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语文答题方法

时间:2022-03-01 08:07:41

浅谈中考语文答题方法

中考是考生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家长心里的一大希望,还是老师教学成果的肯定。而语文是中考学科中的龙头学科,还占有150分的比重,因此,中考语文务必引起考生、老师、家长的高度注意和重视。而要想中考语文拿到一个理想而满意的分数,除了有充分、科学、全面的复习以外,还必须掌握科学、精准的答题方法。

一、审准题

关于审题的话题,平时老师们说得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多读,还具体给考生规定读两遍、三遍等等才能答题,三番五次强调一定要读懂题,才能下笔。可是,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考生怎样才能读懂题,读准题,不偏不离,又要高效呢?我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以下几点:

1.默读题目

这是中考的纪律和时间所规定的,而且默读的速度比朗读的速度快。因为物理学原理决定: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2.找准题目中的限制语和中心词

限制语是答题的方向,如同航船中的指南针;中心词是答题的核心,如同航船的舵手。当然限制语有直接性限制语和间接性限制语,中心词也分直接性中心语和间接性中心语。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积累与运用”常有这样的限制语和中心词:

例一 201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默读一遍不难找出直接性限制语“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直接性中心词“注音”。

例二 2010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语文题:“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我们发现直接性限制语却是“加点字”“有误的一项”,直接性中心词“注音”。

例三 2012年贵州省安顺市中考语文题:“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发现直接性限制语是“加点字”“完全正确的一项”,而直接性中心词却变成“读音、字形”两方面。

例四 2010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名著阅读题:“①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名著《 》,是英国作家_的作品。②这段节选表现了女主人公怎样的性格?”这里题①中的直接性限制语就是“这段文字”“英国”,中心词是“名著”“作家”;而题②中的直接性限制语却是“这段文字”和“女主人公”,中心词是“性格”。

有时限制语中还有限制语,中心词中还有中心词。如201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默写题:“(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①刘方平在《月夜》中,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句子是_”这道题中大限制语是“提示”,小限制语是“刘方平的《月夜》”,大中心语是“相应诗句”,小中心语是“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的句子”。“(3)选择性默写(在下面四句中任选两句默写)”,限制语是“四句选两句”,中心语是“默写”。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写作能力考查”部分的限制语和中心词,特别是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的频频出现,我们又来找找半命题作文中的限制语和中心词。

如2013年安徽省的作文是:“以‘那段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除了直接性限制语所有的“【提示与要求】”内容,以及标题“那段”外,还有间接性限制语,如题目补充为“那段温暖的日子”限制语就是在选材时就该选取那段温暖日子中与“温暖”相关的人、事、景等,在此基础上,还力求抒发真情实感。

因此,我认为找准每一道题的限制语和中心词是审准题的最好办法,审准题,才能答好题。

二、答好题

如何答好题,我的拙见有二:其一,想明白;其二,写规范。

1.想明白

(1)想明白中考的重要性。中考是考生读书九年来成果的最后见证,也是考生备考质量的最后一次检测,因此,考生要想明白中考是自己读书以来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也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一定要认认真真对待这次中考,并且充满信心。

(2)想明白限制语和中心词的意思。即理解,理解万岁,理解就会,理解对了,理解到位了,才能付诸正确的行为。如同船长能认识指南针,也能使用指南针那样简单。

如2012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阅读题《夜色清凉》中的“16、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_”有同学回答是记叙文,就是不理解中心词“文学体裁”是指什么,如果知道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类(现在最流行,也是广为接受的四分法),这就变成一个四选一的选择题,本题就没有难度了。

再如2013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语文阅读题《幸福的秘密》中的第一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有的同学回答了五十多个字,也就是没有理解限制语和中心词。本题中限制语“简洁的语言概括”的意思是语言简明扼要,并且直白、全面。而中心词“主要内容”的意思就是最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如果把这篇文章比成一句话,只要找到这句话的主干主谓宾就可以了。

(3)想明白中心词的相关知识点。如2013年贵阳市中考语文题:“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ó) 伫立(chù)法家拂士(fú) B.瑟缩(shè)拮据(jí)吹毛求疵(cǐ)C.怄气(òu)沉湎(miǎn)气吞斗牛(dǒu)D.雎鸠(jǖ)阴霾(lí)孜孜不倦(zī)。”本题中心词是“注音”,并且要明白与之相关的知识:声母、韵母、声调、声调位置、拼写规则。本题中A.“妖娆(ró)”是声调位置错位,正确读法应该为ráo,“伫立(chù)”是声母错误,正确读法应该为zhù,“法家拂士(fú)”是古文特殊读法通“弼”,正确读法只能读bì;B.“ 瑟缩(shè)”是平翘舌的问题,正确读法应该为平舌音sè,“拮据(jí)”是平时的习惯误认导致韵母错误,正确读法应该是jié,“吹毛求疵(cǐ)”也是平时的习惯误认导致声调错误,正确读法应该是阴平(现代汉语普通话调值命名)cī;D.“雎鸠(jǖ)”是违反了拼写规则,“ǚ”和“j、q、x”相拼时要去掉两点,所以正确拼写应该是jū,“阴霾(lí)同样是平时的习惯误认导致音节错误,正确读法应该是mái 。这样都清楚,做这道题就轻而易举了。

考生能够做到想明白的三点很是了不起,但不能做好“写规范”,也难拿高分。

2.写规范

(1)卷面书写要规范。这一点对于每一位考生非常重要。除了每一位考生答题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以外,还应该用正楷字书写,保证卷面的干净、整洁,甚至力求美观。其实在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在炎热的夏天,连续几天,面对电脑手不停,眼不眨,免不了疲倦和产生审美疲劳。如果考生的书写乱七八糟,这里一个疤,那里一个叉,这里涂改液,那里“网络线”,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老师的批判,即使你是写对的,但是难以看清楚,也就判为回答错误,分数自然就受影响,特别是作文,那分数上下就大了,所以每一位考生一定要书写规范,让改卷老师心情舒畅,让其感受到改你的试卷就是一种享受,你的分数在同等水平的作文上就会往上高一些。这就叫态度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2)答题语言要规范。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纽带,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只有准确的语言才传达出准确的信息,即是说只有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才能准确地传达出自己所要传达的全部信息。中考语文答题不仅要求语言表述合乎语法规范,还要求概括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文章语言还要求丰富性,即优美而细腻。

如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考查的“语文与其他学科渗透专题”中的物理学科题:“①弹力是一种力。 ②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产生的。③弹力是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提取上面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弹力’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弹力是_”本道题就是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述能力,既要合乎语文的语言语法规范,又要考虑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即按照“弹力是……的一种力”的主谓宾都在特定位置的格式,再把材料②③合并取其非重复性语言进行重新的语言组织,即“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再把这句话放在“……”处就可以。即“弹力是物体在外界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要恢复原来形状时产生的一种力”。

再如2013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阅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任意选择一个对象,并根据下面提供的句式,写一段说明或描写的文字。(答案中不能出现与考生相关的区域名、学校名和人名等信息;并非仿写本文中的句子)(5分)句式:_很有特色。有的 _;有的 _ ;还有的_ 。真是_!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有考生这样答:“花很有特色。有的红;有的白;还有的紫。真是好看!”你不能说是不对,但是语言不具备丰富性,太单薄了,再有一点可参考本题的赋分为5分,哪有这么容易和简单。还有学生回答为:“吃饭的人很有特色。有的三菜一汤;有的两菜一汤;还有的只点个怪噜饭。真是各有不同!”这样回答只能让老师哭笑不得,太显低俗和幼稚了。这毕竟是中考,考生答题应该具备初中生应有的品位。如果考生在答题时注重语言的优美和品味,仔细琢磨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就可答好本题。如:“贵阳的地方小吃很有特色。有的辣,辣中带香,让你血脉贲张,比如辣子鸡;有的甜,甜里有糯,让你满心甜蜜,比如糕粑稀饭;还有的酸,酸鲜美味,让你吃得津津有味,比如酸汤鱼。真是美食的大聚会,吃了还想吃!”

因此,中考答题的语言非常讲究,既要合乎语法规范,又要力求它的准确、品位、全面、丰富性、形象性,才能获得满意的答案。

总之,中考语文要答好题的前提就是审准题,即找准每一道题的限制语和中心词,准确理解限制语和中心词的意思,调动与中心词相关的知识。在答题过程中,每一位考生务必端正态度,用百分之百的认真态度和百分之百的信心对待这次中考,在答题时,用最漂亮、最清晰的文字,用最规范、最准确、最有品位、最有思想、最丰富的语言呈现。当然答题时别忘了先易后难的科学性,答完题后也要仔细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作者单位: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卓立学校)

上一篇:农村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初中英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