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防范与控制

时间:2022-02-28 04:11:38

浅谈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防范与控制

摘要:随着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带来的经营风险明显增大,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也日趋多样化、扩大化。近几年,银行会计部门作为金融服务的主要部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相继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以防范日益严峻的会计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 会计风险 防范与控制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成因的会计分析

(一)良好的会计内部控制环境尚未形成

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文化尚未真正形成,部分银行管理人员还未充分认识会计内部控制及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会计内部控制的参与和重视不够,在日常管理中,重业务发展、轻风险防范造成管理风险;员工业务知识掌握不够,对业务的风险点了解不透,规范操作意识没有得到强化,由于制度传达不到位和理解不透彻,容易造成操作不规范,潜伏着操作风险;员工风险意识不强,对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相关风控措施手续太繁琐,没必要,从而以相互信任代替制度制约,导致逆程序操作、重要物品管理不严、授权流于形式等违规操作现象的产生,出现意识风险;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个别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滋生拜金享乐思想,为达到个人目的铤而走险而出现的员工职业道德上的故意风险。

(二)会计内控制度建设不够健全,难以适应会计业务发展的需要

1.会计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建设

目前,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仍被分解到各项法规、制度、办法之中,未形成一套系统性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操作规程和评价标准,不利于会计人员对内控制度进行全方位的学习和落实,也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如随着衍生金融工具、消费信贷等新业务的不断涌现,相应的会计核算往往由相应业务主管部门自行规定、自行处理,各居一方,缺乏有机的结合,造成各部门会计内部控制各行其是,有的甚至相互抵触,严重削弱了会计内部控制的力度。

2.部分会计内控制度不切合实际,针对性差,缺乏可操作性

近年来银行经营风险毕露,各行制定了很多旨在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制度的可操作性及执行情况受到质疑,很大程度上成为应付上级行检查的一种摆设。并且大部分银行制定部门和执行部门不为同一部门,制度制定部门仅考虑制定详尽的各项制度,以避免因内容不全需其承担的责任,有时全然不顾制度的可操作性;而制度执行部门因制度存在不可操作性,索性不予以执行,从而造成有章不循,违章操作。

3.部分会计内控制度建设滞后于会计业务的发展,缺乏动态的调整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应优先于业务发展,并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然而实际工作中,一些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三种错误倾向:一是重业务发展轻配套制度建设,奉行“业务先办起来再说”,走边发展边规范之路,形成了内部制度地滞后;二是根据新情况、新业务出台的各种办法,规定比较零星、琐碎,没有形成统一、有序、完整、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三是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是一种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环环相扣、平衡制约的动态控制体系,对有些明显陈旧的规章制度或业务操作规程不做及时清理、修订。特别是在当今电子控制技术深入运用于会计领域以及新业务品种和衍生工具不断退出的形式下,如不能及时调整、健全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会制约业务的发展,而且容易形成风险隐患。

(三)会计内控制度执行不力,贯彻落实流于形式

1.有章不循和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部分银行会计机构在调整劳动组合、进行业务分工时存在会计人员违规兼岗兼职问题,一些重要岗位和职责没有严格分离,导致岗位制衡机制严重失效,如越权操作、业务处理“一手清”等,存在着风险隐患。究其原因,一是上级行指定的某些具体业务制度、办法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二是业务经办人员处理业务具有主观随意性,会计管理人员没有及时予以纠正。三是一些基层会计主管人员素质不高,凭经验办事,对制度掌握不够,执行不彻底。四是督导检查不力,或是走过场,或是检查出问题隐瞒不报,使违规行为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整改,削弱了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2.内部会计核算重要环节控制不严。银行对重要空白凭证及有价单证、业务印章、密押、保险箱钥匙、柜员操作密码,以及会计科目账户的使用、备份数据、会计档案保管等重要核算环节的管理控制是否严密,直接关系到业务的顺利开展和资金的安全。实际工作中,一些银行营业机构在这方面仍然管理偏松,存在诸多漏洞,如印章和重要凭证的保管使用人员离柜时,不执行“人离上锁”的规定,将章、证随意放置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按规定交接手续而直接委托他人代管代办;操作人员个人密码口令设置简单,保密性差且长期不予更换;业务授权审查流于形式等等。以上种种,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弱化了业务操作过程的系统性、严密性和完整性,从而给不法分子提供了作案机会,引发金融案件。

二、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会计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大会计”观念,全面履行会计职能,充分发挥会计防范的作用,是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根本保证。

1.要尽快改变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主体虚拟的现状。否则,没有一个真正的所有者来关心其利益,来利用会计系统监督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开展,会计风险防范无法真正落到实处。一个现实可行的办法就是保证国家控股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将国有商业银行推向资本市场,从而优化银行内部治理结构,也真正使会计风险防范获得强劲的原动力。

2.要建立起“集中统一管理与分析授权核算”相结合的大集中、管理型三级会议核算体系。进一步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积极治理“三假”,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改进会计信息的传输方式,增强可加工性和实效性,减少机构和职能重叠,提高服务效率。可采用基层行领导轮换制、会计人员委派制、稽核特派员制度等办法,从人员上保证集中统一的会计管理落到实处,进一步防范、化解“本位主义”引发的银行会计风险。

3.要增强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建立科学的监控指标,尤其是以安全性为主的流动比率、资本风险率、贷款逾期率、利息回收率、坏账损失率等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监督机制,推行会计委派制,以改变和改进监控不力的局面。可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方法,量化检查标准,固定检查程序,提高会计检查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要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切实加强分析预测工作,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积极参与经营决策;积极推进责任会计制度,切实按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制订会计政策,通过划分责任单位,核算责任实绩,考核责任结果,使责任数量化、控制具体化、管理科学化。

5.要严格执行《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制度规定,切实搞好汇票承兑、信用卡透支、电子清算、金融机构往来管理工作,在改进结算服务的同时,积极防范结算风险。

(二)健全会计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会计风险、保证业务健康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银行会计内控制度的现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尽快形成一套全面、完整、系统、环环相扣的会计业务内控制度。应对现有的会计制度进行整理、融合、淘汰和补充,并结合业务操作程序,制定一套与实际相结合的、操作性强、便于执行的制度。二是针对业务等外挂系统的薄弱环节尽快完善其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并落实业务核算的管理部门,做到新业务、新产品的推出与会计核算规定和操作流程同步进行。三是各级会计管理部门应根据上级行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人员、设施等实际情况,对岗位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制定出内控严密、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业务操作规程。四是做好内控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责任档案备查制度。为了明确责任,应建立岗位说明书、业务操作规程手册、授权审批权限文件等,对每个岗鉴的工作内容、职责、上下关系和岗位任职条件、业务操作流程进行明确规定,让相关人员了解所应承担的责任等,增强内控制度的操作性。

(三)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评价体系

会计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内控制度评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构建有效的银行会计内控内部评价体系。组织建立具有独立地位的内控评价部门,运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和专业技术对各机构的内控制度建设、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各机构内控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二是充分借助外部评价机构,实施外部评价。要充分重视社会中介机构对内控制度的评价,听取他们对内控制度建设、执行效果、改进措施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康,提高内控制度建设的速度。

(四)要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队伍建设

防范风险必须以人为本,首先是商业银行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重视会计工作在防范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上给予支持。其次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和职业道德待方面的思想教育,增强会计人员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自觉地遵守财经纪律和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防范道德风险。最后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防范风险。

三、结语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要以实现资金安全运营和追求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防范会计风险为中心,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强化规章制度落实、创新管理控制手段,建立查防并重、人机结合、全员参与的会计内控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防范会计部位风险,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上一篇:有关企业财务信息化内部控制的探讨 下一篇: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进