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词“忽悠”流行原因探析

时间:2022-06-16 07:11:42

[摘要]本文一方面从语义、句法和语用角度对“忽悠”流行原因进行语言学分析,力图找出“忽悠”流行的内因;另一方面从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角度进行分析,挖掘“忽悠”流行的外因,并说明传播媒介对“忽悠”流行所起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东北方言 忽悠 流行原因

[中图分类号]H1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40-02

近些年随着赵本山小品和影视剧的热播,东北方言也红遍了大江南北,传播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文化和人文文化。东北方言词“忽悠”在2002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中“一炮走红”,借着本山小品和影视剧的推波助澜,成为时下非常时髦的社会流行语。

一、“忽悠”流行的语言学分析

(一)语义表达新鲜活泼

在普通话中,也有“忽悠”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解释“忽悠”是一个动词,来自方言,“晃动” 义:旗杆叫风吹得直~。而在东北方言中“忽悠”是一个生动的词语。“忽悠”也写作“呼悠”,读作hūyou。马思周,姜光辉的《东北方言词典》(2005版)中列了7个义项,其中第4个义项是“(用虚假言辞或狎昵动作)蒙哄”:傻小子你咋不分拐,人家这是~咱哪。李荣主编的《哈尔滨方言词典》中列了4个义项:1.晃动;2.眩晕;3.只说好听的,不干实事;4.用花言巧语吹捧;奉承。《汉语方言大词典》(1999年版)列了3个义项:1.(动)晃动;2.(动)恭维;3.(形)迷迷糊糊。实际上,动词“忽悠”的“恭维、蒙哄”义是从“晃动”义引申过来的,由物体的晃动引申为生理上头脑的眩晕,用在人的心理上,则表示用虚假言词或行为使人头脑不清醒,从而产生错误的判断,进而上当受骗,简单说就是“欺骗”。而成为流行语的就是“忽悠”的“欺骗”义。胡建刚的《表达空位与“忽悠”流行》一文较好地分析了“忽悠”流行的语义因素。该文从语言表达空位的补位机制入手,认为方言词语“忽悠”以[+带有笑谑、诙谐语气]为补位要素,进占现代汉语“骗”类系统“中性化表达欺骗义”这一表达空位,从而迅速成为一个流行新词。这是“忽悠”成为社会流行语的主要内因。

忽悠的好 做的更好 (中国体育报2007-01-29)

(二)句法搭配灵活多样

“忽悠”是一个结合能力特别强的动词,可以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可以带宾语,可以带兼语,可以受状语的修饰,可以带补语,还可以重叠。

忽悠,纯属忽悠!(中国工商报 2009-12-01)(作谓语)

忽悠消费者 鸡蛋玩概念(文汇报 2010-03-19)(带宾语)

忽悠穷人买房子要厚道一点(中华工商时报 2006-04-05)(带兼语)

中国人也敢忽悠联合国了。(环球博客-烟涛居•未侯斋的个人空间 2011-01-09)(带能愿动词)

“伪大师”还能忽悠多久?如何消除“神医”现象? (人民网温州视窗2011-01-05)(带时间补语)

昨日,以为捡到便宜的刘阿姨着实被房产中介忽悠了一把。(新浪网 2011-01-06)(带数量补语)

忽悠哲学为何畅行中国(中华工商时报 2010-08-06)(作定语)

看过十面埋伏的朋友请进来再帮我忽悠忽悠!(百度百科)(能够重叠)

忽悠常用于被动句中,表示遭受“忽悠”义。

别让影视剧“忽悠”了你的健康指数(东方网 2011-01-10)

千万别被保尔森忽悠了(东方早报2008-04-11)

有人认为“忽悠”还有名词的情况,实际上这只是“忽悠”的活用用法,而且一般不能单独使用,要和“大”一起构成名词。

唐某这个孩子特别能吹,是个“大忽悠”!(百度百科)

(三)语用效果鲜明生动

当今流行语的使用存在一种口语词语书面化的特点。有一些词语本来属于口语词汇,但随着它们的传播速度加快,使用范围迅速扩大,再加上电脑逐步走进家庭,网上聊天、发电子邮件成了人们日常交际中常见的交流方式,这些词语便常常出现在电子邮件或聊天对话框里,使它们由口语词摇身一变成了书面语。主席的那句“不折腾”曾经很吸引人们的眼球,有外国传媒甚至把“不折腾”直译为“buzheteng”。

“忽悠”在东北方言中是一个口语化很强的词语,生动活泼,符合东北人幽默、诙谐的性格。“忽悠”在春晚中走红之后,也经常使用在口语中。而且由于它语义表达生动活泼,句法搭配灵活多样,受到了传媒的追捧,适应了传媒语言追求新鲜、生动的要求,因而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新闻等媒体的文章或标题中。

彩屏电子书:别拿大号MP4忽悠人(中国消费者报2010-09-29)

忽悠老人的背后利润惊人(青岛日报2010-11-05)

二、“忽悠”流行的社会学分析

(一)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1.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播融合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东北方言是汉语的地域分支,以东北方言为代表的东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东北人向来以语言粗犷、风趣著称。“忽悠”带有笑谑、诙谐语气,中性化表达欺骗义的语义特点,正是东北方言的典型代表。应当说,东北方言的流行,离不开东北地域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培育。东北地域开阔,土地肥沃,养成了东北人粗犷、大方的性格。东北人热情、活泼,说话幽默风趣,喜欢开玩笑,造就了东北方言风趣的特点。方言和共同语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方言应是共同语必要的补充,二者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共生共用。以东北方言为载体的东北文化渐渐成为社会流行文化当中的一个分支,在这过程中东北方言有功不可没的作用;社会流行文化不断汲取其他地域文化丰富的营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流行文化的多样性。

2.社会流行文化的戏谑张扬

“忽悠”虽然处于现代汉语“骗”类系统“中性化表达欺骗义”表达空位的补位,但没有社会文化心理的刺激作用,这一补位还将长期空位。语言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社会文化的符号。当下,社会流行文化存在娱乐化的特点,力图轻松活泼,生动幽默,“忽悠”带有笑谑、诙谐语气的语义特点,正好迎合了这一文化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含蓄、不张扬的特性,而当今社会流行文化中还存在一种现象,即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受西方的影响,人们都喜欢被鼓励,被夸奖,在交际过程中不直接批评,不用贬义色彩比较浓的词汇,而是正面的表扬,形成了一种鼓励文化,从“美女”一词能用于面称就可见一斑。“忽悠”“中性化表达欺骗义”的语义特征恰恰符合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心理。

3.语言使用者的求新从众

人类普遍具有求新、求异、求奇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尤为突出。人们追求自我的独特性,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满足于已有的表达,追求新的、不同于已有形式的表达形式,用新奇的词语和用法给人强烈的新鲜感,引起受众的关注。人们已经厌倦了贬义的“骗”类词语,而“忽悠”以[+带有笑谑、诙谐语气]正好迎合了人们在语言使用上的心理需求。同新奇心理相关,人们还有一种模拟仿效的社会心理。从众模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言语活动中,当某人发觉别人的言语对自己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就会因喜欢该言语作品而接受其影响,进而有意识地模仿。追逐流行是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一种方式,这样就使得某些词语流行开来。

(二)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

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介对忽悠的影响也功不可没。应当说,没有春晚赵本山的小品《卖拐》也就没有“忽悠”的流行,是赵本山点燃了“忽悠”流行的导火索。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内因是这些词语能够流行的根本原因,而外因则是它们能够成为流行语的必要条件,没有外在的刺激,流行难以实现。同样,没有网络、报刊等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也没有今天“忽悠”的大红大紫。信息化时代,特别是网络,有无可比拟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忽悠”正是经常出现在网络聊天语言和传媒新闻的文章和标题中,才得以迅速传播。

从2002年到今天,“忽悠”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发展而退出流行舞台,而是一直站在流行的前沿。“忽悠”不是昙花一现的流行语,和它的语义表达优势互补、句法搭配灵活多样、语用效果鲜明生动是分不开的。同时“忽悠”一词也迎合了时下的文化心理发展趋势,它将进入到现代汉语的底层,成为一个稳固的词语。

【参考文献】

[1]胡建刚.表达空位与“忽悠”流行[J].语言文字应用,2007(2).

上一篇:一次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析金融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