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北方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

时间:2022-03-03 11:00:54

分析北方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

【摘要】: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北方的林业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林业绿色健康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林业建设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国民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影响北方林业建设和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林业病虫害问题。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北方林业的病虫害的一些特点及生态防治,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治理措施。

【关键词】:北方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林业发展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以森林为主的林业产业承担着全球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正在走向生态文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建设效果显著,森林覆盖面积大幅增加,并且森林保护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面积的大幅提高为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北方林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林业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但是伴随林业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林业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林业病虫害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问题。

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

1.1林业病虫害产生的原因

林业病虫害严重影响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北方林业发生病虫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病虫害的传播速度较快,并且绝大多数害虫都具有很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同时还可以借助自然动力彼此之间进行传播,林业病虫害本身还有抗药性强,种类繁多,数量增加迅速等特点。综上所述,只有切断林业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才能彻底解决林业病虫害。

第二天然林的数量所占比例偏低。在我国北方存在存在着大量的人工造林,而天然林分布范围比较少,而大量的人工造林也会是导致病虫害的产生。在人工造林中,由于病虫害的天敌数量少,就会助长产生林业病虫害,还会造成病虫害大规模的传播。

第三,害虫大多有超强的适应能力。害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即使环境发生变化,它们也可以很快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除此之外,变化的环境会增强害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害虫早就对我们长期使用的一些灭虫化学药剂产生了抗性,灭虫效果更是大不如前。我们只有根据害虫的特点,研究新型灭虫药。才更有效的防治害虫害。

1.2林业病虫害产生的特点

林业部门研究表明,每年我国北方森林遭遇病虫害的面积不断增加,严重降低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林业病虫害具有种类多、危害大、易发生、易扩散、范围广、难治理等特点,对我国林木危害性极大。病虫害不仅破坏林业生态系统,而且对社会效益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2、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及意义

2.1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

2.1.1利用微生物防治林I病虫害

微生物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对细菌的使用主要包括有球杆菌、芽孢杆菌等。在北方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真菌防治方法是最广泛的,通常可以使用的真菌包括白僵菌及红座霉等,对病毒的使用则是能够实现对虫害造成破坏的效果。

2.1.2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林业病虫害

林业管理人员可以将病虫害的天敌放生于森林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捕获害虫。同时林业工作人员提前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的选择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以及适应能力强的天地昆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使用天敌昆虫时,要注意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做到尽量不使用化学农药,不然会导致天敌昆虫的产生数量出现失衡的现象。这是一种既经济又十分环保的防治措施。

2.2林业病虫害生态防治的意义

北方林业对于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此基础上,相关林业管理的工作者需要对林业建设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起到一定的重视,充分地对病虫害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了解病虫害所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一步改善现代林业病虫害的生态防治技术。

总结

总之病虫害要以“防治结合”为原则进行安全、环保的治理工作,并通过完善病虫害测报网、提高应急防治能力及合理的封山育林等措施,使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森林的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 能受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我国林业发展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只有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才能保证我国林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娟.北方林业病虫害特点与生态防治措施分析[J]. 种子科技, 2017, 35(1):77-78.

[2] 陶元圣. 谈北方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J]. 工业:00273-00274.

[3]谢红辉,黄兑武,王春田,等.剑麻病虫害生态防治应用及研究现状[J].中国热带农业,2012(6):40-42.

上一篇:收入再分配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简述林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有效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