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强化德育功能

时间:2022-03-04 04:08:28

高中思想政治课如何强化德育功能

高中思想政治的根本性质在于它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它的根本任务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作为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如何强化思想政治的德育功能?

一、在知行合一的实践活动中提升道德修养

在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时,为让学生体会我国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劳动局、人才市场等地方收集有关本地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形成具体数据,再结合课本漫画中的情景,让学生评析每一个观点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让学生谈看法、举实例。或者让学生设计择业应聘模拟活动方式等实践活动,从中体会到:一方面,我国就业形势不乐观,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才,存在“技工荒”。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明白:应该结合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就业目标,正确评价自己所具有的实际能力、水平及自己的潜能,调整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使自己适合既定的工作。从而也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在感悟热点材料的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与高考的功利性是分不开的,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和学生仍然是以高考为目标来对待思想政治课,致使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相脱节。为了高考,学生对四本必修课教材达到了滚瓜烂熟的程度。例如,在讲货币的产生及其职能时,学生懂得要正确对待金钱;在讲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时,学生知道要诚信经营;在讲中华民族精神时,学生知道应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行哲学教学时,学生也知道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强化德育功能有切实的依据和扎实的基础。但为什么还是不断的出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现象?一句话: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

针对以上这个问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选择好适当的时政材料,并将这些时政材料与课本理论进行有效结合,增强德育的实效是必要的。社会热点既是社会重点,也是社会敏感点。在政治教学中应选择具有震撼性的时政材料,通过典型而有震撼性的时政材料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对社会热点问题解释透了,学生有感悟了,从而在无形中形成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这个问题时,可以借助“小悦悦事件”的震撼性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借助网络、视频、报纸、社会言论、问卷调查等途径引导学生反思、评析。

三、在本土德育资源的回归中提升道德修养

讲到“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到附近乡镇了解当地如何处理经济增长速度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我带领学生到沙湖镇工业区调查、了解,让学生实地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结果,大家发现:在恩平沙湖工业区里有150多条陶瓷生产线,没有任何环评手续,每日排出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形成酸雨,造成邻近村庄常年烟雨迷朦,农作物常年失收,村民不同程度出现呼吸道及其他疾病,群众苦不堪言,全无幸福感,用群众的健康来换取地方的发展。 最后学生得出总结:沙湖工业区单纯追求经济增长、CDP的增加,而忽视社会全面进步,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这是没有发展的增长,是没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如果这样下去,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有建设性地提出合理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措施、方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近距离了解到,经济的发展是不能以牺牲老百姓的健康为代价的,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乃至国家,做任何事都不能为了谋利而违背良心、违背道德地罔顾他人的利益乃至生命,而应树立“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此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

上一篇:课堂精彩,由我主宰 下一篇:充分利用动态资源 有效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