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分”法在计算机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03-01 05:45:53

“双分”法在计算机制图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以尊重个体差异为教学理念,阐述了在计算机制图课程中运用“双分教学法”实施教学的整个过程,学生层次的划分、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因材施教的过程、指导与评价的层次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双分”教学法、计算机制图、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228-02

所谓“双分”教学法即分层教学法和分类指导法,是指在班级团体教学活动中,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使各类学生在学习时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我校是一所技工院校,学生的来源不同,导致无论是年龄、心智、还是文化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入学成绩悬殊惊人。在我们的计算机制图教学课堂上,这样的场景屡见不鲜:新知讲授完毕,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开始认真操作,或看书或协作或思考。但是几分钟后,课堂就开始发生变化:—部分学生埋头苦干,继续认真完成任务;一部分学生早已完成任务,悄悄地开始玩游戏或到处东张西望,无所事事;而另—部分学生则两眼茫然,不知所措,或趴在桌子上等待下课铃响。

任何一门学科都会产生好中差的现象,这是一种必然规律,但计算机制图学科产生的差异似乎更大一些,更明显一些。如果还采用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法,必然导致学生的知识吸收出现“吃不了”、“吃不饱”、“不想吃”与“不需吃”等现象。为了避免这种晴况的发生,秉着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本人在计算机制图教学中尝试运用“双分”教学法进行教学,最大可能地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一、计算机制图“双分”教学基本模式

为了提高在计算机制图课堂上实施“双分”教学的有效性,依据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因材施教”和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的理论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策略”,还借鉴了复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做法。结合该学科课堂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尝试了以下的基本教学模式:了解个体差异,划分学生层次一分析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分层一面向个体差异,施教分层一针对个体差异,训练指导分类一根据个体差异,分级检测评价。

二、“双分”教学模式的实行

1、了解个体差异,划分学生层次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接受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导致了他在后天学习知识、形成的知识结构上也存在着必然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发展也必然有着快慢,优劣之分。作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还要对这种客观存在给予充分地尊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此,在接到教学任务后,通过一周的观察了解和与其班主任的沟通,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及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考虑,将学生划分成A(优等生)、B(中等生)、C(困难生)三个层次。即:A层次的学生能力较强,机械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比较丰富,有浓厚的兴趣,求知欲望高;B层次的学生学习中等,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有所了解,学习与操作并不困难;C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由于平时很少接触计算机,导致基础差,缺乏兴趣,接受能力弱。当然这种分层是隐性和动态的,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不会直接称呼他们为“困难生”,会用其它的称呼代替。具体的分层则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自主确定,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重新选择同桌,如:AC组合、BB组合。每隔一定的周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重新确定他们所处的层次。

2、分析个体差异,教学目标分层

分清学生层次后,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合理地确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对C类学习困难学生,可采取先慢后陕、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小目标,允许这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经过一步或几步帮助逐渐达到大纲的教学目标;对A类优等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教师要较准确地把握各类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为他们分别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明确告知学生他们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A层:要求学生利用三视图绘制三维立体图,技能等级达到高级工水平。

B层: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绘制较复杂的零件图及三视图,技能等级达到中级工水平。

C层:学生在老师的针对教学下,尽快的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能绘制简单图形。技能等级达到初级工水平。

3、面向个体差异,施教分层

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明显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分层施教,既要顾及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能力,又要顾及到各层次学生的掌握程度。面对各层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使他们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得。具体可从以下环节人手。

(1)备课环节。借鉴复式备课的模式,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内容确定、时间的分配、步骤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到教具及习题的准备都要坚持与优等生、中等生、困难生的实际相适应,从而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能抓住三类学生,做到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困”(困难学生)。

(2)课堂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即先按B类学生学习能力和要求进行全班集体讲解,然后安排A、B类学生做练习,教师再对C类学生进行更加详细的讲解和指导并相对降低难度和要求,安排做练习,接下来再了解A类练习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扩展和补充。B、C类学生的个别问题可由教师在学生分层练习时给予个别辅导,或请部分A类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辅导。如:在课堂上,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A类的学生完成自已的任务后可指导B、C类的学生,但双方必须遵循“你动口我动手”的原则。

(3)提问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问的策略。首先,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设置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后进生回答,使他们有机会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同时给优等生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其次,在提问题时,教师应该注意A、B、C、三类学生提问的先后顺序,鼓励C类困难生先发言,再让A类优等生补充概括,最后由教师指正并完善。

4、针对个体差异,训练指导分类

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提出的教学要求,在设置练习任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它的层次性,计算机制图是一门注重操作的学科,因此分层练习成了计算机制图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主要阵地。在教学中,我通常根据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三个层次的操作任务:A组:基本题;B组:提高题;C组:拓展题。要求A层学生解决基础题,B层次学生必做基础题和提高题,努力选做拓展题;C层次学生在完成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后,甚至可以自编习题,自主解决;这样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通过练习都有所收获。比如:绘制平面五角星内容,对A组学生,他们的基本操作已经熟练掌握,可以让他们考虑采用至少六种方法绘制图形以考察他们综合运用的能力;对于B组的学生,让他们练习基本的操作,熟练后可考虑要求他们三种方法绘制图形;对C组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内容的教学,要求他们熟练掌握一至二种绘制方法。

分类指导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因人而异,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于A类学生,只需针对细节部分向学生点明解题的基本方向即可,其它的则由他们自行思考后解决。对于B类学生,只需要与他们分析某一步的解题思路,指导他们顺利完成任务;对于C类学生,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根据任务要求,分解单项练习,循序渐近。

5、根据个体差异,分级检测评价

在“双分”教学法实践中,检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补正学生知识缺漏,检查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和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参考。其步骤是:复习测试分析矫正自结目标延伸。因此,在检测考试时要避免使用单一的试卷而产生无法全面检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晴况,要避免使许多已取得进步的学生们,在简单的分数前失去信心,并导致产生厌学心理。分层测试,分层评价,可以使每一位学习者都能找到自己进步的痕迹,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每次考试中,我把试题分为两种题型:基础题和能力题。基础题为100分,能力题为50分。教师根据学生在不同题型中得到的分值和以往的成绩进行比较,得出学生的进步幅度,依此来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这种带有纵向(与自身比)和横向(与同学比)比较的综合成绩具有明显合理性与科学性,不但能测出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具有导向,激励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起点为标准的相应评价,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学习自信心,成为他们不断进取的动力和催化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对C类学习有困难、自卑感强的学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消除自卑,品尝成功的喜悦;对B类成绩一般的学生采取激励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对A类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在检测、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等级也要进行必要的组别调整,建立动态的分等定级机制。对有退步的,一次可提醒、鼓励,下次仍跟不上的则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不但可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而且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与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三、“双分”教学法取得的效果反馈

1、运用“双分”教学法后,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上课无所事事,睡觉、玩游戏的现象几乎不再出现。

2、运用“双分”教学法后,课堂氛围比以前更为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学习参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3、“双分”教学法在课堂上能最大限度地提供给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也最大限度地提供给教师因材施教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益。

4、运用“双分”教学法后,全体学生不但可以学到知识,还会因为老师的关注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

5、运用“双分”教学法后,各层学生因为学得进去而信心十足,发现自己的潜能,从而努力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不再因学不懂而放弃。反过来又会刺激好的—层学生更加发奋学习,保持上游,形成良好的学习氖围,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制图教学中运用“双分”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度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一篇:提高电力营销系统基础数据的质量是做好营销各... 下一篇:在餐饮服务管理专业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