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模板的原则

时间:2022-03-02 04:24:57

【摘要】在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要从所承包的工程项目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靠科学的施工组织管理;二靠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当前现浇混凝土工程已占工程的80%~90%处于主导地位,而模板工程又是重要一环,它关系着工程质量、造价、安全和进度。因此在施工准备方案决策阶段,更需加强对模板支撑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墙模板 柱模板 梁模板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无论是全剪力墙还是内筒外框架结构,其主要构件可分为垂直方向的柱与墙,水平方向的梁。在施工阶段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的模板支撑受力状态特点不同,决定着模板支撑的最终选择。

一、 墙模板

在墙体混凝土施工中,模板支撑主要有整体大模板、组合式大模板以及教拼模板3种方案供选择。

1、整体式大模板

整体式大模板中,根据制作材料和制作方式不同,分为全钢大模板和钢木大模板。这两种大模板面板后的竖放内楞@300mm左右的6.5#槽钢,横放外楞用10#槽钢。

1.1全钢大模板

全钢大模板面板单用4.5mm钢板,为进一步增加板面刚度与强度,现已加厚到6mm。钢板面板与背楞焊成整体,其受力成为四边支承固定的双向板,所以原面板厚度不大,但即使在泵送混凝土较大的塌落度以及强大的浇筑速度下,仍能满足面板的不变形及承载能力的要求。

1.2钢木大模板

钢木大模板通常面板厚度为12mm的竹胶板,为便于使用后将面板与背楞拆除,改作其他工程模板,面板与背楞,内楞与外楞均采用螺栓连接。因此对面板来说,受力状态成为三跨连续梁,梁的抗压钢度即是面板的钢度,梁的跨度即内楞的间距,表1列出不同内楞间距,不同竹胶板厚度在相同混凝土侧压力F=56KN/M2 下的面板变形值。

表1对应不同变形值作对比,结合规范对模板变形值的要求,钢木大模板的面板应选用12mm厚的竹胶板,内楞间距选用@300mm。

2、组合式大模板

整体式大模板最主要的优点是整体钢度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但其缺点是通用性差,不能实现“一模多用”改制费用较高。因此组合式大模板相对于整体式大模板具有拼装灵活,通用性强等优点,但刚度略差。组合式大模板有三种组合方式。其一是用边框高度55mm的组合钢模板拼装,竖横楞均采用φ48×3.5mm的双钢管,这种组合式钢模板宜将O形卡连接改为螺栓连接,以增加板面钢度。但这种模板整体钢度较差,且拼缝较多,拆模后混凝土外观较差。其二是用边框高度70mm或75mm的轻形钢框,竹胶板拼装基本板块尺寸为600mm×1500mm~900mm×1800mm横竖楞用50mm×100mm×3mm方钢管。这种组合式大模板的钢度好,通用性强,拼缝相对较少能浇出清水混凝土的效果。其三用边框高度为120mm和重型钢框竹胶板拼装,其本板块尺寸达到1200 mm×2600 mm,模板背后不用横竖楞,板块间有螺栓连接,对拉螺栓直接拉接在边框上。这种组合式大模板钢度较好,即具有整体大模板的效果,又兼有通用性较强的优点。

3、教拼模板

大模板需要事先精密地策划设计,加工量较大。教拼模板相对灵活,常为中小工程中采用。面板一般采用竹胶板,竖楞用50mm×100mm的木楞,横楞用双钢管。对于竹胶板的厚度有的选用12mm,有的选用10mm,由前表1对比结果,教拼模板的优点选用12mm的竹胶板边钉木方作边框,以防作业人员随意锯截。

墙模板的选择与结构层数,施工单位原有的模板支撑,企业周转资金,施工技术力量和工人素质等诸因素有关。大型工程且具有吊装设备,宜优先采用全钢大模板,中型工程且工程复杂的宜选用钢木大模板和组合式大模板。小型工程段选用组合式轻型大模板和教拼模板。

二、 柱模板

柱的混凝土浇筑速度快于墙体,防止模板胀模也是柱模板的施工关键。目前,一般施工单位都用组合钢模板拼装柱模。但组合钢模板平整度较差,浇出的混凝土柱拼缝多,找平工作量大,因此许多施工单位对截面尺寸大的柱已改用定型钢模,边框高度55mm,钢模板竖楞均采用φ48×3.5mm的双钢管。当同一结构层柱子较多时,可将柱模板设计拼成四块定型模板,划分若干个主施工段,组织小节拍流水施工,快速装拆,减少柱模配置量。

三、 梁模板

梁模板近几年总的变化不大,以往用组合钢模板组拼梁的侧模和底模,最近许多施工单位用厚度50mm的木脚手板作梁的底模,它具有装拆速度快和投入费用低的优点。侧模的可用组合钢模或改用竹胶板,对于梁的模板支撑,侧模能很快拆除,底模的面板用量不大,而支撑占用量大,因此若能用钢管组搭成承载能力很大的支柱,放置在适当部位,减少梁的拆模跨度,也能提早拆去大部分钢管排架。

四、结束语

总之模板支撑的选择直接影响施工安全。现在的建筑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施工速度越来越快,模板支撑的投入量希望越少越好。近几年通报了几起模板支撑重大安全事故,值得引起施工同仁的注意。重视施工准备阶段的模板支撑的选择,相信好的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即能保证混凝土质量,又能保证施工安全与进度。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I2004) 人民交通出版社

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50214-2001)

4、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 (JG96-95)

上一篇:景观设计文化性的解读 下一篇:新形势下如何编制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