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少就是讨厌”

时间:2022-03-03 05:58:38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少就是讨厌”

摘要:后现代主义,它以对现在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与其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多元化为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风格样式对于当代设计风格仍有着重大的影响。研究后现代主义对当代设计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人情味;多装饰;多色彩;曲线曲面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91-01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他出版于1973年的《后工业社会之来临》一书中首先提出“后工业社会”一词,界定了战后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严格地说应当称之为“现代主义之后”,它以对现在主义的反动和修正,界定了与其截然不同的行事风格。针对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单调,缺乏人情味的理性而冷酷的面貌。后现代主义以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变化的、复杂的、个人的、传统的、表现的形式,塑造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后现代主义似乎并不具备严格的理论上的变革,而是单纯从形式因素的角度批判和反对现代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观念,倒不如说它是一种风格样式来得更加确切。在美国,有很多大方合子式的住宅,遭到了人们的反对,认为这种建筑缺乏人性。

1972年,日本设计师山崎实设计的普鲁帝-艾戈公寓被拆毁,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结束,美国评论家、建筑家查尔斯.詹克斯大声喊道:“现代主义死了”。从此,首先在建筑界鲜明地打出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旗帜,而后影响到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并于80年代走向顶峰。其中,以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装饰的“狭义后现代主义”到90年代初便开始衰退,而注重对经典现代主义的批判和挑战的“广义后现代主义”则一直延续至今。

美国评论家斯特思把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概括为三点:

1.文脉主义,要有来龙去脉,要娓娓动听,自圆其说。

2.引喻主义,要有某种象征性,象故事、传说、典故情节吸引人。

3.装饰主义,以添加手法,启发人性,引导人情,没有装饰是不让人理解的。

现代主义追求理性的、清白的、至上的、空的、高的、没有就是有的、冷酷的、最少的装饰,纯粹的、绝对的、确定的直线形态,开阔的、没有责任的、不愿负责的,在经济上,强调洁简标准化,在形式上集中,强调一个中心,在功能上讲究功能至简。而后现代主义则追求的是丰富的,通情达理的,风格是温柔的,怀旧的,反理性的,强调感情,多色彩,多变化,多装饰,曲线曲面,复合的象征性,能够激起热情和联想,能够刺激和引导视觉心理,能为人所接受,消费的,享乐的。

现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最大区别是:现在主义要求使用者要理解设计者;而后现代主义强调的是设计者要理解使用者。于是欧洲和美国一些国家,出现了打破直线的形式,打破冷酷的面貌,把人性加进去,把曲线加进去,让业主满意的设计。总之,后现代主义提出设计要为人服务,设计是关于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

在哲学上,后现代主义特指对于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清算,在设计上指针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动。最早后现代主义宣告出于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温图利《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书中针对米斯名言“即少就是多”提出“少就是讨厌”,鼓吹一种折衷主义的建筑,将建筑的历史拉回到现代主义诞生之前。他设计了伦敦的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的圣斯布里厅,该设计采用了大量的严肃的历史建筑设计细节,并与现代结构浑然一体,其本身即具有独特的历史韵味,又具有非常合理的功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集团也是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代表,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和7名青年设计师组成。在80年代,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设计集团,他们设计的家具与用品,虽然大多是豪华型样品,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渗透到许多用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设计领域中,并在平面设计和产品设计方面开创了一种国际性的新风格。后现代主义设计带来的理论上的影响多于他们设计实践的意义,这给后来的设计者提供了设计的新视角。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被解构主义取代。当代社会已经迈入21世纪,各种设计思想和设计实验精彩纷呈,反映了社会对于设计价值思考的不断深入。现代设计已经走过近百年的历程,技术条件,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的进步导致设计的非物质趋向;社会生活中的危机要求设计的多情感化;自然环境的恶化呼唤绿色设计等,它们已成为当代设计所要面对的课题。

“21世纪将是设计的世纪”,这是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观点。未来设计将是一个什么样的面貌?这是我们每一位从事设计事业的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

[2]荆雷.设计概论[M].河北美术出版社,1997.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指导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下一篇:浅谈非线性编辑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