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时间:2022-02-28 07:49:24

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

在现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改革重点,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学生语文学习中作用与意义越发重大。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真正的“悦”读。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让阅读奏响课堂的主旋律。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情阅读,通过感情阅读,使他们陶冶情操,感知课文内容,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中充满韵律美的文字同时,将内容在头脑中转化自己感受到的视觉形象,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心中最真实淳朴的情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教程》中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地思考。”这就对小学语文课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还要注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差异,张扬学生个性,使其在民主、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中阅读课文。例如,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时,教师不要过多地对学生灌输自己的思想,而是给学生阅读的环境,尊重每个独立的个体对司马迁人物的理解和独特感悟,通过让学生在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来相互探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教师在必要时加以引导,使课堂能够呈现百花齐放的活跃气氛。

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学生不理解的部分,即使是简单易懂的课文,深入阅读也会发现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字句下感受独具匠心的巧妙。学会深层次品读课文,去粗取精,在字里行间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的阅读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太局限,仅围绕课本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阅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读的课外书写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或阅读有感,在拓展阅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想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必须抓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这一点,从各方面创造良好的阅读空间。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阅读成为“悦”读。

上一篇:运用多媒体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下一篇:“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