硫酸锌7.5千克+硫酸锰5.0千克,共喷2~3次,每次间隔7~10天。

④水分管理。此期需水量不大,但很敏感。要求40厘米深耕层范围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原则是不旱不浇。苗高15厘米前适度干旱可促根深扎。

⑤防治蚜虫。夏波蒂和大西洋品种退化快,前期(特别是苗期)感病毒后,当年就减产。要严防蚜虫,进出苗田的机具、人员要严格消毒,拔除病劣株1~2次。

3. 块茎形成期(现蕾—初花)

此期以建立强大的同化系统为中心,地下根系继续扩大。此期结束后主茎叶已全部形成功能叶,株高达到总株高的一半左右,分枝叶也相继扩大,最大块茎膨大至直径3厘米。

此期最后十天左右是由茎叶旺盛生长为主转向以块茎迅速膨大为主的过渡阶段,在此期间,并存着制造养分(根茎叶的同化作用)、消耗养分(新生根茎叶的生长)和积累养分(块茎的生长)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过程。当茎叶和块茎的干物质重达到平衡时便进入块茎增长期。

此期关键农艺措施:以促为主,促地上,带地下。

①水分管理。此期是需水关键期之一,前期60厘米深耕层范围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此期最后10天,转而以控为主,控上促下,主要措施是控制浇水,把土壤水分逐渐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同时以深中耕、大培土来控秧促薯。

②叶面追肥。出苗后四十天左右时,用大型指针喷灌机以全速打肥,每公顷参考用量为纯氮30千克、氧化钾60千克。分3次打入,每次间隔期为7~10天。

4. 块茎增长期(初花—基部叶片开始衰老),是马铃薯一生中茎、叶生长量和块茎增长最大的时期,一般历时15~22天

主茎叶全部展平后,侧枝叶便迅速生长,至盛花期后,植株叶面积达到了最大值(此时主茎叶片已基本枯黄),同时也进入了叶面积稳定期,叶面积稳定期是块茎的结薯盛期,此期间块茎体积猛增。当茎叶和块茎的鲜重达到平衡时便进入淀粉积累期。

此期关键农艺措施:促、控、保相结合。即促地下,控地上,以水促薯。

防病治虫,叶面喷肥,尽量延长叶面积稳定期,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

①水分管理。整个花期及花后十天左右时间对水分最敏感,是马铃薯一生需水的高峰期和临界期,60厘米深耕层范围水分要均衡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切忌土壤忽干忽湿。

②叶面追肥。开花后每公顷喷施磷酸二氢钾10千克+硼酸5千克,7~10天后再喷1次。

5. 淀粉积累期(基部叶片开始衰老—茎叶枯萎)

此期,茎秆倒伏回秧,叶片开始从茎基部向上逐渐枯黄,甚至脱落,直至生理成熟。此期块茎体积基本不再增加,而以储存淀粉等干物质为主,块茎30%~40%的干物质是在此期积累的。因此,此期是决定块茎品质的重要时期。

此期需水量不大,切忌土壤过湿。在收获前10~15天控制浇水,使土壤水分逐渐降至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收获前7~10天停水。

6. 收获

油炸原料薯应在生理成熟时尽快收获,否则块茎内部易产生褐斑。一般在收获前1天用杀秧机杀秧或随杀秧随收获。马铃薯在生理成熟时,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即干物质含量最高,还原糖含量最低),也最耐储藏。

7. 病、虫、鼠害防治

这里只介绍晚疫病,晚疫病是马铃薯生产上为害最大的暴发性真菌病害,多在雨水较多时节和开花期流行,一旦流行,蔓延极为迅速,7~10天就可导致全田植株腐烂毁灭。

①症状识别。在田间主要通过观察叶片来识别晚疫病。晚疫病往往在下部叶片最先发病,病斑多从叶缘或叶尖始发。湿度大时叶背病斑边缘可见白色霉轮,这是晚疫病最典型的特征。

带病种薯是主要的初侵染源。种薯传播的晚疫病,中心病株的出现是流行的前兆。中心病株的特征:拨开株丛,在下层叶片发现较多病斑而且茎基部有从地下蔓延上来的条斑的植株即为中心病株。中心病株的比例多在0.05%左右,一般不超过0.1%。

土壤、病残体、粪肥、杂草等也可成为初侵染源。

初侵染源非源自本田(如来自于附近的马铃薯田或其他茄科作物)的初期症状一般表现为:没有中心病株,而是田间上部叶片呈现较多零星分散的病斑。

②流行条件。湿度大、天气凉爽是晚疫病流行的条件。所以这时要不间断地对田间进行严格监测。

③防治方法。

a. 未发病时的防治方法。第一次喷药:苗高10厘米时,如果雨量大,及时进行第一次喷药,如果雨量小,推迟1周施药。用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7千克/公顷喷施。第二至第三次喷药: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2千克/公顷、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2.2千克/公顷,两种保护剂交替使用。第四至第十次喷药:可供选用的药剂有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升/公顷、44%精甲·百菌清悬浮剂1.8千克/公顷、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9千克/公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1.7千克/公顷、52.5% 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600克/公顷、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00克/公顷等,几种杀菌剂须轮换使用,一般每隔7~10天喷1次。配药前先加入3500倍液的水质优化剂——柔水通,效果最佳。每次打药机的行走行向要相反,以利药品在植株上的覆盖。一般情况下喷施8遍杀菌剂即可,每公顷喷液量750升。

b. 如果晚疫病已经初发生,就要采取紧急预案。首先应立即拔除中心病株或附近几株,摘掉附近植株的病叶,装进塑料袋,更换衣裤和鞋、手脚消毒后运到田外深埋,并从中心病株15米半径由外向内喷施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300倍液封锁中心病区,叶片正反面、茎秆及土壤全面彻底喷施,喷药完成后更换衣裤和鞋、手脚和器械消毒后离开。

处理完中心病区,全田立即组织施药,并增加打药频率,加大打药剂量。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5升/公顷和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3千克/公顷轮换使用,打药间隔期缩短为5天,这样喷药3次后,回到正常施药周期和剂量。每次进出田地的拖拉机、打药机和人员都要做彻底的消毒处理。

其他重要病害还有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马铃薯瓢虫等以及鼠害,注意及早预防。

(作者联系地址: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江南百西小区3-7栋楼1单元602室 邮编:138000)

上一篇:蔬菜病虫害防治中的绿色技术 下一篇:凤竹菠萝高优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