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时间:2022-03-01 11:03:49

浅谈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简言之即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初中语文学科自身在表现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审美价值,富含得天独厚的审美教育资源。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美育是其尤其显著的优势和特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感受,谈谈对语文教材中美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学中的社会美因素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逐渐形成的时期,因此,对他们进行社会美、人文美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现在的初中生普遍比较注重仪表美,人固然应该讲究仪表美,但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心灵美,可以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心灵美素材。一本本教科书,就是一个个大写的人字,每一本都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而帮助学生在人生的黄金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初中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美素材,只要我们注意摄取美好的事物与人物美好的心灵,用心鉴赏社会生活的美之所在和人物形象的美之所在,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真正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更能感染和熏陶他们的美好情操。

二、语文教学中的自然美因素

自然美是相对于社会美而言的,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体现自然美的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自然美有优美和壮美之别,优美的特点是美处于矛盾的相对统一平衡状态,其形式是柔媚、和谐、安静、秀雅。而壮美的特点是美处于主客体矛盾的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碍的强劲气势,其形式是粗犷、刚健、雄伟、惊心动魄。

除了有声有色地描绘大自然的形式美,还要注意激活学生的审美知觉心理,如用记忆、想象、联想去感受和体验自然美。祖国自然之美,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可以培养优美情操,寄托自己的理想、追求,可以驱除疲劳,得到休息。

三、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美因素

语文教材的艺术美主要表现在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四个方面,形象美主要指典型的艺术形象,如《陌上桑》中,作者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描写了罗敷的动人美貌,之后,进一步通过其言辞揭示了她的美好心灵。

美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要有一条传输美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通过自己美的教学方法传达给学生,培养学生用眼睛去细心观察美,用心灵去感受领悟美。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又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禹州市方岗乡第三初级中学)

上一篇:转变教学理念,上好高三数学复习课 下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导入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