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轮动

时间:2022-02-28 05:18:20

区域的轮动

增长西渐过程中也暗藏着更大的衰退风险,中西部能否负担起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

“中国经济增长是波浪式的,下一浪还会往上去,但可能下一浪的高度赶不上前一浪。1998年,东部出现了高峰;2008年,中部出现了高峰,但西部的高峰还没有出现。”国家发展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接受本刊采访时称,中国大规模基础设施投入高峰没有过去。

宋立说,“日本、德国等经济增长都是台阶式下滑,因为它们国家比较小,工业化城市化一次性就推过去了。而中国不同,我们有沿海中国和内部中国,城市中国和农村中国。过去,我们把框架(省会城市之间)建立起来,而网络化(市与市、县与县之间)还没建立起来。”

在宋立的话语间,正暗示中国经济增长中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要加快区域结构的调整,建立全国的统一市场,让各个地方公平竞争。

增长西渐

风水轮流转。以前东部省份是增长的绝对主力军,现在中西部地区接下了增长大旗。

地区社会用电量可见一斑。今年上半年西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达到20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成为全国惟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区域。据西北电网有限公司介绍,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下,今年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力促进了当地电力工业的持续增长。6月份,西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3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55%,增幅位居国家电网五大区域之首。

7月27日,中国科学院了《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2》,报告对中国省区市GDP质量指数排名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浙江位列前三。报告首次公布了前10位GDP质量增速最快的省份,值得玩味的是GDP质量增速最快的省份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前十的省份分别是宁夏、海南、重庆、陕西、辽宁、新疆、安徽、河北、天津、江西。据悉,中科院的这一测算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系统指标。

中西部崛起在各省的经济半年报中也得以体现。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经济数据之后,各省也纷纷了经济“半年报”。截至7月22日,已有20个省市的“半年报”亮相。在经济总量方面,广东继续领跑;在增速方面,贵州以14.5%的增速领跑,而北京则以7.2%的增速垫底。有意思的是,GDP增长率10%几乎成为东西部的分野。在已公布数据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GDP增长率普遍高于10%,而东部地区大部分在10%以下。只有天津14.1% 和福建11.4% 超过了此线。而以往排名靠前的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的数据则显示,三地的增长率分别为7.4%、9.9%和7.4%。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逢贤对媒体表示,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是必然的,而且下降还将是一个过程。不过,他同时强调,今年东部地区经济增速下降则又受到两个特殊情况的影响,一是房地产调控,二是虚拟经济。他对媒体表示,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已经饱和,受国际市场影响进出口贸易下滑,增速下降将是一个过程。

在稳增长的宏观政策背景下,投资驱动依然成为东西部地区共同的做法。西部地区最近几年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的增长。其实,中部地区的崛起早在往年的GDP数据中已经显现。2011年的GDP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继续排名靠前,但是,全国GDP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中西部地区的河南、四川、湖南和湖北等已占4席。

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表示,把主攻方向放在坚决有力地促进工业回升、稳定投资增长上。贵州省则提出,要着力在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培育新增长点,下半年该省计划全社会固投达4000亿元以上,增长60%。数据显示,上半年该省固投达3463.8亿元,同比增长60%,拉动经济增长9.6个百分点。陕西的策略也是加快投资。今年6月,在稳增长的目标下,陕西也出台了十条“稳增长”的措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对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暗藏风险

俗话说,“举得越高,摔得越痛”。值得担心的是:中西部是否走上东部的老路?更严重的是,沿海省份的固投和经济增长衔接较好,亦即固投创造需求,需求进一步促进新的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中西部的固投并不一定能创造出需求,尤其是一些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省份,虽然在投资中迅速做大当地经济总量,但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诸多不足,如与民生、民富相关的民营经济和相关制造业未能得以壮大。

而当投资收缩时,西部的增速降低也最明显。今年前五个月,东部、中部、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9.3%,24.9%和24.1%,较去年分别回落2个、3.9个和5.1个百分点;5月东部、中部、西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则较去年底分别回落1.6个、6.4个和4.2个百分点。

研究机构莫尼塔宏观分析师认为,“更合理的解释是经济下滑时期,相对稀缺的资源会以更快的速度向优势地区集中,使得无论是生产、市场还是资金都倾向于流入相对略有优势的东部地区。考虑到本次放缓以内需增长放缓为主,中西部增速放缓的可能性及危险性都可能会更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的一份报告指出,中西部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会明显地大于整体经济的波动幅度,“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驱动和能源资源相关产业支撑,这决定了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周期性和波动性。在当前整体经济缓慢减速的情形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有可能会突然快速下滑”。

在李佐军看来,现在经济增长最慢的都是原来几个增长最快的地方,如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而以前那些增长不快的中西部部分地区,如内蒙古、重庆、陕西、贵州等,现在都是增长最快的地区。所以,从增长速度来看,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但他同时也发现,在东西部差距缩小过程中出现了新问题。“中西部地区的节能减排压力在增加。去年我国部分节能减排指标任务没有如期完成,没有完成任务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现在都在高速发展,主要依靠资源优势在发展那些高耗能工业。但现在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这对中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上一篇:国产大片十年 下一篇:加快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机制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