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红棕紫色水稻土的肥料效应研究

时间:2022-03-03 06:15:38

三峡库区红棕紫色水稻土的肥料效应研究

紫色土是三峡库区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土壤类型,重庆市是整个三峡库区的主体部分,全市紫色土面积达2737 346.1hm2,占全市土壤类型的33.22%。提高肥料利用率,千方百计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减轻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压力,对保障库区水质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确保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全面持续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农学专家和肥料学专家对不同肥料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对三峡库区红棕紫色水稻土的肥料效应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库区红棕紫色水稻土的肥料效应研究,以期提高库区的肥料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构建库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数据。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区设在重庆市丰都县境内的海拔900m以下的紫色土重点分布区名山镇白沙沱村,区内紫色土包括暗紫色水稻土、灰棕紫色水稻土、红棕紫色水稻土、棕紫色水稻土、暗紫泥土、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棕紫泥土。

2.供试土壤、作物、肥料供试土壤系侏罗系遂宁组泥岩石灰性土质坡积物发育而成的红棕紫色水稻土。土壤理化性质:pH值4.9,有机质14.6g/kg,全氮0.96g/kg,全磷0.52g/kg,全钾20.4g/kg,碱解氮120mg/kg,有效磷3.67mg/kg,速效钾113mg/kg,土壤肥力中等。供试作物:油菜,品种为渝黄2号。供试肥料:尿素,N含量46%,过磷酸钙,P2O5含量12%,氯化钾,K2O含量60%。

3.试验设计试验设N、P、K3个因素,各4个水平。

小区面积6.0m×2.4m(14.4m2)。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间隔0.5m,四周设0.7m的保护行。

4.分析方法对土壤中的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分析。

5.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肥料效应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施肥配方。

二、结果与分析

经单收脱粒计产,各处理产量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施用N 12kg/亩、P2O5 6kg /亩、K2O 6kg /亩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53.68kg/亩。在此基础上增施粪水3 750kg/亩,产量再增加13.85kg/亩,增产率达9.01%。

1.单因素效应分析最佳施肥量通过边际效应为零和投入价格与产出价格比得出,其中按油菜价格估算5.2元/kg,N4.57元/kg,P2O57.92元/kg,K2O6.33元/kg估算。N、P、K肥的肥料利用率分别为73.94%,19.73%和43.95%。

2.交互效应分析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均比单施氮磷、氮钾、磷钾肥增产。最佳经济施肥量N为9.61kg/亩,P2O5为3.52kg/亩,K2O为3.82kg/亩,投入产出比为1:5.022,化肥利用率分别是N55.94%,P2O565.82%,K2O104.34%。

3.养分丰缺指标分析 根据田间试验数据计算出试验中缺氮、磷、钾的相对产量。

缺氮相对产量11.54%低于50%,说明该种土壤所含碱解氮偏低;缺磷相对产量75.98%在75%~95%之间,说明该种土壤所含有效磷水平中等;缺钾相对产量65.49%在50%~75%之间,说明该种土壤所含速效钾较低。

4.肥料配方在红棕紫色水稻土上,要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氮磷钾最佳养分施用量为N 9.61kg/亩、P2O5 3.52kg/亩、K2O 3.82kg/亩,肥料配方为N∶P2O5∶K2O=1∶0.3663∶0.3975。

三、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当化肥施用量为N∶P2O5∶K2O = 1∶0.3663∶0.3975时,最佳经济产量可达152.21kg/亩,1kg养分可增产5.47kg,此时化肥的利用率达到N55.94、P2O5 65.82%、K2O104.34%。由此可见,在三峡库区前作种植榨菜的红棕紫色水稻土的油菜施肥配方,可以参照本试验结果修正。

(通联:重庆市丰都县农业局408200)

上一篇:四川省农业厅传达贯彻全省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动... 下一篇:油菜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比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