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调查

时间:2022-06-07 07:09:38

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调查

【摘要】 目的 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探讨其不同临床特征的意义,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3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同期100例体检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观察不同性别患者的评分差别。结果 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的评分与性别密切相关。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尤其是女性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临床中应积极开展干预,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胃大部分切除;手术;生活质量;性别;临床研究

胃大部分切除是普外科一种常见的手术,由于该手术对患者的打击较大,患者术后伴有较大的心理压力[1],进而影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研究调查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评分,关注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别,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胃大部分切除患者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有完整临床随访资料的成年人;②患者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二次手术或术后感染的患者;②近期服用精神类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③有精神病史患者;④不合作的患者。观察组共观察130例,其中男76例,女54例。患者年龄38~69岁,平均50.4岁。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100例作为对照组。二组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学历构成等相关因素的比较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生活质量的评定于患者出院后30 d时进行评定,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共8个维度,得分范围均为0~10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调查由患者自行填写,均半小时内回收。调查及结果整理均由经过培训的专业护理人员完成,应用盲法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应用SAS6.12进行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院后30 d均成功随访。观察组患者在总体健康(75.43±9.47 vs 82.43±5.39)、生理功能(74.18±8.49 vs 83.05±4.29)、生理职能(72.29±7.83 vs 82.79±6.31)、躯体疼痛(70.47±6.38 vs 82.48±9.31)、活力(74.37±7.47 vs 81.37±7.46)、社会功能(76.25±6.48 vs 80.29±5.37)、情感职能(74.28±4.50vs80.94±5.53)及精神健康(73.29±6.03 vs 81.37±6.05)八个角度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2.2 观察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观察组中女性患者在总体健康(71.05±5.36 vs 78.54±6.53)、生理功能(71.85±4.38 vs 76.26±5.37)、生理职能(69.45±5.07 vs 74.31±5.48)、躯体疼痛(67.75±6.04 vs 72.40±5.07)、活力(71.33±5.60 vs 76.53±5.36)、社会功能(73.06±6.35 vs 78.52±4.68)、情感职能(71.34±3.74 vs 76.37±6.27)及精神健康(70.81±5.29 vs 75.05±5.17)八个角度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

3 讨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为较大的手术,术后患者常存在负性情绪,并引起生活质量的改变。胃切除术后患者生理功能发生改变,一方面是手术减少了胃的容积,另一方面手术后影响了患者生理性食物的消化过程[4]。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社会生存中,在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下,与个体目标、个人期望、生活标准及所关心事物相关生存状况的体验。生活质量的提出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健康观需要的,是一种客观指标,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的临床评价[5]。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其自身、家庭环境、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生活质量主要是反应患者的身心感受,因此调查时要由患者自已填答更为客观。SF-36是评定生活质量的一种简明量表,可应用于人群的生活质量研究,共包括36个问题,8个维度,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行综合测量[6,7]。

本实验通过对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个角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存在着生活质量的下降。手术与生活质量有关的因素很多,首先考虑的是经济状况,这不仅影响患者的生理状况和躯体焦虑,而且影响生活质量的总分。胃大部分切除术是一种高治疗费用的疾病,由于患者的支付能力不同,常常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其次,胃大部分切除后,患者的生理功能下降明显,这也可能与术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关,进而引起生活质量的下降。调查结果显示术后男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提示术后的生活质量与性别密切相关。女性患者受性格的影响,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的压力较大,同时女性患者过分担心家庭、使负性情绪增加,同时女性术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其负性情绪的表现可能与激素的变化有关。而且女性多愁善感,对手术及术后的反应敏感,也使其焦虑程度增加,进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8]。有相关研究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可以减少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节省医药费用,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9],因此,临床干预具有重要价值。

总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常存在着生活质量的明显下降,且女性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临床中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以早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廖健, 唐悦峰.全胃切除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18(12):1757-1762.

[2] 闻英, 卿三华.全胃切除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术后生活质量评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 4(3):190-191.

[3] 庞久玲, 肖红双, 刘悦.护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 29(18):2389-2390.

[4] 张延亮, 牟洁, 孙栋, 等.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研究.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09, 12(10):861-865.

[5] 陈永基.根治性切除术与扩大根治性切除术对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医学临床研究, 2010, 27(50):817-818.

[6] 贺忱.护理干预对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5):78-79.

[7] 李东生, 徐惠绵.胃癌手术后病人生活质量评估.腹部外科, 2008, 21(4):218-219.

[8] 张二霞.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患者焦虑及抑郁影响的临床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11):11-12.

[9] 王春艳, 陈桂英.健康教育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20):2584-2585.

上一篇:小组协作看护在改善老年抑郁和老年慢性病患者... 下一篇:药品生产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