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群:高血压“重灾区”

时间:2022-03-01 11:24:44

中年人群:高血压“重灾区”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高血压是老年人才得的疾病,实则不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2014年国家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为25.5%,高血压患者数约2.7亿。

人到中年,切勿忽视高血压

由于工作紧张、繁忙,生活节奏快,体育锻炼时间少,以及发胖等原因,导致高血压在中年人群的发病率呈快速增加态势。我国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以30~60岁多见,第一次发现高血压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2005年北京城乡中年人(40~65岁)高血压流行情况调查显示:农村高血压发病率为55.58%、城市高血压发病率为42.91%。虽然不同地域、不同年龄段中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有不同,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年高血压的发病比例之高。

中年人高血压常无明显症状

中年人由于血管弹性尚好,故大多数中年高血压患者没有症状。即便部分患者在血压很高时有头昏、心悸、疲劳等症状,但往往未引起重视。临床上,相当多的患者只是在体检或发生卒中后才被发现。

即便是血压正常的中年人,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你可能正走在罹患高血压的路上。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正常高值血压(120~139/80~89毫米汞柱)检出率为34%,尤以40~59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而与理想血压人群相比,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发生高血压的比例更高,发生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52%。

警惕并发症“来势汹汹”

高血压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脑出血和主动脉夹层,多因血压过高、血管破裂所致,死亡率极高;间接损害主要是心肌梗死、脑梗死、肾功能损害和心力衰竭,因长期高血压使全身大小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致。据统计,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相关。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发生这些并发症,往往会致死或致残,对家庭造成严重打击,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因此,中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坚持每年体检。如果不同日期测量血压两次或以上,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即可诊断为高血压。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应立即接受治疗。

科学防治有章可循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用于全部高血压患者,主要是生活方式干预,它不仅可以预防或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具体措施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加强运动、减轻体重、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等。

通常,无并发症的1级高血压(160/100毫米汞柱以下),若生活方式干预有效(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可继续生活方式干预,无效者应开始药物治疗;有并发症的1级高血压和2级以上高血压(≥160/100毫米汞柱),一旦确诊,即应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药物较多,应遵循个体化用药的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并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尽早使血压达标;若血压难以控制,应注意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占中年高血压的5%~10%)。除治疗高血压外,若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还应进行调脂、降糖等治疗。若有鼾症,也应进行相应治疗。

特别提醒

据观察,中年高血压患者常有很多错误观点或行为:一是“不愿意用药”,常常有病友对我们说,“我没有症状,不想用药”“某某某血压180,这么多年没吃药,也没事”“一吃上药,就停不了了,要吃一辈子药”;二是“有症状时用药,没有症状就停药”;三是担心西药副作用大,过分依赖中药;四是能坚持用药,但无法坚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虽然血压高,但仍继续抽烟、酗酒、不锻炼、不控制饮食等。而这些情况,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却并不常见。中年高血压患者应引起重视,否则一旦发生并发症,就悔之晚矣!

周子华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西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高血压学组委员,武汉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治,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治,以及介入术后随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上一篇:与医生成为亲密朋友 下一篇:“医术”和“仁心” “决断”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