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3-03 05:56:03

浅谈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352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88-02糖尿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一种多发性疑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本病是胰岛素分泌缺乏或相对不足所致,从而形成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体重减轻为主要症状。因此患者出现了恐惧、悲观失望、盲目乐观、敏感多疑症状,针对这一心理活动,我们采取了相应心理护理,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紧张恐惧的心理

1.1有些初发病人,由于他们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不足,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病,整天忧郁寡言,焦虑不安,唯恐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拒绝药服,饮食不节,结果使病情难以控制。

1.2心理护理措施做好心理宣教,以取得病人合作。对初患病人入院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调整患者与环境的关系,把患者介绍给同病室的病友,也把同病室的病友介绍给患者,以稳定患者的情绪,使病人有安全感。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使病人对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应把治疗措施仔细地讲给患者家属,指导患者的饮食方法,讲清长期坚持饮食治疗的意义、目的,使患者能认识到控制病情的长期和重要性,有效地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注意饮食对疾病的危害等,而自觉配合治疗。2悲观失望心理

2.1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疗程长疗效欠佳的慢性病,一般需要长期服药,控制饮食,需反复做有关化验检查。在病程初期病人对自己病的康复抱有急于求成的幻想,久而久之,由于疗效不明显或病情反复变化,其悲观的情绪也随之产生。从而使病情反复难愈,认为自己的病不会好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

2.2心理护理措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对病情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要经常与患者接触,生活上做到关怀体贴,视病人如亲人,尽量帮助病人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积极的疏导,对不同的病情给予不同的处理,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增强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从而消除悲观、焦虑、恐惧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使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治疗护理。3盲目乐观心理

3.1部分病人的病情相对稳定,故对疾病的治疗、饮食的控制产生了麻痹思想,认为渡过了危险期,警报已解除,于是就抱以盲目的乐观态度,认为治疗与不治疗关系不大,不能按时服药,忽视了饮食控制,从而导致疾病的复发。

3.2心理护理措施如果病人的病情复发,除及时向医生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外,同时应告诉病人面对现实,振作精神,配合治疗。病人的病情稍有好转便及时告知,从精神上给予宽慰和鼓励,提醒病人控制饮食,按时用药,对出院病人要指导其按医嘱自我监测病情,每天记录进餐主食量、服药情况、尿糖情况,每月到医院复查血糖,从而消除了盲目乐观心理,使病情保持稳定。4敏感多疑心理

4.1有些糖尿病人,由于长期经受疾病折磨,希望有一种灵丹妙药把病很快祛除,对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广告宣传非常敏感,常常收集各种验方、各种新药,自购自用,结果不能对症下药,而延误治疗。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视听不良,加之长期患病,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因家人不像在刚发病时那样重视,易产生猜疑失落和孤独心理,整天沉默寡言,不想与人接触,对治疗不感兴趣。

4.2心理护理措施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协助病人建立有规律性生活秩序。对恢复期病情相对稳定的病人要鼓励他们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学习书画、打太极拳或打门球等文化娱乐活动,以陶冶病人的情趣、增强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增强他们从心灵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病人早日康复。5整体的心理护理

5.1由科室的责任护士密切的与患者的进行沟通过程中,努力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产生信任感,要对患者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并以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对待患者,使患者感觉医护人员更加亲切,掌握熟练的护理各项操作技术,使患者获得对护士的信任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5.2为患者的护理与交流时,要抓住患者的心理特征,针对病情发展的特异性、个性化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的心理护理。重症患者由于疾病对患者身体功能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降低患者对愈后生活质量变化的恐惧程度。

5.3放松训练疗法放松训练具有良好的抗应激能力的效果,放松状态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直接对机体的许多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对疾病的转归产生严重的影响。放松训练可改变患者在紧张状态下的心理和病理的各种应激反应,对维护机体健康和提高机体适应水平有明显的效果。6讨论

对于糖尿病的患者,身心均受到一定的压力,了解糖尿病属于终身疾病,需要饮食、运动、药物的控制,对生活、工作等均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护理人员要根据初诊糖尿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特别针对患者对提高生活能力的改变影响生活质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能够减少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对待疾病与治疗,能够正确的面对生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糖尿病的了解,同时家庭、社会均对患者带来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能够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上一篇: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分析 下一篇:B超引导下耐高压双腔PICC置管在ICU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