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现存问题分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时间:2022-03-02 06:55:42

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现存问题分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摘 要:本文对农村小水电的概念以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农村小水电在安全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体制、科技、管理和政策创新,推动农村小水电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问题;管理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33

1 农村小水电概述

1.1 农村小水电的概念

农村水电从技术来分类,是根据装机容量来界定的,装机容量为1.0~0.5MW就是所谓的小水电站,农村小水电的装机容量小于0.5MW。从社会的角度来认识小水电,这主要是由于,小水电多由地方政府建设和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电力能源。并网小水电通常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含有发供一体小水电,另一种形式是只发不供小水电,农网改造后农村小水电的主要形式是只发不供。

1.2 农村小水电的特点

农村小水电在分布上具有地域性特点,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南方山区。小水电分散开发,就地成网,发电成本低,因此,小水电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小水电还具有环保性,由于小水电是可再生资源,而且无污染,天然资源,成本低。而且对于小水电来说,调整电力方便快捷,可以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获得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高。

2 水电安全监管存在问题

2.1 投资主体多元化,监管难度加大

起初,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有国家和政府监管建设,因此在管理形式上还是比较规范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水电的投资建设方面也逐渐趋于社会化[1]。而且,近年来,在农村小水电的建设上社会投资占主要的部分,这种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在加快资金引进上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民营企业主在安全发电上面意识淡薄,更注重经济效益的发展。在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体制不健全,给水电站安全运行留下隐患。再者,加之,水电站股权频繁转让,导致安全维护的脱节,这些都对农村小水电的安全运行是不利的。

2.2 电站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影响企业长效运营

由于这些小水电大多在西部贫困地区,和一些乡村小镇上,他们的管理形式主要是租赁或承包经营,使得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管理上脱节。水电站营利大部分用于分红,少部分投入电站建设与维护。小水电没有按《运行规程》规定:实行季度维护和年度检修,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对机电设备没有及时的保养和维护,电气设备没有检测和调试,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清除隐患,存在设备带病运行等现象。所以电站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影响企业长效运营。

2.3 水企业面临还本付息压力,安全投入难以保障

水电站由于在开发投资方面一次性投资较大,因此,多数水电站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这些年来建设水电站的费用不断上涨,成本不断增加。水电上网电价由政府控制,作为企业无选择权,因此,水电站就盲目的追求经济的效益,尽可能的缩减管理费用的支出。水电站的设备得不到正常的维护,由于电站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必然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运行维护人员不足,业务素质较低

农村小水电站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在岗运行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质数配备不足,有的小电站在运行操作上,运行人员在没有他人监护下独自操作,更谈不上填写安全操作票。农村小水电站大多都没有配备专业维修人员,遇到故障后才请相关维修人员进行故障分析和维修。水电站的工作人员待遇较差,使得有技术、有经验、有管理能力的人员不断跳槽,电站只好聘请业务素质较低的人来从事水电站的运行。甚至因工作人员的临时变动,未进行岗前培训就直接上岗。

2.5 小水电监管机制不健全,造成整体监管不力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出台的对农村小水电安全运行的监管法规,而且不同地区对农村小水电的安全运行监管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小县城的水电站实行的是地加行业的监管模式,也就是由地方政府承担地监管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行业监管职责,然而农村小水电站涉及的监管部门较多,安全管理机制散乱、存在各管理机构之间职责不清的现象。有些部门还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管法规和执法人员,因此安全监管难以到位。

3 推动我国农村小水电发展的举措

在农村水电安全监管中,积极落实以人为本,加强以安全监管为核心的农村水电行业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

3.1 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管理观念

近年来,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对农村小水电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对农村小水电站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 管理方式逐渐趋于建设、管理并重的新型管理模式,要从科学、安全发展的高度来管理水电站的工作。水电行业的安全问题,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农村小水电的分布广,水电站的水库、引水渠道、压力管道都与安全问题息息相关。但是农村小水电站的规模小,业主多元化,因此造成管理上的不规范,设备的磨损程度较大、老化程度较高,给小水电行业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农村小水电站的工作主要在管理,管理重在安全。应该加强对农村小水电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观念,加大投入,做好水电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促进农村小水电健康持续的发展。

3.2 理顺管理机制,落实监管责任

结合当地小水电的实际情况,做好防汛安全监管工作,促进各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落实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小水电企业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还需要对相关负责人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履行好日常监管职责。监管机制各部门联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更加有效的实行小水电行业的安全监管。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对农村小水电的安全运行问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调查和监督管理。

3.3 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安全体系

在完善农村小水电的规章制度和建立安全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3], 1) 规范培训,由于农村小水电涉及范围较广,而且在硬件设施上面较落后,工作人员素质低,专业水平有限,这些都导致了安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因此应该建立农村小水电的《安全生产法》的法律法规,对从事小水电行业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经考试合格的,由农村小水电主管部门颁发上岗证。采取培训发证上岗,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 强化安全生产,由于大多数农村小水电趋于私有化模式,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该要求这些小水电企业根据装机容量,配备相关的工作人员,而且还需要持证上岗。3) 严格检查,以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阶段验收、竣工验收和运行阶段的安全年检为基本制度,以企业安全员自查为主,以抽查和突击检查为辅助手段,一方面有助于事故防范,另一方面有利于做好紧急事故处理工作。因此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安全管理体制 ,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目标.4)认真履行小电站的《安全运行规程》,实行季度维护和年度检修,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的保养和维护,对电气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测和调试,及时发现问题,排除电气设备的软故障,清除安全隐患,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资料档案,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宝贵的资料库。

3.4 引导技改更新,提高安全基础

农村老旧小水电站因设备设施乐乩匣,给安全带来影响,为了提高水电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必须对老电站技改更新。 1) 作为主管,要引导各部门大力宣传,对小水电工作有新的认识与了解; 2) 要结合老电站安全检测和水电站年检制度的实施,督促电站业主实行技改更新; 3)充分利用国家和省政府扶持政策,推进水电站技改更新。

3.5 逐步完善电站经营及管理体制

1) 要求资产所有人应明确自己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地位,监督经营者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隐患消除;2) 要重视安全生产投入,在经营承包款中提取一定的大修和折旧费用,用于电站的设备、设施的维修改造,确保电站安全运行;3) 针对部分电站急需进行技改,由于资金困难无法实施的情况,通过市场好运作,引入社会资金参与,促进水电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语

农村水电是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农村电气化的主要载体。所以要抓好水电行业安全监管工作是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任务繁重,责任重大. 要通过不懈努力,不断解决具体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使农村水电安全监管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汪配泉.农村水电安全监管现存问题与对策――以浙西开化县农村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3(04):41-44.

[2]程铭.探求小水电的市场竞争策略[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04):46-49.

[3]袁越,白雪,傅质馨,徐锦才.小水电经济性与电气设备安全性研究[J].小水电,2011(06):18-22.

上一篇:现代公路施工建设中桥梁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 下一篇:北方地区屋面防水裂缝渗漏原因和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